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0732发布日期:2019-09-24 21:0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等的壳体内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形成如下结构:从形成于转轴的轴向的轴内油路和自轴内油路贯穿径向的贯穿路向壳体内的各部分提供润滑油,润滑油仅从转轴的轴内油路中的壳体开口侧(前部侧)供给。在这样的结构中,相对于润滑油的流向,轴内油路的上游侧的润滑量最多,越往下游侧,润滑量越少(专利文献1)。另外,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的油路是从壳体的开口侧放入工具而实施机械加工而形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7-549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结构中,从轴内油路的上游侧至下游侧的距离较长,特别是在高速转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因此,壳体前侧部存在由润滑量过多引起的摩擦增大的问题,而下游侧的壳体的后壁部侧存在有润滑量不足引起的烧灼的问题。虽然可以在多处设置贯穿路,并在上游侧和下游侧改变孔径以调整润滑量,但存在加工行的制约等,例如想要统一孔径或者不能减小孔径,从而导致调整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能够缩短油路并使润滑性能稳定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向壳体内部的被润滑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结构,与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由轴承支撑的转轴的轴端部相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壁部上设有开口部,并设有从所述开口部起至少与所述轴承连通的油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油路并使润滑性能稳定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从后方观察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的一部分时的图(a)、(a)的i-i剖视图(b)。

图3为图2(b)的ii-ii剖视图(a)及iii-iii剖视图(b)。图4为设于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部的转轴的外观图(a)及表示润滑油供给路径的与图1相对应的局部剖视图(b)。

符号说明

1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2壳体

2a壳体后壁部

3转轴

3a扩径部

3b突出部

4轴端部

5轴承

20第一油路

21第一轴内油路

22第一管件

23第一轴端油路23

24第一导入油路

25第一贯穿路25

30第二油路

31第二轴内油路

32第二管件

33第二轴端油路

34第二导入油路

35第二贯穿路

40第三油路

41第三轴端油路

42第三轴内油路

43分隔件

44第三流入油路

44a开口部

45第三连接油路

46第三导入油路

47第三贯穿路

50盖体

51法兰部

52螺纹部

53密封材料

60流量调节件

61第一引导件

61a圆筒部

61b圆盘部

62第二引导件

g1第一间隙

g2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附近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从后方观察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的一部分时的图(a)、(a)的i-i剖视图(b)。图3为图2(b)的ii-ii剖视图(a)及iii-iii剖视图(b)。

下面,参考图1至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适用于例如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部,向壳体内部的被润滑部提供润滑油。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例如能够进行前进10级、后退1级的变速。被润滑部例如为离合机构或行星齿轮机构、转轴3及可转动自如的支撑以上各构件的轴承。

壳体2具有轴方向的一方开口,另一方密闭的中空箱状的外形。下面,将壳体2的开口侧称为壳体前部侧(图1中,该侧为沿着x轴的右侧)、将壳体的密闭侧称为壳体后壁部侧(图1中,该侧为沿着x轴的左侧)。

在壳体2的内部,转轴3被转动自如地轴支撑,在转轴3上设有第一油路20、第二油路30及第三油路40。转轴3为输入轴或输出轴,输入轴从驱动源输入驱动力,输出轴输出输入轴的转动被变速后的驱动力。第一油路20及第二油路30是被后述第一管件22及第二管件32隔离而构成的,用于供给操作液压(离合压力),该第一管件22及第二管件32插入从转轴3的轴端部4沿着转轴3的轴心所形成的轴孔,该操作液压油用于切换离合机构的联接及非联接。第三油路40为用于向轴承等供给润滑油的油路。

第一油路20具备沿着转轴的轴心形成于轴内的第一轴内油路21。第一轴内油路21被中空圆筒状的第一管件22流体密封地分隔,第一管件22的内侧形成第一轴内油路21。第一轴内油路21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的第一管件22延伸至形成于壳体后壁部(在变速器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状态下,该后壁部为侧壁)2a的第一轴端油路23,第一轴内油路21与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一导入油路24交叉并连通。另外,在第一轴内油路21的另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右侧的壳体内部侧)上,形成有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一贯穿路25。

