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2496发布日期:2020-02-22 04:3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隔震滑动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4-14413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滑动隔震装置所使用的滑动构件中,在形成为多孔质构造的基体的滑动面局部地浸渍润滑剂,调整在滑动面整体中润滑剂浸渍部分所占据的面积比率,从而控制滑动面的摩擦系数。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9818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滑动于平滑板之上的滑动材料的下表面形成凹部,利用至少混合多孔质二氧化硅和润滑剂而成的树脂组合物成形平滑板和滑动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例中,局部地浸渍有润滑剂的滑动面位于下部构造侧,另外在润滑剂浸渍部分的润滑剂的容量是固定的。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以往例中,在滑动材料自身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为了设置该凹部,需要使用专用的模具,或者对树脂进行孔加工。

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长期维持第1滑动构件的低摩擦性,并且提高形成于第1滑动构件且能够积存润滑剂的凹陷的深度、形状的自由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具有:滑动支承主体,其介于下部构造体与配置于所述下部构造体的上方的上部构造体之间,固定于所述上部构造体和所述下部构造体中的一者;第1滑动构件,其设于所述滑动支承主体,具有相对于所述上部构造体和所述下部构造体中的另一者滑动的滑动面;以及保持构件,其介于所述滑动支承主体与所述第1滑动构件之间,保持所述第1滑动构件,并且设有有底凹部,该有底凹部容许所述第1滑动构件向远离所述上部构造体和所述下部构造体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变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能够长期维持第1滑动构件的低摩擦性,并且提高形成于第1滑动构件且能够积存润滑剂的凹陷的深度、形状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的(a)是表示保持构件的有底凹部的形状的主视图。图3的(b)是表示彼此深度相等的有底凹部的形状的沿着图3的(a)的3b-3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放大剖视图。图3的(c)是表示彼此深度不同的有底凹部的形状的相当于沿着图3的(a)的3b-3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放大剖视图。

图4的(a)是表示随着靠近保持构件的第1滑动构件侧的表面而有底凹部的宽度扩宽的例子的放大剖视图。图4的(b)是表示在图4的(a)中将有底凹部的第1滑动构件侧的角部设为圆角面的例子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试验例1的摩擦的重复次数与摩擦系数的变化量的关系的线图。

图6的(a)是在变形例1的保持构件中表示有底凹部和槽的形状的主视图。图6的(b)是表示有底凹部和槽的深度相等的例子的沿着图6的(a)的6b-6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放大剖视图。图6的(c)是表示槽的深度比有底凹部的深度浅的例子的相当于沿着图6的(a)的6b-6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放大剖视图。

图7的(a)是在变形例2的保持构件中表示有底凹部的形状的主视图。图7的(b)是沿着图7的(a)的7b-7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8是在变形例3的保持构件中表示有底凹部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图13的a部的放大图。

图13是表示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b部的放大图。

图15是表示第1滑动构件的凹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1滑动构件的凹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1滑动构件的凹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第1滑动构件的凹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第1滑动构件的凹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的剖视图。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10具有滑动支承主体12、第1滑动构件14以及保持构件16。

滑动支承主体12介于下部构造体18与配置于下部构造体18的上方的上部构造体20之间,固定于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一者,例如上部构造体20。上部构造体20是建筑物、罐体、贮水槽等被支承体。下部构造体18例如是由混凝土等形成的基础部分,设置于地基(未图示)。

滑动支承主体12构成为,在层叠体22的上端固定安装上安装板26,在下端固定安装连结板28。层叠体22通过将多张圆板状的金属板30和多张圆板状的橡胶34沿着其厚度方向交替地层叠而构成为圆柱状,该层叠体22配置于上安装板26的中央。金属板30例如是钢板。金属板30和橡胶34通过硫化粘接而牢固地一体化。由此,对于铅垂方向(箭头v方向)的载荷,能够具有预定的刚度,对于水平方向(箭头h方向)的载荷,能够发挥弹簧功能且确保预定的变形量。

