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硅橡胶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2148发布日期:2019-07-06 10:4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型硅橡胶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橡胶,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型硅橡胶垫片。



背景技术:

硅胶垫是硅胶制品中市场需求比较多的一类产品,有一定的张力、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耐压,耐高温,耐低温,化学性质稳定、环保安全、无异味,但是现有硅胶垫具有无毒无味,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是一种高活性的绿色产品,满足不同需求,硅胶垫根据起良好的特性,广泛运用于电子,工业,家居。但是市场的硅橡胶垫片运用在振动较大的电器或机器中减震效果不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型硅橡胶垫片,运用在振动较大的电器或机器中实现良好的减震、吸震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震型硅橡胶垫片,包括上垫片及下垫片,所述上垫片的根部设有安装柱,所述下垫片的中心设有与安装柱互相配合装配的安装孔,上垫片及下垫片的顶部均设有顶盖,顶盖的下方延伸设有支撑柱,顶盖的表面设有环绕一周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底部到顶部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支撑柱上竖直设有若干道凹槽,上垫片所在的支撑柱底面接触面与下垫片所在的支撑柱顶面接触面的缝隙呈锯齿状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上垫片的上部本体上横向设有金属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加强筋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表面开设有半圆弧的坑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边缘上为过度圆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垫片通过安装柱配合下垫片的安装孔配合安装,若上垫片及下垫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部件时,部件产生的振动通过上垫片或下垫片传导到整个橡胶垫片本体时产生的挤压被支撑柱顶面的缝隙及支撑柱上的凹槽有效形变,使上、下垫片产生的振动吸收,运用在振动较大的电器或机器中实现良好的减震、吸震效果,顶盖的表面设有环绕一周的凸起部,凸起部由底部到顶部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顶盖上的凸起部与各自位置的部件接触时能充分接触,有效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型硅橡胶垫片,包括上垫片1及下垫片2,上垫片1的根部设有安装柱3,下垫片2的中心设有与安装柱3互相配合装配的安装孔4,上垫片1及下垫片2的顶部均设有顶盖5,顶盖5的下方延伸设有支撑柱6,顶盖5的表面设有环绕一周的凸起部7,凸起部7由底部到顶部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支撑柱6上竖直设有若干道凹槽,上垫片1所在的支撑柱6底面接触面与下垫片2所在的支撑柱6顶面接触面的缝隙呈锯齿状走向。上垫片1通过安装柱3配合下垫片2的安装孔4配合安装,若上垫片1及下垫片2分别接触不同的部件时,部件产生的振动通过上垫片1或下垫片2传导到整个橡胶垫片本体时产生的挤压被支撑柱6顶面的缝隙及支撑柱6上的凹槽有效形变,使上、下垫片2产生的振动吸收,运用在振动较大的电器或机器中实现良好的减震、吸震效果,顶盖5的表面设有环绕一周的凸起部7,凸起部7由底部到顶部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顶盖5上的凸起部7与各自位置的部件接触时能充分接触,有效提高防水性能。

此外,上垫片1的上部本体上横向设有金属加强筋8,增强整个垫片的强度。金属加强筋8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弧形,迎合上、下垫片挤压的形状,减低垫片的抗冲击能力。顶盖5的表面开设有半圆弧的坑槽9,辅助吸收上、下挤压部件的抗冲击能力。顶盖5的边缘上为过度圆弧,上、下部件挤压的边缘不容易破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