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335发布日期:2019-07-27 11:2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轴承体与轴承座间为球面支撑的方式。轴承体为整体外球面或垫块外球面,轴承座为整体外球面。轴承体与轴承座间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而对于轴承尤其是大直径轴承,其承载大,球面支撑的方式会导致球面间摩擦力大,球面自调心能力差,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温度升高,大大降低了轴承的整体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结构,改变轴承体与轴承座之间的支撑接触关系,保证了轴承的整体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体及轴承座,轴承体包括外圈,还包括支撑块,支撑块设置在轴承座和外圈之间,支撑块包括外圆部和嵌入部,外圆部为双圆弧结构,外圆部与轴承座内孔线接触,嵌入部与外圈嵌合。

优选的,外圆部具体为R3000和的双圆弧结构。

优选的,轴承座内孔为H7。

优选的,外圆部与轴承座内孔线接触的接触线长度为20mm。

有益效果:

1、双圆弧结构的外圆部与轴承座内孔线接触,因此支撑块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小,运行时轴承体摆动更灵活,轴承体的自动调心能力更强;

2、支撑块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小,两者摩擦产生的热量更少,轴承体不与轴承座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轴承体运转时的温度,使其不易磨损,保证了轴承的整体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3、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相比于现有的球面支撑的轴承,其结构简单,用料更省,因此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轴承座1,外圈2,支撑块3,外圆部4,嵌入部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双圆弧支撑的轴承结构,包括轴承体及轴承座1,轴承体包括外圈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支撑块3,支撑块3设置在轴承座1和外圈2之间,支撑块3包括外圆部4和嵌入部5,外圆部4为双圆弧结构,外圆部4与轴承座1内孔线接触,嵌入部5与外圈2嵌合。

使用时,轴承座1与外圈2之间设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外圆部4为双圆弧结构设计,改变了现有的轴承体与轴承座1之间的球面支撑接触,且其与轴承座1为线接触,因此与轴承座1接触面积更小,轴承体在运行时摆动更灵活,其自动调心能力更强,由于轴承体不与轴承座1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轴承体运转时的温度,使其不易磨损,保证了轴承的整体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外圆部4具体为R3000和的双圆弧结构。

轴承座1内孔为7。

外圆部4与轴承座1内孔线接触的接触线长度为20mm,达到了最小接触长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