上安装板26和连结板28分别由厚壁的圆板状的钢板形成。上安装板26的外径比滑动支承主体12的外径大,该上安装板26例如螺栓紧固于上部构造体20(未图示)。连结板28的外径设定为与金属板30的外径相等,包覆橡胶36呈圆筒状配置于层叠体22和连结板28的外周。利用该包覆橡胶36覆盖金属板30的外缘,因此金属板30和连结板28不向外部暴露,防止其劣化。

在图1中,滑动支承主体12承受来自上部构造体20的载荷,橡胶34稍微压缩变形,与无载荷状态相比铅垂方向的长度变短。在该状态下,当上部构造体20相对于下部构造体18沿着水平方向相对移动时,该相对移动的振动能量通过滑动支承主体12的剪切变形而被部分吸收。

第1滑动构件14设于滑动支承主体12,并且是具有相对于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另一者滑动的滑动面14a的低摩擦构件。第1滑动构件14的材质是例如以四氟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低摩擦性树脂。第1滑动构件14隔着保持构件16设于滑动支承主体12的例如下端侧。

第1滑动构件14的材质是例如以下的(1)~(5)中的任一者。这些材质是能够同时改善第1滑动构件14的摩擦系数的降低和机械强度的混合材质。

(1)含有芳香族聚酯或聚酰亚胺的四氟乙烯树脂组合物。

(2)含有5~30wt%的芳香族聚酯的四氟乙烯树脂组合物。

(3)含有5~30wt%的聚酰亚胺的四氟乙烯树脂组合物。

(4)在上述1)~3)中的任一者中,还含有碳纤维、石墨、玻璃纤维、二硫化钼、钛酸钾、青铜中的1种以上的材质。

(5)在上述1)~3)中的任一者中,还含有大于0且为5~20wt%以下的碳纤维、石墨、玻璃纤维、二硫化钼、钛酸钾、青铜中的1种以上的材质。

此外,在上述(4)、(5)中,从摩擦特性的观点来看,石墨、二硫化钼比其他材料优选。

表面压力为20mpa时的第1滑动构件14的摩擦系数例如为0.01以下,更优选为0.008以下。表面压力为80mpa时的第1滑动构件14的压缩应变量例如为40%以下。

第1滑动构件14形成为例如圆板状,嵌入保持构件16的凹部16a。在此,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径比保持构件16的外径小,但也可以是,去除用于使第1滑动构件14嵌入保持构件16的缘(后述的凹部16a的缘),如图9所示,使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径与保持构件16的外径相同,或者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使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径比保持构件16的该外径大。另外,凹部16a形成为比第1滑动构件14的厚度浅。由此,第1滑动构件14向保持构件16的下方突出。第1滑动构件14通过例如粘接而固定于保持构件16。另外,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径不限定于比保持构件16的外径小的情况,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径也可以与保持构件16的外径大致相等,也可以比保持构件16的外径大。

保持构件16介于滑动支承主体12与第1滑动构件14之间,保持第1滑动构件14。保持构件16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形成为圆板状。在保持构件16的下端(第1滑动构件14侧的端部)形成有供第1滑动构件14嵌入的圆形的凹部16a。保持构件16利用螺栓等(未图示)紧固于连结板28。另外,保持构件16不限于圆板状,也能够想到例如方形状。

在保持构件16设有有底凹部40,该有底凹部40容许第1滑动构件14向远离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变形,例如向远离下部构造体18的方向变形。图3的(a)是表示保持构件16的有底凹部40的形状的主视图。图3的(b)是表示彼此深度相等的有底凹部40的形状的沿着图3的(a)的3b-3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放大剖视图。图3的(c)是表示彼此深度不同的有底凹部40的形状的相当于沿着图3的(a)的3b-3b方向观察而得到的放大剖视图。

