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及双把手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5534发布日期:2019-09-06 21:08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及双把手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及双把手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水龙头把手结构一般包括把手,螺钉、用于与水龙头阀芯连接的连接套,把手具有连接杆,该连接杆设有与螺钉适配的螺纹孔,螺钉的螺杆穿过连接套,并旋入连接杆的螺纹孔。这种把手结构存在以下不足:连接套仅依靠螺钉头部顶紧,与把手的连接杆固定不牢,导致把手容易晃动,甚至可相对连接套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及双把手水龙头,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水龙头把手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包括把手,螺钉、用于与水龙头阀芯连接的连接套;把手具有连接杆,该连接杆设有与螺钉适配的螺纹孔;还包括压环,压环套在把手的连接杆外;连接套顶部沿其周向分布有可形变的若干凸爪,螺钉的头部限位于连接套中,螺钉的螺杆旋入连接杆的螺纹孔,连接套的若干凸爪套入压环中,并在螺钉旋紧时抱紧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凸爪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且该圆弧面的径向尺寸从上到下渐大;所述压环底端设有沉孔,该沉孔内设有一圈斜面倒角;所述若干凸爪套入该沉孔内,在螺钉旋紧时,所述斜面倒角挤压所述凸爪顶部,使凸爪抱紧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头部抵靠在所述若干凸爪的内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尾部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压环顶部的内孔套在连接杆尾部,且该内孔的形状与连接杆尾部的形状适配;所述若干凸爪抱紧连接杆尾部,且各凸爪的内侧面形状与连接杆尾部相应侧面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中具有齿套,该齿套具有内花齿,与阀芯的阀杆上设置的外花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内周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齿套的外周横截面形状与之适配;所述连接套的内侧面还设有若干凸肋,所述连接套通过该若干凸肋与所述齿套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套的内花齿与阀杆的外花齿之间配合有薄膜胶套,通过该薄膜胶套减小内花齿与外花齿的配合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内侧顶部设有限位台阶,齿套顶端抵在该限位台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座,该把手座套在所述连接杆及连接套外,且把手座底端与阀芯外部的阀体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胶垫、耐磨垫、标识环,标识环配合在把手座与把手的连接杆之间,且标识环顶部设置的裙边搭靠在把手座顶端,胶垫、耐磨垫套在标识环外,并配合在把手座内设置的限位台阶与所述压环之间。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双把手龙头,包括出水组件、两阀芯组件,两把手组件,两把手组件与两阀芯组件一一连接配合,两阀芯组件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出水组件的进水口,各阀芯组件分别包括阀芯和设置在该阀芯外的阀体;所述两把手组件分别采用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龙头把手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压环及连接套上若干凸爪的设置,能够在螺钉锁紧时,使若干凸爪抱紧把手的连接杆,从而使把手与连接套的固定效果更佳,把手不易晃动和相对连接套转动。

2、由于所述把手的连接杆尾部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若干凸爪抱紧连接杆尾部,且各凸爪的内侧面形状与连接杆尾部相应侧面的形状适配,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把手与连接套的止转效果。

