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8806发布日期:2019-09-17 20:1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托架机构以及连接托架机构并固定在杆状物上的调节机构,而调节机构一般采用紧箍环等结构扣合在杆状物上,进一步通过拧紧紧箍环上的螺接件从而固定支架的位置,然而,需要取下支架或调节支架在杆状物上的位置时,必须先拧松螺接件,随后逐步拆开紧箍环才能拆下支架,而且调节支架固定位置时也不方便,非常的麻烦,明显的,上述调节结构不利于支架的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能快捷地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至杆状物并方便调节和拆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用于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至杆状物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支撑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托架机构以及与所述托架机构固定相连并用于固定连接至杆状物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托架机构的基体以及连接至所述基体的束带,所述基体上还设有定位孔,所述束带上设有多个沿束带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卡接部,所述基体上设有可调节地卡接于所述卡接部上的调节件,所述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体上而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并由所述调节件与束带上的卡接部对应卡接而固定所述束带并由所述束带和所述基体配合形成紧套于所述杆状物上的绑接环。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为沿所述束带的长度方向设于束带上的齿条,所述调节件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一端用于对应卡入所述齿条的齿槽内的卡块、抵接于所述主体部上以对所述主体部施加弹力而使卡块保持卡入所述齿槽内的弹性件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以供使用者施力而使所述卡块克服弹性件施加的弹力从所述齿槽中退出的第一操作部。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贯通的滑槽以及与滑槽的末端相连通的穿孔,所述调节件对应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一操作部穿过所述基体上的穿孔而伸至基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束带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齿条,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齿条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呈长条状,主体部的第一端垂直弯折形成位于所述束带侧面外侧的连接部,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束带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束带的一侧表面和所述滑槽的槽端面。

进一步的,分别与所述束带两侧面的齿条对应设置的两个调节件并排设置于滑槽内,且两个调节件的第一操作部分别从基体两侧的穿孔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的内侧,而连接部的第二端自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面的凸出,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且与所述主体部呈L型设置,每个调节件的连接部自本调节件的主体部另一侧面凸出的部分均由另一调节件的第一操作部遮盖住。

进一步的,所述束带的另一端还设有用于拉拽所述束带的第二操作部。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和束带的用于与所述杆状物接触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机构包括载物台及设于所述载物台上用于收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防水套,所述基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和上盖,所述载物台和所述基体的上盖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束带穿过基体上的定位孔并配合基体形成绑接环,方便束带套接在杆状物并绑接,并沿束带的长度方向排布有卡接部,通过基体上的调节件可调节地卡接于所述卡接部上,能适应不同粗细的杆状物,当调节件与卡接部相互卡接,锁定束带的位置,即固定绑接环的周长,将固定支架紧套在杆状物上;当需要调节支架或拆卸支架时,将卡接件与调节卡接部调节分离,脱离卡接,从而前后拉动束带,调节绑接环的周长,即可调节和拆装固定支架,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部分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形成绑接环后沿束带长度中轴面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调节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调节件与束带卡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沿两调节件中间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支架,用于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至杆状物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支撑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托架机构1以及与所述托架机构1固定相连并用于固定连接至杆状物的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托架机构1的基体30以及连接至所述基体30的束带32,所述基体30上还设有定位孔301,所述束带32上设有多个沿束带32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卡接部321,所述基体30上设有可调节地卡接于所述卡接部321上的调节件303,所述束带32的一端固定于基体30上而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301并由所述调节件303与束带32上的卡接部321对应卡接而固定所述束带32并由所述束带32和所述基体30配合形成紧套于所述杆状物上的绑接环3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束带32穿过基体30上的定位孔301并配合基体30形成绑接环323,方便束带32套接在杆状物相绑接,并沿束带32的长度方向排布有卡接部321,通过基体30上的调节件303可调节地卡接于所述卡接部321上,能适应不同粗细的杆状物,当调节件303与卡接部321相互卡接,锁定束带32的位置,即固定绑接环323的周长,将固定支架紧套在杆状物上;当需要调节支架或拆卸支架时,将调节件303与卡接部321调节分离,脱离卡接,从而前后拉动束带32,调节绑接环323的周长,即可调节和拆装固定支架,非常方便。

