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彩钢复合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341发布日期:2019-09-03 19:36阅读:40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彩钢复合风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彩钢复合风管。



背景技术:

双面彩钢板风管,采用彩钢复合夹芯板为板材制作而成。其内夹芯板以保温材料为芯材,保温材料通常有聚氨酯、酚醛树脂、聚苯、无机物、挤塑板或玻璃纤维等材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通风管道板材的年需求量为5000万平方米以上,但目前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5%,因此,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并将逐步占据中央空调系统风管应用的主导地位。

在转角的位置,需要使用转角连接头将两条直管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转角连接头都是直接切割成型,转角连接头做好后,其角度不能调节。现有的转角连接头都是做成直角,当某个位置需要其他角度的转角连接头时,直角的连接头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双面彩钢复合风管,解决了现有转角处的复合风管的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彩钢复合风管,包括外层弧形管和内层弧形管,内层弧形管的一端套设于外层弧形管内;内层弧形管上至少一边连接有固定密封板,外层弧形管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上固定有转动密封板,转动密封板位于外层弧形管与内层弧形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层弧形管两个相邻边上连接固定密封板,内层弧形管的另外两边与外层弧形管之间均设置转动密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螺母,螺母固定于外层弧形管上,螺母螺纹连接有丝杠,丝杠的一端固定有手轮,丝杠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于外层弧形管上,转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动密封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手轮上设置有指示箭头标记,指示箭头标记与转动密封板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层弧形管上设置有用于指示风管转角角度的角度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内层弧形管的一端套设于外层弧形管内,则通过改变内层弧形管伸进外层弧形管的长度,即可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因此,可根据需要将本实用新型调整到合适角度,再与直管相连,实现特殊角度转角处风管的安装,适用性强。当转动机构将转动密封板转动到与风管平行时,内层弧形管和外层弧形管之间漏出一定间隙,则可顺利拉动内层弧形管,从而方便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当内层弧形管移动到位后,转动机构将转动密封板转动到与风管垂直,则内层弧形管的各边均通过固定密封板或转动密封板密封严,避免漏气,且内层弧形管与外层弧形管可靠连接。

2、内层弧形管相邻的两边处设置转动密封板,在当转动密封板转动到与风管平行后,内层弧形管的四边均能与外层弧形管留出间隙方便内层弧形管的移动。

3、当转动手轮时,丝杠相对于螺母转动,则转动轴带动转动密封板相应转动。因此,转动密封板可将外层弧形管与内层弧形管之间的间隙密封严,方便操作。

4、指示箭头标记与转动密封板平行,则指示箭头标记与风管垂直时,表示转动密封板垂直于风管,此时,转动密封板将外层弧形管与内层弧形管之间的间隙密封严,内层弧形管与外层弧形管锁死。指示箭头标记与风管平行时,表示转动密封板平行于风管,此时,外层弧形管与内层弧形管之间的间隙漏出,内层弧形管可相对于外层弧形管移动。

5、内层弧形管上的角度刻度可指示风管转角角度,从而精确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保证本实用新型满足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外层弧形管,2-内层弧形管,3-固定密封板,4-转动机构,5-转动密封板,21-角度刻度,41-螺母,42-丝杠,43-手轮,44-转动轴,431-指示箭头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双面彩钢复合风管,包括外层弧形管1和内层弧形管2,内层弧形管2的一端套设于外层弧形管1内;内层弧形管2上至少一边连接有固定密封板3,外层弧形管1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转动机构4,转动机构4上固定有转动密封板5,转动密封板5位于外层弧形管1与内层弧形管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内层弧形管2的一端套设于外层弧形管1内,则通过改变内层弧形管2伸进外层弧形管1的长度,即可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因此,可根据需要将本实用新型调整到合适角度,再与直管相连,实现特殊角度转角处风管的安装,适用性强。当转动机构4将转动密封板5转动到与风管平行时,内层弧形管2和外层弧形管1之间漏出一定间隙,则可顺利拉动内层弧形管2,从而方便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当内层弧形管2移动到位后,转动机构4将转动密封板5转动到与风管垂直,则内层弧形管2的各边均通过固定密封板3或转动密封板5密封严,避免漏气,且内层弧形管2与外层弧形管1可靠连接。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弧形管2两个相邻边上连接固定密封板3,内层弧形管2的另外两边与外层弧形管1之间均设置转动密封板5。

内层弧形管2相邻的两边处设置转动密封板5,在当转动密封板5转动到与风管平行后,内层弧形管2的四边均能与外层弧形管1留出间隙方便内层弧形管2的移动。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螺母41,螺母41固定于外层弧形管1上,螺母41螺纹连接有丝杠42,丝杠42的一端固定有手轮43,丝杠42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轴44,转动轴44通过轴承连接于外层弧形管1上,转动轴44的另一端与转动密封板5固定。

当转动手轮43时,丝杠42相对于螺母41转动,则转动轴44带动转动密封板5相应转动。因此,转动密封板5可将外层弧形管1与内层弧形管2之间的间隙密封严,方便操作。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手轮43上设置有指示箭头标记431,指示箭头标记431与转动密封板5平行。

指示箭头标记431与转动密封板5平行,则指示箭头标记431与风管垂直时,表示转动密封板5垂直于风管,此时,转动密封板5将外层弧形管1与内层弧形管2之间的间隙密封严,内层弧形管2与外层弧形管1锁死。指示箭头标记431与风管平行时,表示转动密封板5平行于风管,此时,外层弧形管1与内层弧形管2之间的间隙漏出,内层弧形管2可相对于外层弧形管1移动。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弧形管2上设置有用于指示风管转角角度的角度刻度21。

内层弧形管2上的角度刻度可指示风管转角角度,从而精确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保证本实用新型满足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