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931发布日期:2019-08-13 20:4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工作平台,特别涉及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作业等大型设备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高铁、地铁、发电机、电动机等大型设备上的车轴、转子轴等轴类过盈配合部件的装配工作,由于压力机的应用不但减少了维修时间,也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劳动。现有的压力机在大型构件装配领域应用广泛。目前,传统的压力机移动工作平台多为机械静摩擦、液压油缸顶升结构,但是现有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械静摩擦移动过程中,噪音较大,声音尖锐,且对摩擦平面摩损严重,当平面磨损不均匀时,压装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2、液压油缸顶升结构,可能出现多个油缸受力不均,对工件和工作平台造成损坏;油缸出现漏油现象,造成设备污染;且多个油缸结构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低成本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支撑结构来满足以上需要,降低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移动工作平台运行自如、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包括中心轴、安装固定机构、滚动支撑机构、碟簧,所述中心轴下为基部、上为柱部;柱部上部具有螺纹,所述安装固定机构包括锁紧螺母、垫环、碟簧外壳、导向基座、垫圈,所述碟簧穿接于柱部、位于基部之上,碟簧外壳套接于中心轴与碟簧外侧,所述垫圈穿接于柱部并位于所述碟簧外壳上方,碟簧外壳上部设有垫环,所述锁紧螺母与柱部的螺纹配合,所述导向基座向上以螺栓连接基部;

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在导向基座下部,包括支撑轴和滚动轴承,实现导向基座下部的滚动。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呈倒“T”字形。倒置“T”字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能实现碟簧的上下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母为两个。锁紧螺母一对比单个灵活的多,可对碟簧进行并紧放松。

进一步,所述碟簧上下与碟簧外壳和基部相接,通过调节一对锁紧螺母,对碟簧进行并紧和防松。碟簧的数量和叠加形式,根据工作平台初始最大负载、上下窜动行程选取。碟簧的初始预紧力,用来支撑工作平台和工件重量;工作平台受重压时,碟簧在窜动行程内压缩,此时滚动轴承不起重力支撑作用,工作平台直接与轨道平面接触,重载受力。

作为优选,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底架上的支撑轴、滚动轴承,底架通过紧定螺钉与导向基座连接。对滚动轴承的滚动方向进行导向,保证滚动方向不跑偏,并对受力中心轴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垫圈与垫环隔开,垫环高于垫圈,垫环以螺栓固定于碟簧外壳并对垫圈限位,在外力作用下垫圈可上下窜动。垫环,仅在安装新型支撑结构时使用,安装螺栓通过垫环、螺栓和碟簧外壳进行连接固定,保证垫环高过垫圈的高度,使中心轴受不同作用力时,垫圈可以上下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柱部在碟簧上方区域,开有内凹的环隙。环隙保证碟簧窜动时避免与其它部件干涉。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紧凑,成本低,缓冲稳定,减摩擦可靠。碟簧窜动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受力需求,选择不同预紧力和窜动行程,碟簧的初始预紧力,用来支撑工作平台和工件重量,工作平台上下窜动行程为工作平台到轨道平台的间距,满足工作平台带工件自身重量后,能够在轨道平台上自由滚动,无干涉现象;所述工作平台受重压时,碟簧在窜动行程内压缩,此时滚动轴承不起重力支撑作用,工作平台直接与轨道平面接触,重载受力;导向基座,对滚动轴承的滚动方向进行导向,保证滚动方向不跑偏,并对受力中心轴进行支撑;工作平台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阻力和噪音,工作寿命更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独特的碟簧弹性结构可以使工作平台的机械静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含截面B-B,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B-B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心轴,11-基部,12-柱部,2-锁紧螺母,3-垫环,4-碟簧外壳,5-导向基座,6-支撑轴,7-滚动轴承,8-垫圈,9-碟簧,10-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如图1~2,一种低摩擦支撑结构,包括中心轴1、安装固定机构、滚动支撑机构、碟簧9,所述中心轴1的形状优选为倒“T”字形,下为基部11、上为柱部12;柱部12上部具有螺纹,所述安装固定机构包括锁紧螺母2、垫环3、碟簧外壳4、导向基座5、垫圈8,所述碟簧9穿接于柱部12、位于基部11之上,上下分别与碟簧外壳4和基部11相接,碟簧外壳4套接于中心轴1与碟簧9外侧,所述垫圈8穿接于柱部12并位于所述碟簧外壳4上方,碟簧外壳4上部设有垫环3,所述锁紧螺母2与柱部12的螺纹配合,所述锁紧螺母2为两个,通过调节一对锁紧螺母2,对碟簧9进行并紧和防松,所述导向基座5向上以螺栓连接基部11;所述碟簧9的数量和叠加形式,根据工作平台初始最大负载、上下窜动行程选取;

所述柱部12在碟簧9上部区域,开有内凹的环隙120;所述垫圈8与垫环3隔开,垫环3高于垫圈8,垫环3以螺栓固定于碟簧外壳4周围并对垫圈8限位,在外力作用下垫圈8可沿着环隙120上下窜动;所述的垫环3,仅在安装此低摩擦支撑结构时使用,安装时螺栓、垫环3与碟簧外壳4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底架10上的支撑轴6、滚动轴承7,支撑轴6固定于底架10,滚动轴承7穿接配合于支撑轴,底架10通过紧定螺钉与导向基座5连接;

在操作时,中心轴1连接锁紧螺母2的轴端上方,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使中心轴1上下窜动时,避免与其它部件干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