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受力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132发布日期:2019-06-26 01:04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受力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特别是一种单向受力弹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弹簧多由两侧的受力端和中间的螺旋部组成,而弹簧在受力的时候在靠近受力部分的受力端和螺旋部压缩较大,而在远离受力部分的位置压缩较少或在某种情况下基本不会发生压缩,因此在保证弹簧一定长度的条件下,基本不发生形变的部分并无设置为螺旋部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受力弹簧,相对现有的支撑弹簧节约了材料用量,且在单向支撑时起到与现有弹簧相同的支撑效果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向受力弹簧,其结构包括支撑端、向上部、螺旋部和受力端,所述支撑端、向上部、螺旋部和受力端依次连接,所述支撑端和受力端各为设置在同一平面的的弹簧圈,所述螺旋部为倾斜设置的弹簧圈组,所述向上部为直线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端和受力端的弹簧圈具有棱边。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端和受力端的弹簧圈由直线弹簧和折角弹簧组成,所述折角弹簧的折角角度大于90度。

作为优选,所述折角弹簧的折角和折角弹簧与直线弹簧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向上部与水平面垂直线间具有大于0且不大于10度的倾角。

作为优选,所述向上部与支撑端和向上部与螺旋部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向上部的高度为螺旋部的1/10至1/5。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基于单向受力弹簧的特性,设置向上部节约了材料用量,而向上部的倾角和结构使其也能在受力时发生一定形变而不易被折断;2、支撑端和受力端的结构使其与传统的弹簧圈具有一样的支撑效果且更省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端与向上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支撑端1 支撑端直线弹簧11 支撑端折角弹簧12

支撑端折连接处13 向上部2 螺旋部3

受力端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并连接的支撑端1、向上部2、螺旋部3和受力端4组成,其中只有受力端4会被施加压力而在支撑端1仅起固定支撑作用,其中支撑端1和受力端4的结构相同,均为设置在同一平面的的弹簧圈,如图2所示,以支撑端1为例,支撑端1由支撑端直线弹簧11、支撑端折角弹簧12和支撑端折连接处13组成,其中支撑端直线弹簧11与支撑端折角弹簧12相互连接围成一近似圆形的矩形,支撑端折角弹簧12的折角和支撑端折角弹簧12与支撑端直线弹簧11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支撑端折角弹簧12的折角为135度,支撑端直线弹簧11与向上部2连接处也为平滑过渡,向上部2为略微倾斜向上的直线弹簧,其与水平面垂线的倾角θ为10度,其中该倾角也可以为-10°(即与现有图中的倾斜方向相反)至10°的非0任一值,向上部上方连接的螺旋部即为常规的倾斜设置的弹簧圈组,其中向上部的高度可为螺旋部高度的1/10~1/5任一值,如果向上部的高度太短节约效果不明显,而太高的话向上部上受力又太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