有底凹部40是不贯通保持构件16的变形容许部,例如是形成为与保持构件16同心状的两个环状槽(内侧凹部40a、外侧凹部40b)。有底凹部40这样例如形成有多个。

有底凹部40配置为,保持构件16的外侧的有底凹部40比保持构件16的内侧的有底凹部40密集。在此,在保持构件16呈圆板状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6的内侧是指从保持构件16的中心向外侧延伸保持构件16的半径的1/2的区域。在保持构件16呈方形状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6的内侧是指从保持构件16的中心向外侧延伸保持构件16的一边的1/4的内侧的区域。

在保持构件16呈圆板状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6的外侧是指从保持构件16的凹部16a的外缘向内侧延伸保持构件16的半径的1/2的区域。在保持构件16呈方形状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6的外侧是指从相当于保持构件16的凹部16a的部位的外缘向内侧延伸保持构件16的一边的1/4的区域。

“密集”表示有底凹部40的整体体积(宽度×深度×长度)。也就是说,有底凹部40的体积设定为,保持构件16的外侧的有底凹部40的体积比保持构件16的内侧的有底凹部40的体积大。

此外,有底凹部40不限于环状槽,能够设为分散的凹部、呈直线状、曲线状延伸的凹部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凹部(未图示)。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既可以是,在图2、图3的(b)中,两个有底凹部40的深度d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如图3的(c)所示那样,至少局部彼此不同。在图3的(c)中,最外侧的外侧凹部40b的深度d2比内侧凹部40a的深度d1深。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比有底凹部40的宽度w小,并且比第1滑动构件14的厚度t小。在图2、图3的(a)中,有底凹部40的宽度w是恒定的。

与此相对,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有底凹部40的宽度w随着靠近保持构件16的第1滑动构件14侧的表面而扩宽。在此,保持构件16的第1滑动构件14侧的表面是指凹部16a的底面。具体而言,在图4的(a)所示的例子中,有底凹部40的纵壁部41相对于有底凹部40的深度方向倾斜。另外,在图4的(b)所示的例子中,同样倾斜的纵壁部41的第1滑动构件14侧的角部43设为圆角面。

在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另一者设有第2滑动构件24,该第2滑动构件24具有相对于第1滑动构件14滑动的滑动面24a。第2滑动构件24的材质例如与第1滑动构件14相同,但也能够使用不锈钢等。如图2所示,在第1滑动构件14与第2滑动构件24之间配置有润滑剂42。该润滑剂42主要积存于在有底凹部40的位置形成的凹陷44和第2滑动构件24内。

(作用)

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在图1中,将本实施方式的隔震滑动支承装置10固定于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一者,例如上部构造体20,使该隔震滑动支承装置10介于该上部构造体20与下部构造体18之间。于是,载荷从上部构造体20经由滑动支承主体12作用于下部构造体18,保持于保持构件16的第1滑动构件14承受压缩载荷。

此时,如图2所示,保持构件16的有底凹部40不与第1滑动构件14接触,因此以压缩的第1滑动构件14的局部进入该有底凹部40的方式变形。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嵌合于保持构件16的凹部16a,因此能够抑制第1滑动构件14向凹部16a的外侧扩张。因而,以第1滑动构件14的局部也进入保持构件16的周缘部的有底凹部40的方式变形。

由此,第1滑动构件14在有底凹部40的位置向远离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向远离下部构造体18的方向变形。其结果,在第1滑动构件14与第2滑动构件24(下部构造体18的另一者)之间形成能够积存润滑剂42的凹陷44。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有底凹部40设有多处,因此凹陷44也形成有多处。凹陷44通过第1滑动构件14承受压缩载荷而自然地形成于与保持构件16的有底凹部40相对应的位置,因此不必为了设置凹陷44而使用专用的模具,或者对第1滑动构件14进行后加工。此外,也能够预先对第1滑动构件14进行加工。例如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凹陷的形状的情况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形容许部是有底凹部40,因此能够在第1滑动构件14成形时容易地设置变形容许部,另外当在后加工中设置变形容许部的情况下,加工也是容易的。另外,有底凹部40是环状槽,因此能够通过切削加工等而容易地形成该有底凹部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第1滑动构件14的凹陷44与第2滑动构件24之间积存润滑剂42,因此能够长期维持第1滑动构件14与第2滑动构件24之间的低摩擦性。当在地震等的作用下上部构造体20运动时,通过第1滑动构件14相对于第2滑动构件24滑动,能够降低作用于上部构造体20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此时,凹陷44内的润滑剂42向第1滑动构件14的滑动面与第2滑动构件24的滑动面之间供给。通过第1滑动构件14相对于第2滑动构件24滑动,能够降低作用于上部构造体20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另外,设于保持构件16的变形容许部是有底凹部40,因此与用于容许第1滑动构件14的变形的部位是贯通孔的情况(未图示)相比,关于凹陷44的形状图案的限制较少。具体而言,也能够将凹陷44形成为同心状。