第一导入油路24具有圆形流道剖面,并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一侧部(图中,该侧部为纸面的下侧)向中央部(图中的y方向)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第一轴内油路21在与第一导入油路24正交的方向上,即从壳体后壁部2a向壳体内部沿第二方向(x方向)延伸。液压油被图中未示出的泵泵送而从第一导入油路24通过第一轴端油路23及第一轴内油路21,并从第一贯穿路25施加于图中未示出的离合机构的活塞室。

第二油路30具备第二轴内油路31,该第二轴内油路31位于转轴3的轴内,且围绕第一轴内油路21的外侧而形成。第二轴内油路31通过第一管件22流体密封地相对第一轴内油路21分隔,在第一管件22的内侧形成第一轴内油路21,在与设于第一管件22的外侧的第二管件32之间形成第二轴内油路31。第二轴内油路31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的第二管件32延伸至形成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二轴端油路33,第二轴内油路33与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二导入油路34交叉并连通。另外,在第二轴内油路31的另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右侧的壳体内部侧)上,形成有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二贯穿路35。

在壳体后壁部2a上,第二导入油路34配置于比第一导入油路24更靠下方的位置。第二导入油路34具有圆形流道剖面,并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一侧部向中央部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第二油路30在与第二导入油路24正交的方向上,即从壳体后壁部2a向壳体2内部沿第二方向(x方向)延伸。第二贯穿路35位于比第一油路30的第一贯穿路25更靠近壳体后壁部2a侧的位置。液压油被图中未示出的泵泵送而从第二导入油路34通过第二轴端油路33及第二轴内油路31,并从第二贯穿路35施于图中未示出的离合机构的活塞室。

第三油路40具备形成于壳体后壁部2a和转轴3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之间的第三轴端油路41、和形成于转轴3的轴内的第三轴内油路42。第三轴内油路42位于转轴3的轴内,且形成于比第二轴内油路31更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三轴内油路42并未以围绕第二轴内油路31的方式形成于转轴3周围的整周,而是形成于轴周围的一部分。

第三轴端油路41通过第二管件32流体密封地相对第二轴内油路31分隔,且通过分隔件43流体密封地相对第二轴端油路33分隔。另外,第三轴内油路42位于转轴3的轴内,且形成于第二轴内油路31的径向外侧,并从第三轴端油路41延伸至壳体内部侧(x方向)。

第三轴端油路41具备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三流入油路44和连通第三流入油路44与第三轴端油路41的第三连接油路45。第三流入油路44与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三导入油路46交叉并连通。第三导入油路46具有圆形流道剖面,并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一侧部向中央部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

第三连接油路45以从第三流入油路44向着斜上方的方式,从壳体后壁部2a侧向壳体内部侧延伸。第三流入油路44在壳体后壁部2a形成有圆筒形的开口部44a。开口部44a被设置以用于加工第三连接油路45。从第三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插入用于钻孔加工的钻头等并加工第三连接油路45之后,利用盖体50流体密封地密闭开口部44a。盖体50形成有法兰部51和螺纹部52,可相对第三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拆装。盖体50与形成于第三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的螺纹部螺纹连接,从而固定于壳体后壁部2a。另外,盖体50在法兰部51和壳体后壁部2a之间夹设有密封材料53的状态下被固定。第三轴端油路41经由流量调节件60与轴承5及第二轴内油路42的壳体后壁部侧连通,轴承5可转动自如的支撑转轴3的轴端部4,通过流量调节件60调节流入轴承5及第二轴内油路42的润滑油量及流速。流量调节件60拦阻从第三轴端油路41向轴承5及第三轴内油路42流动的润滑油,适当地调节积蓄于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上流侧的润滑油向下流侧流动时的流量。

第三轴内油路42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与第三轴端油路41连接,形成有多个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三贯穿路47a、47b、47c。润滑油被图中未示出的泵泵送而从第三导入油路46通过第三流入油路44、第三连接油路45、第三轴端油路41及第三轴内油路42,并从第三贯穿路47流出至转轴3的周围,从而向壳体内的被润滑部供给润滑油。

