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塑齿同步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560发布日期:2019-08-16 21:5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塑齿同步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步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塑齿同步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尤其是两轮电动车,其动力总成通常包括动力电机、传动机构(多为皮带轮机构)及各支撑结构。其中动力电机(由蓄电池供电)作为电动车辆的动力源,而皮带轮机构的作用则是将动力传递至车轮,以实现对车辆的驱动。

目前电动车辆的皮带轮机构,虽然能实现动力传递,但皮带轮机构中的同步轮一般是一体滚齿制造,齿圈两端端面上具有挡圈,该同步轮制造时生产成本较高;针对上述的一情况,市场上也有分体式同步轮,但该同步轮中结构牢靠程度、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较低,在传动过程中稳定性好、结构牢靠程度高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塑齿同步轮,包括轮毂盘和轮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盘和所述的轮齿圈分体制造且该两者相固连,所述的轮毂盘和轮齿圈之间具有能使轮齿圈与轮毂盘同步旋转的轴向连接结构。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轮毂盘为铝制轮毂盘,所述的轮齿圈为塑料轮齿圈。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轮毂盘包括轮圈,所述的轮圈的下端面具有与轮圈为一体结构的轮盖板一,所述的轮齿圈包括轮圈齿,所述的轮圈齿的上端面具有与轮圈齿为一体的轮盖板二。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轮毂盘通过轮圈嵌设在所述的轮齿圈的轮圈齿内与轮齿圈相固连。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轴向连接结构包括轮圈的外壁上具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卡接座,所述的轮圈齿的内壁上具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和所述的卡接座相对应分布,所述的轮圈齿通过插接部轴向卡接在所述的轮圈的卡接座上。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卡接座包括在轮圈的外壁上并列间隔开设有两个卡接槽,所述的两个卡接槽之间的轮圈上具有螺栓孔一,所述的插接部包括在轮圈齿的内壁上并列间隔分布有两个插接棱,所述的两个插接棱之间的轮圈齿上具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具有螺栓孔二,所述的插接部与所述的卡接座固连时、且该插接棱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卡接槽中,所述的盖板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二螺旋固连在轮圈上的螺栓孔一中。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卡接槽中包括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的上卡槽的径向槽口大于下卡槽的径向槽口,所述的插接棱包括上棱和下棱,所述的上棱的径向宽度大于下棱的径向宽度。

在上述的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中,所述的轮圈内具有轮轴毂,所述的轮轴毂和轮圈之间设有能将轮轴毂和轮圈连为一体的轮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组合式塑齿同步轮的优点为:结构合理,能有效实现传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好、牢靠程度高;材料用量少,相对成本低,结构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组合式塑齿同步轮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盘;2、轮齿圈;3、轮圈;4、轮盖板一;5、轮圈齿;6、轮盖板二;7、卡接槽;8、螺栓孔一;9、插接棱;10、盖板;11、螺栓孔二;12、轮轴毂;13、轮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组合式塑齿同步轮主要由轮毂盘1和轮齿圈2组成,轮毂盘1和轮齿圈2分体制造且该两者相固连,在实际制造时,该轮毂盘1为铝制轮毂盘,该轮齿圈2为塑料轮齿圈,该轮毂盘1的具体结构为:主要由轮圈3组成,轮圈3的下端面具有与轮圈3为一体结构的轮盖板一4;该轮齿圈2的具体结构为:主要由轮圈齿5组成,轮圈齿5的上端面具有与轮圈齿5为一体的轮盖板二6;该轮毂盘1和轮齿圈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轮毂盘1通过轮圈3嵌设在轮齿圈2的轮圈齿5内与轮齿圈2相固连。

轮毂盘1和轮齿圈2之间具有能使轮齿圈2与轮毂盘1同步旋转的轴向连接结构。

在实际制造时,该轴向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轮圈3的外壁上具有五个周向间隔分布的卡接座,轮圈齿5的内壁上具有五个周向间隔分布的插接部,插接部和卡接座相对应分布,轮圈齿5通过插接部轴向卡接在轮圈3的卡接座上;在实际应用时,该卡接座的具体结构为:在轮圈3的外壁上并列间隔开设有两个卡接槽7,两个卡接槽7之间的轮圈3上具有螺栓孔一8;该插接部的具体结构为:在轮圈齿5的内壁上并列间隔分布有两个插接棱9,两个插接棱9之间的轮圈齿5上具有盖板10,盖板10上具有螺栓孔二11,插接部与卡接座固连时、且该插接棱9分别插接在卡接槽7中,盖板10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二11螺旋固连在轮圈3上的螺栓孔一8中。

在实际制造时,该卡接槽7中包括上卡槽和下卡槽,上卡槽的径向槽口大于下卡槽的径向槽口,插接棱9包括上棱和下棱,上棱的径向宽度大于下棱的径向宽度。

在实际应用时,该轮圈3内具有轮轴毂12,轮轴毂12和轮圈3之间设有能将轮轴毂12和轮圈3连为一体的轮辋1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轮毂盘1;轮齿圈2;轮圈3;轮盖板一4;轮圈齿5;轮盖板二6;卡接槽7;螺栓孔一8;插接棱9;盖板10;螺栓孔二11;轮轴毂12;轮辋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