如图2所示,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比第1滑动构件14的厚度t小,因此形成于第1滑动构件14的凹陷44的形状平滑,抑制第1滑动构件14的变形部的应变。另外,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比有底凹部40的宽度w小,因此与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比有底凹部40的宽度w大的情况相比,形成于第1滑动构件14的凹陷44的形状平滑,抑制第1滑动构件14的变形部的应变。

在图4的(a)、图4的(b)所示的例子中,有底凹部40的宽度w随着靠近保持构件16的第1滑动构件14侧的表面而扩宽,因此形成于第1滑动构件14的凹陷44的形状平滑,进一步抑制第1滑动构件14的变形部的应变。

有底凹部40配置为,保持构件16的外侧的有底凹部40比保持构件16的内侧的有底凹部40密集,因此能够减少保持构件16的外侧的凹陷44不经过的区域。因此,能够缓和在保持构件16内的润滑剂42的不均匀。

在有底凹部40形成有多处,并且多个有底凹部40的深度d彼此不同的情况下,凹陷44的形状根据部位而变化,因此能够在例如第1滑动构件14的滑动面14a的外周部、中央部那样需要更多的润滑剂42的部位较多地保持该润滑剂42。

此外,保持构件16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也可以是以下的变形例1~3的结构。在图6的(a)中,变形例1的保持构件16形成有多处有底凹部40(内侧凹部40a和外侧凹部40b)。有底凹部40的至少局部具有使彼此连通的槽45。槽45形成有例如3条,沿着保持构件16的径向延伸,分别向内侧凹部40a和外侧凹部40b开口。各个槽45在保持构件16的周向上均等地配置。换言之,各个槽45每隔120°地形成。根据该结构,凹陷44占据更广的区域,因此能够在润滑剂42容易不足的部位较多地保持该润滑剂42。此外,槽45的形状、条数不限于此,另外,也可以存在未设置槽45的有底凹部40。

在图6的(b)所示的例子中,连通的槽45的深度dg与有底凹部40(内侧凹部40a和外侧凹部40b)的深度d相等。另一方面,在图6的(c)所示的例子中,连通的槽45的深度dg比有底凹部40(内侧凹部40a和外侧凹部40b)的深度d浅。在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根据部位而不同的情况下,槽45的深度dg比最浅的深度d浅。在槽45的深度dg不恒定的情况下,该深度设为平均深度。通过变更槽的深度dg,能够对保持于保持构件16的润滑剂42的量进行细微调整。

在图7的(a)、图7的(b)中,对于变形例2的保持构件16而言,保持构件16在中心部具有有底凹部40。在保持构件16呈圆板状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6的中心部是指包括保持构件16的中心的区域。在保持构件16呈方形状的情况下,保持构件16的中心部是指包括保持构件16的中心及其周围的区域。保持构件16在中心部具有有底凹部40,因此在第1滑动构件14的中心部形成有能够积存润滑剂42的凹陷44(参照图2)。因而,能够在第1滑动构件14的润滑剂42最难以进入的中心部保持润滑剂42。此外,也可以在中心部的有底凹部40的外侧还设置各种有底凹部(未图示)。