在壳体后壁部2a上,第三导入油路46和盖体50配置于比第一导入油路24及第二导入油路34更靠近下方的位置。另外,第三流入油路44、第三连接油路45及第三轴端油路41的流道剖面面积大致相同。这样一来,通过使油路的各剖面面积,能够使流量及流速均匀从而抑制产生气泡,使对被润滑部的润滑稳定。另外,通过将第三流入油路44及盖体50配置于比第三连接油路45及第三轴端油路41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使得混入润滑油的气泡不会以第三流入油路44为着陆区而滞留,能够形成气泡容易上升并排出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三油路40具备第三流入油路44和从第三流入油路44向轴承5沿斜上方延伸的第三连接油路45,以在壳体2的内部,于与被轴承5支撑的转轴3的轴端部4相对应的壳体2的壁部2a上设置开口部44a,并从开口部44a至少与轴承5连通。由此,与供给给第一油路20及第二油路30的液压油相同地,导入第三油路40的润滑油也能够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第三导入油路46供给。另外,能够缩短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三流入油路44至第三轴内油路42的油路的长度,且能够防止气泡滞留于油路从而使润滑性能稳定。特别是,在离合机构及行星齿轮机构配设至壳体后壁部2a的前进10级的自动变速器等中,能够从壳体2的后壁部2a供给充足的润滑油,能够向壳体2的内部的狭小空间的各个角落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另外,在转轴3的轴内,第一轴内油路21及第二轴内油路31是被第一及第二管件22、32以在径向重叠的方式分隔开而构成的,第三轴内油路42与转轴3的轴中心平行地延伸,因此,能够在比被导入转轴3中的液压油的油路(第二油路30的第二贯穿路35)更靠近壳体前部侧的位置形成第三油路40的第三贯穿路47b、47c。即,在仅从壳体前部侧(后述图4的第四油路70)供给润滑油的现有构成中,高速转动时需要向活塞室供给较多的液压油,因此,存在向壳体后壁部侧供给的润滑油量不足的问题,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中,高速转动时从壳体后壁部侧也能够提高充足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从壳体2的内部的前部侧向后壁部侧整体供给充足的润滑油。需要指出,不仅是高速转动时,高负载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润滑性能。

<流量调节件>

接着,参考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所包括的流量调节件进行说明。

图4为设于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部的转轴的外观图(a)及表示润滑油供给路径的与图1相对应的局部剖视图(b)。需要指出,图4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表示。

如图4所示,在转轴3的壳体后壁部侧的外周面设有沿外径方向扩大的法兰3a、从扩径部3a向壳体后壁部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突出部3b。

扩径部3a构成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壳体前部侧的侧壁部,突出部3b从扩径部3a向第三轴端油路41突出。

流量调节件60包括剖面为l字形的第一引导件61和剖面为“コ”字形的第二引导件62。第一引导件61包括圆筒部61a和从圆筒部61a的壳体后壁部侧向外径方向扩大的圆盘部61b。圆筒部61a经由第一间隙g1靠近转轴3上的与形成有第二轴内油路31的部位相对应的外周面而配置。圆盘部61b的外周缘部通过卡环等紧固部件固定于第三轴端油路41的壁部的一部分。

第二引导件62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具备凹部的环状外径。第二引导件62的外周面安装于转轴3的轴端部4的突出部3b的内周面。第二引导件62的内周面经由第二间隙g2靠近第一引导件61上的圆筒部61a的外周面而配置。

需要指出,支撑转轴3的轴端部4的轴承5比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第一引导件61更靠近壳体前部侧,其配置于被第一引导件61和第二引导件62所分隔的空间内。

如上构成的流量调节件60拦阻从第三连接油路45流入第三轴端油路41的润滑油,第一间隙g1起到如节流孔的作用,从而适当地调节积蓄于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上流侧的润滑油向下流侧流动时的流量。并且,流向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下流侧的润滑油被导入第三轴内油路42,同时,第二间隙g2起到如节流孔的作用,从而适当地调节导入轴承5的润滑油。导入第三轴内油路42的润滑油从第三贯穿路47a~47c供给至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

