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901发布日期:2019-05-24 21:4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煤机拉杆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磨煤机是将煤块破碎并磨成煤粉的机械,广泛应用于电站系统的火力发电、建材水泥的生产线、冶金炼铁的高炉喷粉、化工煤化工、煤油化等制粉系统。磨煤机主要由基础部、架体、架体密封装置、电动机、联轴器、减速机、磨盘底座、喷嘴环部、磨辊装置、压力框架装置、拉杆机构、液压油缸、刮板装置、分离器、检修平台、密封风管路、润滑油系统管路等部分构成。

磨煤机中的拉杆机构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完整的拉杆机构由上拉杆、下拉杆、球面调心轴承、测量标尺、行程开关装置、连接卡套、密封组件等部分组成。拉杆通常分为上、下两段。上拉杆通过球面调心轴承连接于上压力框架上,经拉杆上、下部密封组件由架体的密封架上引出,通过连接卡套与下拉杆相连接。下拉杆再通过连接卡套与液压油缸连接为一体,液压缸底部装有关节轴承,利用它将液压缸固定在拉紧装置锚板上。下拉杆旁边还装有可显示出磨煤机煤层厚度及耐磨件磨损状况的测量标尺装置,以便在磨煤机操作运行期间从外部了解上述情况。同时拉杆旁边还装有行程开关装置,其行程开关分为机械式和感应式,当拉杆上升到指定高度后,行程开关会向中控箱发送信号,立即停磨。

拉杆与架体联接处装有一组特殊设计的上、下部密封装置。能适应磨煤机在工作运行时拉杆的上下运动和水平摆动。架体此处还设有密封风腔,用以隔绝磨内含尘热风排除磨外。拉杆密封装置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架体内粉尘、细煤粒浓度很大;2、架体内风压;3、拉杆工作时存在振动现象。

在设备运行中一旦拉杆密封装置的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粉尘泄漏,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大量粉尘泄漏,导致检修极其频繁。通常情况下,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在3~6个月之间。但目前拉杆的密封装置仍存在一些缺陷:1、忽略了粉尘、细煤粒在高速涡流中的冲刷作用;2、没有避开高浓度的粉尘、细煤粒区;3、密封结构无补偿能力:上密封采用刚性密封,密封间隙越磨越大,下密封采用普通盘根,补偿能力较差。因此上、下密封组件越磨越严重,一旦密封间隙超过2mm,密封效果会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拉杆密封装置在震动条件下难以长时间保持良好密封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包括基台,拉杆,套环,折边,环形插板,顶圈,触片,环形槽,弹簧,凸出环,硅胶套,锥筒,环形缝,气体管,密封圈,凹槽,其中基台上开设有通孔,拉杆插接在所述通孔中,在拉杆套接有套环,套环的外周设置有向下的折边,折边与套环之间形成环形的空间,在该环形的空间中插接有环形插板,所述环形插板与折边之间连接有密封圈,在环形插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圈,所述顶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触片,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槽,在环形槽中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环形槽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若干触片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凸出环,所述凸出环位于环形槽的下方,硅胶套的两端分别与套环的外壁以及凸出环的上端密封连接;在基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筒,所述锥筒的上端口面积大于其下端口面积,所述锥筒套接在拉杆的外周,在锥筒与拉杆之间形成环形缝,气体管固定连接在基台上,所述气体管的出口端位于环形缝的下端处,在顶圈的内侧开设有凹槽。

作为优选,套环与拉杆之间密封连接;在拉杆的外周套接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套环的上端。

作为优选,锥筒焊接在基台上。

作为优选,凸出环与拉杆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由硅胶套覆盖。

作为优选,气体管的入口端与气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该技术方案在拉杆外壁上增设了套环结构,使之与拉杆保持密封并同步运动,套环外侧的折边形成环形空间,与下方的环形插板相契合,当拉杆向下运动时,环形插板插接在折边内侧,从而形成上端密封结构,当拉杆向上运动时,环形插板与折边内侧脱离,气体管的气流向上形成正压力,从脱离所形成的缝隙以及环形缝处吹出,从而避免煤粉落入。在装置的下端,通过硅胶套将凸出环与套环之间的缝隙封闭,从而起到密封作用;硅胶套留有一定的冗余量,从而可在拉杆沿轴向运动时也能保持密封。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槽和弹簧结构对拉杆的运动范围起到一定的弹性反馈作用,进而限定拉的位置,避免其运动幅度过大造成硅胶套破裂。本实用新型有效保证了拉杆运动过程中的密封效果,可满足长时间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台 2、拉杆 3、套环 4、折边

5、环形插板 6、顶圈 7、触片 8、环形槽

9、弹簧 10、凸出环 11、硅胶套 12、锥筒

13、环形缝 14、气体管 15、密封圈 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基台1,拉杆2,套环3,折边4,环形插板5,顶圈6,触片7,环形槽8,弹簧9,凸出环10,硅胶套11,锥筒12,环形缝13,气体管14,密封圈15,凹槽16,其中基台1上开设有通孔,拉杆2插接在所述通孔中,在拉杆2套接有套环3,套环3的外周设置有向下的折边4,折边4与套环3之间形成环形的空间,在该环形的空间中插接有环形插板5,所述环形插板5与折边4之间连接有密封圈15,在环形插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圈6,所述顶圈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触片7,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槽8,在环形槽8中设置有若干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下端与环形槽8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弹簧9的上端与所述若干触片7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凸出环10,所述凸出环10位于环形槽8的下方,硅胶套11的两端分别与套环3的外壁以及凸出环10的上端密封连接;在基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筒12,所述锥筒12的上端口面积大于其下端口面积,所述锥筒12套接在拉杆2的外周,在锥筒12与拉杆2之间形成环形缝13,气体管14固定连接在基台1上,所述气体管14的出口端位于环形缝13的下端处,在顶圈6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6。

实施例2

紧凑型拉杆密封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基台1,拉杆2,套环3,折边4,环形插板5,顶圈6,触片7,环形槽8,弹簧9,凸出环10,硅胶套11,锥筒12,环形缝13,气体管14,密封圈15,凹槽16,其中基台1上开设有通孔,拉杆2插接在所述通孔中,在拉杆2套接有套环3,套环3的外周设置有向下的折边4,折边4与套环3之间形成环形的空间,在该环形的空间中插接有环形插板5,所述环形插板5与折边4之间连接有密封圈15,在环形插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圈6,所述顶圈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触片7,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槽8,在环形槽8中设置有若干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下端与环形槽8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弹簧9的上端与所述若干触片7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凸出环10,所述凸出环10位于环形槽8的下方,硅胶套11的两端分别与套环3的外壁以及凸出环10的上端密封连接;在基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筒12,所述锥筒12的上端口面积大于其下端口面积,所述锥筒12套接在拉杆2的外周,在锥筒12与拉杆2之间形成环形缝13,气体管14固定连接在基台1上,所述气体管14的出口端位于环形缝13的下端处,在顶圈6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6。其中,套环3与拉杆2之间密封连接;在拉杆2的外周套接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套环3的上端。锥筒12焊接在基台1上。凸出环10与拉杆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由硅胶套11覆盖。气体管14的入口端与气泵相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