在图8中,变形例3的保持构件16的有底凹部40随着从保持构件16的端部朝向中心去而宽度变宽。在该例子中,内侧凹部40a的宽度w1比外侧凹部40b的宽度w2宽。在像内侧凹部40a、外侧凹部40b那样的环状槽形成有3条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相对于保持构件16的中心而言处于最内侧的环状槽的宽度设为最宽。通过扩大内侧凹部40a的容积,能够抑制润滑剂42(图2)的耗尽。另外,通过缩小外侧凹部40b的容积,能够抑制润滑剂42(图2)过剩,适当地调整润滑剂42的量。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例子,除了上述例子之外,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来实施,这是不言而喻的。

设为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比第1滑动构件14的厚度t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深度d为厚度t以上。另外,设为有底凹部40的深度d比有底凹部40的宽度w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深度d为宽度w以上。

在隔震滑动支承装置10中,设为第1滑动构件14相对于下部构造体18滑动的构造,但也可以使上下的朝向反转,设为第1滑动构件14相对于上部构造体20滑动的构造。

也可以是,不设置第2滑动构件24,在上部构造体20和下部构造体18中的另一者设置相对于第1滑动构件14滑动的滑动面。

另外,也可以是,如图11所示,在保持构件16分别设有与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相对应的有底凹部32和与比外缘部靠内侧的位置相对应的有底凹部40。

在此,如图12所示,在该保持构件16的凹部16a的外侧,由该保持构件16的侧壁面形成伸出部16b,该伸出部16b以在将第1滑动构件14收纳于该凹部16a的状态下沿着第1滑动构件14的侧面14c覆盖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周部的部分变长的方式伸出。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伸出的状态设为伸出。

该伸出部16b伸出至第1滑动构件14的厚度方向中央部,第1滑动构件14的侧面14c被伸出部16b以紧贴的状态在整周的范围包围。由此构成为,能够防止第1滑动构件14在保持构件16沿着横向水平移动时从保持构件16脱离。

有底凹部32沿着保持构件16中的与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相对应的部位延伸设置,具体而言,在凹部16a的顶面16c的外缘部的整周的范围延伸设置。有底凹部32构成沿着伸出部16b的内侧延伸的截面呈矩形状的槽。

由此,该有底凹部32设于在将第1滑动构件14收纳于该保持构件16的状态下与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的上表面相对应的部位。作为变形容许部的有底凹部32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第1滑动构件14变形时,该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能够向远离第2滑动构件24的滑动面24a的方向即上方变形。

并且,保持构件16的凹部16a的顶面16c中的除了有底凹部32、40之外的区域与第1滑动构件14面接触。从保持构件16向第1滑动构件14施加的铅垂载荷构成为从该面接触部分传递。由此,载荷向第1滑动构件14的传递在外缘部14b被抑制。

该变形容许部能够改称为例如变形容许构造、压力抑制构造。另外,该变形容许部由凹部16a的顶面16c中的向上方后退的有底凹部32构成,因此相对于顶面16c具有高度差。因此,能够将变形容许部改称为台阶部。

此外,举出构成该变形容许部的有底凹部32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截面半圆形状、截面三角形状等其他截面形状。

如图12所示,在例如来自上部构造体20的铅垂载荷向第1滑动构件14传递且第1滑动构件14变形时,其外缘部14b向远离第2滑动构件24的滑动面24a的上方变形。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不会向滑动面24a侧变形而形成锐角的边缘(未图示)。由此,与像形成有边缘的情况那样边缘将第1滑动构件14的外周部的润滑剂42向该第1滑动构件14的移动范围外推开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第1滑动构件14的返回位置维持润滑剂。

由此,能够重复使用在第1滑动构件14返回到预定位置时维持的润滑剂42。因此,即使第1滑动构件14滑动,也能够抑制能够利用的润滑剂的减少。

由此,能够在不采取选择润滑剂42的规格、种类、增多润滑剂42的保持量等对策的前提下维持预定厚度的润滑剂42,抑制摩擦系数的增大。由此,能够使第1滑动构件14的摩擦系数稳定,并且能够提高滑动时的重复特性。

