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6305发布日期:2019-07-10 09:5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汽车必备元件之一,单缸、双筒减震器是常用减震器之一,工作原理是,来自路面的冲击和震动,通过缸体的传递而使活塞杆在工作缸内相对于工作缸做往复运动,由压缩阀和补偿阀来控制工作缸内减震油的流动来实现阻尼减震,当外界的冲击和震动很大的时候,液压缸内的减震油流量较大,减震器的工作负荷较大,但传统的单缸及双筒减震器并没有阻尼调节功能,其阻尼相对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连接于液压缸外部并与液压缸相连通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包括有壳体,壳体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液压缸外壁,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相对设立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一端与液压缸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壳体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有阀套,所述阀套一侧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有阀杆,所述阀杆中部设有隔圈,阀杆在隔圈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组件及第二调节阀组件,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线圈组件,当减震器处于拉伸状态时,液压油从第一通孔流入壳体内部、第二调节阀组件在线圈组件作用下打开,液压油从第二通孔流回减震器内部,当减震器处于压缩状态时,液压油从第二通孔流入壳体内并、第一调节阀在线圈组件作用下打开,液压油从第一通孔流回减震器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第二线圈组件均包括有衔铁、设置于衔铁内的线圈,衔铁远离阀体组件设置的导向杆,当线圈通电时衔铁靠近导向杆移动,减震器在拉伸、压缩两种状态下从减震器中流入壳体内部的减震油并不是通过同一位置的,而是拉伸状态通过第一通孔流入壳体内部, 第二调节阀处的线圈组件的衔铁移动将第二调节阀打开,减震油通过第二调节阀后从第二通孔重新流入减震器中,压缩状态则相反,减震油从第二通孔流入壳体内部、第一调节阀处的线圈组件的衔铁移动使第一调节阀处于打开状态,减震油通过第一调节阀后从第一通孔重新流回减震器内部。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有第一调节阀阀体,所述第一调节阀阀体设有环绕设置的第一过油孔,所述第一过油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在相邻过第一油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第二凸台在相邻第一间隙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调节阀阀体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阀片,阀杆在第一调节阀阀体远离隔圈一端的第一阀片处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环绕设置的第二过油孔,第一线圈组件靠近阀座处设有第一阀帽,在第一线圈组件不通电时第一阀帽与阀座相抵。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调节阀包括有第二调节阀阀体,所述第二调节阀阀体设有环绕设置的第三过油孔,所述第三过油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第三凸台在相邻第三过油孔之间设有第三间隙,第四凸台在相邻第三间隙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二调节阀阀体两端均设有第二阀片,阀杆在第二调节阀阀体远离隔圈的一端的第二阀片处设有阀圈,第二线圈组件靠近阀圈处设有第二阀帽,所述阀杆靠近阀圈处设有阀杆凸台,第二线圈组件不通电时第二阀帽与阀杆凸台相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线圈组件不通电时,第一线圈组件的第一阀帽与第一调节阀的阀座相抵,减震油虽然能通过第一间隙或者第二间隙流入第一调节阀阀体中,但由于第一调节阀两端均设有第一阀片,当阀帽与阀座相抵时,第一阀片将第一过油孔其中一端密封,减震油无法从第一过油孔通过,因而第一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第一线圈组件通电时,第一阀帽与阀座分离,减震油可以推动第一阀片因而可以通过第一过油孔,同理,当第二线圈组件不通电时,第二线圈组件的第二阀帽与第二调节阀的阀杆凸台相抵,阀杆与阀杆凸台之间设置有阀圈,阀圈一端将第二阀片抵住,在第二线圈组件不通电的情况下,减震油无法推开第二阀片从第二调节阀阀体中流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阻尼调节阀设置于减震器外部,可增加减震器的有效行程,且阻尼调节灵敏、散热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电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调节阀阀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调节阀阀体力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阻尼调节阀,包括有壳体1,壳体1通过连接块2连接于液压缸外壁,连接块2上设有相对设立的第一通孔21及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及第二通孔22一端与液压缸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内部相连通,壳体1内设有阀体组件,阀体组件包括有阀套3,阀套3一侧与第一通孔21相连通,阀体组件还包括有阀杆32,阀杆32中部设有隔圈33,阀杆32在隔圈33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阀组件及第二调节阀组件,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线圈组件4及第二线圈组件5,当减震器处于拉伸状态时,液压油从第一通孔21流入壳体1内部、第二调节阀组件在第二线圈组件5作用下打开,液压油从第二通孔22流回减震器内部,当减震器处于压缩状态时,液压油从第二通孔22流入壳体1内并、第一调节阀在第一线圈组件4作用下打开,液压油从第一通孔21流回减震器内部,第一调节阀包括有第一调节阀阀体61,第一调节阀阀体61设有环绕设置的第一过油孔611,第一过油孔6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台612及第二凸台613,第一凸台612在相邻过第一油孔61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614,第二凸台613在相邻第一间隙614之间设有第二间隙615,第一调节阀阀体61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阀片62,阀杆32在第一调节阀阀体61远离隔圈33一端的第一阀片62处设有阀座63,阀座63上设有环绕设置的第二过油孔,第一线圈组件4靠近阀座63处设有第一阀帽64,在第一线圈组件4不通电时第一阀帽64与阀座63相抵,第二调节阀包括有第二调节阀阀体71,第二调节阀阀体71设有环绕设置的第三过油孔711,第三过油孔7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凸台712和第四凸台713,第三凸台712在相邻第三过油孔711之间设有第三间隙714,第四凸台713在相邻第三间隙714之间设有第四间隙715,第二调节阀阀体71两端均设有第二阀片72,阀杆32在第二调节阀阀体71远离隔圈33的一端的第二阀片72处设有阀圈73,第二线圈组件5靠近阀圈73处设有第二阀帽74,阀杆32靠近阀圈73处设有阀杆凸台321,第二线圈组件5不通电时第二阀帽74与阀杆凸台321相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