具体的,所述束带32可以枢接于基体30上,对应地,在束带32的一端形成有沿束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通孔325,所述基体30的相对两侧壁上设有螺孔3050,所述束带32以设有所述通孔325的一端卡入所述基体30的相对两侧壁之间,另由螺丝3052对应螺接于所述螺孔3050和通孔325内而连接基体30与束带32。当然,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束带32还可以是通过卡扣等结构直接夹紧固定于基体30上,甚至与基体30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321为沿所述束带32的长度方向设于束带32上的齿条,所述调节件303包括主体部3030、设置于主体部3030一端用于对应卡入所述齿条321的齿槽3210内的卡块3032、抵接于所述主体部3030上以对所述主体部3030施加弹力而使卡块3032保持卡入所述齿槽3210内的弹性件3034以及与所述主体部3030相连以供使用者施力而使所述卡块3032克服弹性件3034施加的弹力从所述齿槽3210中退出的第一操作部3036。本实施例卡接部321采用齿条,主体部3030的卡块3032在所述弹性件3034的弹力作用下保持卡入齿条321的齿槽3210,即可将束带32沿长度方向的锁定;当对露在基体30外的第一操作部3036施加外力而能使所述卡块3032克服弹性件3034施加的弹力从所述齿槽3210中退出,即可调节束带32,方便调节支架和拆卸。具体地,所述卡块3032和第一操作部3036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30的相对两端,而方便结构布局设计及操作施力。在具体实施时,弹性件3034可以是弹簧或弹性橡胶等弹性元件,在本实施例,采用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体3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301贯通的滑槽305以及与滑槽305的末端相连通的穿孔307,所述调节件303对应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滑槽305内,且所述第一操作部3036穿过所述基体30上的穿孔307而伸至基体30外部。本实施例将调节件303安装于所述基体30的滑槽305内,并将第一操作部3036穿过穿孔307而露出基体30外,可有效限制和引导调节件303在基体30上的移动,也方便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束带32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齿条321,所述调节件303与所述齿条321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在所述束带32的相对两侧对称所述齿条321,并将调节件303与所述齿条321一一对应,使得束带32相对两侧边均能被固定,有效提升束带32的锁定效果,支架能更稳定的固定在杆状物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3030呈长条状,主体部3030的第一端垂直弯折形成位于所述束带32侧面外侧的连接部3038,所述卡块303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038朝向束带32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弹性件303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部3038远离所述束带32的一侧表面和所述滑槽305的槽端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主体部3030的一端垂直弯折形成连接部3038,并将卡块3032和弹性件3034分设于连接部3038的相对两侧,可以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也方便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分别与所述束带32两侧面的齿条321对应设置的两个调节件303并排设置于滑槽305内,且两个调节件303的第一操作部3036分别从基体30两侧的穿孔307伸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调节件303并排安装于滑槽305内,而且第一操作部3036分别从基体30两侧伸出,在具体调节操作时,用户即可在从基体30的两侧同时相向施力分别作用于各调节件303的第一操作部3036,操作更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038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主体部3030的一侧面的内侧,而连接部3038的第二端自所述主体部3030的另一侧面的凸出,所述第一操作部3036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30的第二端且与所述主体部3030呈L型设置,每个调节件303的连接部3038自本调节件303的主体部3030另一侧面凸出的部分均由另一调节件303的第一操作部3036遮盖住。本实施例将连接部3038的第二端自所述主体部3030的另一侧面凸出,连接部3038上可设置更多的卡块3032,而具有更好的卡接固定效果;又通过第一操作部3036与主体部3030呈L型设置,并且两个调节件303的第一操作部3036与连接部3038相互遮挡,可以很好地遮蔽卡块3032和齿条321的卡接部位,避免异物进入而影响卡接效果以及束带32调节的顺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束带32的另一端还设有用于拉拽所述束带32的第二操作部3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束带32一端设有第二操作部327,方便拉拽束带32调节松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操作部327可以为拉环或者拉钩。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体30和束带32的用于与所述杆状物接触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垫片309和第二垫片3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垫片309和第二垫片329,使得束带32绑接时与杆状物紧密贴合,防止发生滑动,固定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托架机构1包括载物台10及设于所述载物台10上用于收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防水套12,所述基体3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34和上盖36,所述载物台10和所述基体30的上盖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在载物台10上设置防水套12,使用时将便携式电子设备收纳于其内,防水性好,有效保护内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而且,所述载物台10与基体30通过球关节5活动连接,能方便地调整载物台10的方向,以使便携式电子设备以最佳角度面向使用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