另外,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向远离滑动面24a的方向变形。因而,也能够在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形成随着朝向最外缘去而向上方变形的变形部14d。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圆化角部,因此能够利用形成于该变形部14d与滑动面24a之间的间隙促进润滑剂42向第1滑动构件14与滑动面24a之间吸收。因而,能够抑制第1滑动构件14与滑动面24a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增大。

并且,在保持构件16设有沿着第1滑动构件14的侧面14c伸出的伸出部16b。因此,在下部构造体18和上部构造体20沿着水平方向相对移动而第1滑动构件14相对于滑动面24a水平移动时,能够使伸出部16b抵接于第1滑动构件14的侧面14c。能够利用该伸出部16b从侧方支承第1滑动构件14,因此能够提高滑动时的保持构件16对第1滑动构件14的保持力。

也可以设为在图12的构造的基础上如图13、图14所示那样省略有底凹部40(图12)的结构。换言之,也可以是,在保持构件16的顶面16c仅形成有与第1滑动构件14的外缘部14b相对应的有底凹部32。另外,在该例子中,在第1滑动构件14中的与下部构造体18相对的那一侧的面(滑动面14a)的局部形成有凹部14e。凹部14e例如是环状槽,但不限于此,能够设为分散的凹部、呈直线状、曲线状延伸的凹部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凹部。凹部14e也可以应用于图1、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构造。

在该构造中,在第1滑动构件14形成有凹部14e,该凹部14e成为凹陷。因而,能够在该第1滑动构件14与下部构造体18之间积存润滑剂42,具体而言,能够在第2滑动构件24的滑动面24a与凹部14e之间积存润滑剂42。

在图15~图19中,说明第1滑动构件14的凹部14e的变形例。在图15中,凹部14e设有多个。另外,随着从第1滑动构件14e的滑动面14a的端部朝向中央cl(箭头in方向)去,凹部14e的深度变深,或者宽度变宽。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从滑动面14a的端部朝向中央cl(箭头in方向)去,凹部14e的深度变深,并且凹部14e的宽度变宽。在此,在从端部朝向中央cl具有3个凹部14e的情况下,将凹部14e的深度从端部侧朝向中央cl侧依次设为da、db、dc。另外,将凹部14e的宽度从端部侧朝向中央cl侧依次设为wa、wb、wc。这样,dc≥db≥da,wc≥wb≥wa。这样,通过扩大中央cl侧的凹部14的容积,能够抑制润滑剂42(图14)的耗尽。此外,中央cl的凹部14e是圆形的凹部,宽度wc相当于圆的直径。

换言之,在图15中,随着从第1滑动构件14的滑动面14a的中央cl朝向端部(箭头out方向)去,凹部14e的深度变浅,或者宽度变窄。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从滑动面14a的中央cl朝向端部(箭头out方向)去,凹部14e的深度变浅,并且凹部14e的宽度变窄。在凹部14e形成为环状的情况下,随着朝向滑动面14a的端部去,凹部14e的周长变长,容积变大。因而,通过随着朝向端部去而缩浅凹部14e的深度,缩窄宽度,能够抑制润滑剂42(图14)过剩,适当地调整润滑剂42的量。

在图16中,凹部14e设有3处以上。并且,随着从第1滑动构件14的滑动面14a的中央cl朝向端部(箭头out方向)去,彼此相邻的凹部14e彼此的间隔变窄。在此,在将彼此相邻的凹部14e的间隔从中央cl侧朝向端部侧依次设为d2、d1时,d2>d1。由此,随着朝向滑动面14a的端部去而凹部14e的密度变大,因此能够缩小在隔震滑动支承装置10(图13)运动时凹部14e不经过的区域。由此,能够使润滑剂42(图14)也遍及滑动面14a的端部。

