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2292发布日期:2019-11-05 21:5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屏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屏幕的发展,LED屏幕的应用场合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LED屏幕的安装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便于LED屏幕的安装,目前业界普遍采用在LED屏幕模块中加装强永磁体的方法,利用强永磁体将LED屏幕模块吸到铁质的安装支架上从而完成安装,但是强永磁体对铁质安装支架的吸引力受外界因素(譬如,震动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包括M个配合使用的安装单元;M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固设于LED屏幕模块后侧的弹性球头和固设于安装架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N个配合作用将所述弹性球头夹紧的刚性卡指;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刚性卡指朝向所述弹性球头的侧面开有凹槽;N个所述凹槽围成所述弹性球头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为与所述弹性球头配合的凹球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M=3,3个所述安装单元分别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N=3,3个所述刚性卡指沿所述弹性球头的轮廓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卡爪还包括卡指安装板;所述刚性卡指与所述卡指安装板固连;所述卡指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卡指安装板安装到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配合作用的弹性卡臂;所述弹性卡臂通过连接板固设于所述卡指安装板上;所述弹性卡臂远离所述卡指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连,靠近所述卡指安装板的一端朝着背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卡臂和所述刚性卡指位于所述卡指安装板的同一侧;所述安装架上开有供N个所述刚性卡指一同穿过的卡指过孔;所述安装架上还开有供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弹性卡臂一同穿过的卡臂过孔;所述弹性卡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卡臂过孔的内壁配合作用将所述卡指安装板固定到所述安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卡指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卡指安装板和所述安装架分别开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即为所述第一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还包括连接杆和球头安装板;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弹性球头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球头安装板固连;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弹性球头的直径;所述球头安装板上设有将所述球头安装板安装于所述LED屏幕模块上的第二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球头安装板通过第一螺钉固设于所述LED屏幕模块上;所述弹性球头、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球头安装板上分别开有与所述第一螺钉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即为第二安装部;所述LED屏幕模块上开有与所述第一螺钉的尾部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钉为沉头螺钉;所述第一通孔为沉头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球头安装板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螺钉固设于所述LED屏幕模块上;所述球头安装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二螺钉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即为第二安装部;所述LED屏幕模块上开有与所述第二螺钉的尾部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先将M个弹性球头固定于LED屏幕模块后侧,再将M个卡爪固定于安装架上,最后分别将M个弹性球头塞入M个卡爪中,由刚性卡指将弹性球头夹紧,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M个安装单元配合使用,提高了可靠性,改善了安装效果;将弹性球头塞入卡爪中后,N个凹槽配合作用将弹性球头限制在容纳空间内,弹性球头定位精准可靠,提高了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可靠性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安装情况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右视图(隐藏安装架和卡爪后);

图4是图2中球头和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中的A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的安装情况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的安装情况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的安装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LED屏幕模块安装结构,同时参阅图2至图6;包括M个配合使用的安装单元;M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安装单元包括固设于LED屏幕模块6后侧的弹性球头2和固设于安装架9上的卡爪1;卡爪1包括N个配合作用将弹性球头2夹紧的刚性卡指11;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刚性卡指11朝向弹性球头2的侧面开有凹槽110;N个凹槽110围成弹性球头2的容纳空间;先将M个弹性球头2固定于LED屏幕模块6后侧,再将M个卡爪1固定于安装架9上,最后分别将M个弹性球头2塞入M个卡爪1中,由刚性卡指11将弹性球头2夹紧,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M个安装单元配合使用,提高了可靠性,改善了安装效果;将弹性球头2塞入卡爪1中后,N个凹槽110配合作用将弹性球头2限制在容纳空间内,弹性球头2定位精准可靠,提高了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不但操作简单而且可靠性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凹槽110的内表面为与弹性球头2配合的凹球面;凹槽110与弹性球头2的接触面积大,夹持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M=3,3个安装单元分别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LED屏幕模块6安装稳定,可靠性高,而且成本低。

如图5和图6所示,N=3,3个刚性卡指11沿弹性球头2的轮廓均布;将弹性球头2可靠夹紧,可靠性高,而且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卡爪1还包括卡指安装板10;刚性卡指11与卡指安装板10固连;卡指安装板10上设有用于将卡指安装板10安装到安装架9上的第一安装部8;便于卡爪1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卡指安装板10通过螺栓82固定于安装架9上;卡指安装板10和安装架8分别开有与螺栓82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81和第二螺纹通孔92;第一螺纹通孔81即为第一安装部8;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连接杆4和球头安装板3;连接杆4一端与弹性球头2固连,另一端与球头安装板3固连;连接杆4的直径小于弹性球头2的直径;球头安装板3上设有将球头安装板3安装于LED屏幕模块6上的第二安装部30;便于弹性球头2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球头安装板3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螺钉52固设于LED屏幕模块6上;球头安装板3上开有与第二螺钉52配合的第四通孔301;第四通孔301即为第二安装部30;LED屏幕模块6上开有与第二螺钉52的尾部配合的第二螺纹孔6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安装部8包括至少两个配合作用的弹性卡臂80;弹性卡臂80通过连接板7固设于卡指安装板10上;弹性卡臂80远离卡指安装板10的一端与连接板7固连,靠近卡指安装板10的一端朝着背离连接板7的方向延伸;弹性卡臂80和刚性卡指11位于卡指安装板10的同一侧;安装架9上开有供N个刚性卡指11一同穿过的卡指过孔91;安装架9上还开有供连接板7和弹性卡臂80一同穿过的卡臂过孔90;弹性卡臂80的自由端与卡臂过孔90的内壁配合作用将卡指安装板10固定到安装架9上;将弹性卡臂80的固定端推入卡臂过孔90中,从而将卡爪1固定到安装架9上,操作方便。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球头安装板3通过第一螺钉51固设于LED屏幕模块6上;弹性球头2、连接杆4和球头安装板3上分别开有与第一螺钉51配合的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40和第三通孔300;第三通孔300即为第二安装部30;LED屏幕模块6上开有与第一螺钉51的尾部配合的第一螺纹孔60;第一螺钉51的尾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40和第三通孔300,最后和第一螺纹孔60配合将弹性球头2固定到LED屏幕模块6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加强了弹性球头2的强度,增大了可靠性。

如图8所示,第一螺钉51为沉头螺钉;第一通孔20为沉头通孔;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卡指安装板10通过螺栓82固定于安装架9上;卡指安装板10和安装架8分别开有与螺栓82配合的第一螺纹通孔81和第二螺纹通孔92;第一螺纹通孔81即为第一安装部8;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