3、由于连接套的内周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齿套的外周横截面形状与之适配;所述连接套的内侧面还设有若干凸肋,所述连接套通过该若干凸肋与所述齿套过盈配合,使得连接套与齿套固然牢靠,二者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4、所述薄膜胶套的设置,使齿套与阀芯的阀杆呈零间隙配合,从而确保把手能够与阀芯的阀杆同步转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及双把手水龙头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含阀芯组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含阀芯组件);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把手龙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包括把手1,螺钉8、用于与水龙头阀芯连接的连接套7;把手1具有连接杆11,该连接杆11设有与螺钉8适配的螺纹孔;还包括压环6,压环6套在把手1的连接杆11外;连接套7顶部沿其周向分布有可形变的若干凸爪71,螺钉8的头部限位于连接套7中,螺钉8的螺杆旋入连接杆11的螺纹孔,连接套7的若干凸爪71套入压环6中,并在螺钉8旋紧时抱紧连接杆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爪71的外侧面为外凸的圆弧面,且该圆弧面的径向尺寸从上到下渐大;所述压环6底端设有沉孔62,该沉孔62内设有一圈斜面倒角63;所述若干凸爪71套入该沉孔62内,在螺钉8旋紧时,所述斜面倒角63挤压所述凸爪71顶部,使凸爪71抱紧连接杆11。所述凸爪71的顶部外周还做圆角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钉8的头部抵靠在所述若干凸爪71的内端面,具体,螺钉8的头部的径向尺寸比普通螺钉头部的径向尺寸更大,使螺钉8的头部可以有效地靠在所述若干凸爪71的内端面,从而实现螺钉8的头部限位于连接套7中。除此,也可以在连接套7另外设置一个限位部,并在该限位部上开设一个仅允许螺钉8的螺杆穿过的小孔,利用限位部的内端面限位螺钉8的头部,如此,螺钉8也可以采用普通螺钉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11尾部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压环6顶部的内孔61套在连接杆11尾部,且该内孔61的形状与连接杆11尾部的形状适配;所述若干凸爪71抱紧连接杆11尾部,且各凸爪71的内侧面形状与连接杆11尾部相应侧面的形状适配。具体,所述连接杆11尾部横截面和所述压环6的顶部内孔61均呈四边形,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凸爪71的数量为四个,各凸爪71的内侧面均为直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7中套接有齿套9,该齿套9具有内花齿,与阀芯的阀杆上设置的外花齿啮合。所述连接套7内侧顶部还设有限位台阶73,齿套9顶端抵在该限位台阶72上。如此,齿套9不会干涉到螺钉8头部,使螺钉8可随把手1顺畅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7的内周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齿套9的外周横截面形状与之适配。具体,所述连接套7的内周横截面呈正六边形,但不局限于此。所述连接套7的内侧面还设有若干凸肋72,所述连接套7通过该若干凸肋72与所述齿套9过盈配合。具体,所述连接套7内部各边所在的面分别设有两条并列的直凸肋72。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套9的内花齿与阀杆的外花齿之间配合有薄膜胶套10,通过该薄膜胶套10减小内花齿与外花齿的配合间隙。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把手座3,该把手座3套在所述连接杆11及连接套7外,且把手座3底端与阀芯外部的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胶垫4、耐磨垫5、标识环2,标识环2配合在把手座3与把手1的连接杆11之间,且标识环2顶部设置的裙边搭靠在把手座3顶端,胶垫4、耐磨垫5套在标识环2外,并配合在把手座3内设置的限位台阶31与所述压环6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安装时,先将标识环2装入把手座3的顶部内孔,再将把手1的连接杆11插入标识环2中,然后从把手座3下方依次装入胶垫4、耐磨垫5、压环6,此步需将把手座3倒立过来便于安装,并注意压环6的沉孔62方向需朝外,且压环6顶部的内孔需套入把手1的连接杆11尾部。接着,依次将螺钉8与齿套9装入连接套7中作为一个小组件,最后再将此小组件装入把手座3内部,并用螺丝刀锁紧螺钉8即可,螺钉8将固定在把手1的连接杆11上的螺纹孔中。

由于连接套7每边侧面有两条凸肋72,六边形齿套9装入连接套7后将与其凸肋72过盈配合(实现齿套9与连接套7零间隙配合,二者无法相对转动),同时,齿套9顶死在连接套7内部设置的限位台阶上,以确保螺钉8能自由转动而不被齿套9压住。

所有配件都依序装入把手座3后,在用螺丝刀逐渐旋入螺钉8的过程中,连接套7上的四个凸爪71将跟随螺钉8转动自动旋合在把手1的连接杆11尾部(此时为间隙配合);继续旋入螺钉8,压环6将压住耐磨垫5往里运动并压缩胶垫4,直至压环6顶死在把手1的连接杆11尾部的台阶限位面上,此时胶垫4处于刚好的轻微被压缩状态,以确保把手1无法上下窜动;再进一步旋入螺钉8,连接套7上的四个凸爪71顶端的圆角将沿着压环6沉孔62底部的斜面倒角63运动,同时四个凸爪71将逐渐抱紧把手1的连接杆11尾部,直至抱死,螺钉8无法继续旋入即为锁紧。此时把手1与小组件将成为整体且无法相对转动。

把手结构与阀芯组件20(包括阀芯21及套在阀芯21外的阀体22)连接时,先将薄膜胶套10套在阀芯组件的阀杆211的外花齿上,再把整个把手结构从上套入阀芯组件20上。此时因齿套9的内花齿与阀杆211上的外花齿因制作工艺无法避免地存在配合间隙,故薄膜胶套10将被挤压在齿套9的内花齿与阀杆211的外花齿的配合间隙中,形成过盈配合,使把手结构与阀芯组件20可同步转动,再将把手结构上的把手座3旋紧固定在阀芯组件20的阀体22上,即组成下述双把水龙头的单侧水路控制装置。

请参见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双把手龙头,包括出水组件30、两阀芯组件20,两把手组件40,两把手组件40与两阀芯组件20一一连接配合,两阀芯组件20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出水组件30的进水口,各阀芯组件20分别包括阀芯21和设置在该阀芯外的阀体22;所述两把手组件40分别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把手组件40与阀芯组件20的连接步骤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进一步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把手结构及双把手水龙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