在图17中,至少一部分凹部14e贯通第1滑动构件14。换言之,该凹部14e形成为贯通孔。通过将第1滑动构件14安装于保持构件16,贯通孔的与滑动面14a相反的那一侧被保持构件16堵塞。由此,贯通孔的部位作为凹部发挥功能。通过将凹部14e设为贯通孔,能够增大供润滑剂42放入的容积。另外,与将凹部14e设为有底的情况相比,厚壁变薄的部位减少,因此能够抑制第1滑动构件14的破裂。

在图18中,随着从滑动面14a朝向凹部14e的底部14f去,凹部14e的宽度变窄。凹部14e的滑动面14a侧成为润滑剂42的出入口。具体而言,凹部14e中的连结滑动面14a和底部14f的壁部设为相对于第1滑动构件14的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4g。在1个凹部14e中相对配置的倾斜面14g之间的距离随着从底部14f朝向滑动面14a去而逐渐变大。这样,通过扩大凹部14e的滑动面14a侧的宽度,易于从凹部14e向滑动面14a供给润滑剂42。另外,随着朝向凹部14e的底部14f去而宽度w14变窄,因此能够调整为积存于凹部14e的润滑剂42的量不过剩。

也可以是,如图19所示,凹部14e向第1滑动构件14的滑动面14a开口的部位被倒角为截面呈弧状(圆角倒角部14r)。由此,能够抑制第1滑动构件14相对于第2滑动构件24(图13)滑动时的卡挂。另一方面,未对凹部14e的底部14f的角部14h进行倒角。由此,能够确保凹部14e的容积,适当地调整积存于凹部14e的润滑剂42的量。

(试验例1)

关于使用图3所示的结构的保持构件的情况和不具有有底凹部的保持构件(未图示),调查针对第1滑动构件相对于第2滑动构件滑动(滑动)的重复次数的摩擦系数的变化量。

在图3所示的结构的保持构件中,深度d=3mm、宽度w=12mm的有底凹部与保持构件同心且呈圆环状设有两处。

第1滑动构件的材质是以四氟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第2滑动构件的材质是sus404。第1滑动构件和第2滑动构件的尺寸如表1所示。润滑剂的使用量为2.5g。另外,试验条件如表2、表3所示。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根据图5可知,当在保持部未设置有底凹部的情况(虚线)下,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摩擦系数的变化量变大,当在保持部设置有有底凹部的情况(实线)下,即使重复次数增加,摩擦系数的变化量也较小。

[表1]

[表2]

[表3]

(试验例2)

在表4~表6中,试验因第1保持构件的组成的不同而导致的摩擦系数和压缩应变量的不同。共通的试验条件如下。

基础树脂: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树脂、ptfe)

<摩擦试验>

试验机:动态摩擦试验机

第2滑动构件的材质:sus304

表面压力:20mpa

速度:100mm/s

振幅:200mm

<压缩应变量>

试验机:压缩试验机

表面压力:80mpa

速度:1.3mm/min

试验片形状:直径30mm×厚度5mm

不共通的试验条件如下。

润滑剂:硅油

摩擦系数的目标值为0.01以下。压缩应变量的目标值为40%以下。期望的是,同时满足摩擦系数的目标值和压缩应变量的目标值。此外,压缩应变量定义为((d1-d2)/d1)×100(%)。在此,d1是第1保持构件的试验前厚度,d2是第1保持构件的试验后厚度。

根据表4、表5可知,混合于第1保持构件的材料无论是芳香族聚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任一者,在各自的混合比例为5~30wt%的情况下,都能够同时达成摩擦系数和压缩应变量的目标值。另外,根据表6可知,在作为石墨添加量为20wt%以下的情况下,能够达成摩擦系数和压缩应变量的目标值。

[表4]

[表5]

[表6]

通过参照将2017年7月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申请2017-131250号和2018年1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4501号的公开整体编入本说明书。

通过参照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全部的文献、发明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以与具体且分别地记述通过参照将各个文献、发明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编入的情况相同的程度编入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