另一方面,在转轴3上设有从壳体前部侧延伸至壳体后壁部侧的第四油路70。第四油路70具备沿转轴3的轴心形成于轴内的第四轴内油路71。第四轴内油路71的壳体后壁部侧延伸至第一油路20的壳体前部侧的附近。另外,在第四轴内油路71中形成有多个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四贯穿路72。

作为第四油路70,从壳体前部侧向第四轴内油路71供给润滑油,并从第四轴内油路71经由第四贯穿路72将该润滑油供给于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

这样一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通过流量调节件60拦阻润滑油,通过第一间隙g1调节为适当的流量并输出,因此,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供给于下流侧的轴承5及第三轴内油路42。另外,容易调节通过第三油路40的第三轴内油路42而从第三贯穿路47a~47c向被润滑部供给的润滑油量。

另外,由于能够在从壳体2的内部的前部侧至后壁部侧之间均衡地配置油路,因此,能够向壳体2的整个内部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上述实施方式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手段的一例,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下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变形而得到的形式。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不限定于自动变速器,能够应用于各种需要供给润滑油的机构。

[实施方式的总结]

<第一方案(aspect)>

一种润滑油供给结构1,向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3、4供给润滑油,

与在上述壳体2的内部由轴承5支撑的转轴3的轴端部3a相对应的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上设置有开口部44a,上述润滑油供给结构1设置有从上述开口部44a起至少与上述轴承5连通的油路40。

根据第一方案,能够缩短油路40的长度,且能够防止气泡滞留于油路40从而使润滑性能稳定。另外,能够在壳体2的内部的狭小空间内形成油路40,从而能够向壳体2的内部的各个角落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第二方案>

在第一方案中,上述油路40具有与上述开口部44a连通的流入油路44和从上述流入油路44向上述轴承5沿斜上方延伸的连接油路45,

上述开口部44a被盖体50密闭。

根据第二方案,能够从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插入用于钻孔加工的钻头并加工连接油路45,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壳体2的内部的狭小空间内形成油路40。

<第三方案>

在第二方案中,具有第一油路20、第二油路30及第三油路40,

上述第三油路40具有上述流入油路44及上述连接油路45。

根据第三方案,能够缩短第三油路40的长度,且能够防止气泡滞留于油路从而使润滑性能稳定。

<第四方案>

在第三方案中,上述第一油路20设于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与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导入润滑油的第一导入油路24连通,从上述转轴3的轴内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供给润滑油,

上述第二油路30设于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与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导入润滑油的第二导入油路34连通,从上述转轴3的轴内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供给润滑油,

上述第三油路40设于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与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导入润滑油的第三导入油路46连通,经由上述第三导入油路46、上述流入油路44及上述连接油路45从上述转轴3的轴内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供给润滑油。

根据第四方案,在被润滑部被配设至壳体2的壁部2a的构成中,能够从壳体2的壁部2a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第五方案>

在第四方案中,上述第一油路20在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上与上述第1的导入油路24相交叉地连通,

上述第二油路30在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上与上述第二导入油路34相交叉地连通,

在上述第三油路40和上述第三导入油路46的交叉位置设有上述流入油路44。

根据第五方案,在被润滑部配设至壳体2的壁部2a的构成中,能够从壳体2的壁部2a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第六方案>

在第五方案中,上述第三油路40具有与上述连接油路45连通并设于上述转轴3的轴端侧的第三轴端油路41、和设于上述转轴3的轴内并从上述第三轴端油路41沿轴向延伸的第三轴内油路42,

上述第三轴端油路41与上述轴承5连通。

根据第六方案,在从连接油路45向转轴3的轴内导入润滑油时,能够向支撑转轴3的轴承5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第七方案>

在第六方案中,上述流入油路44及上述连接油路45形成为流道面积大致相同。

根据第七方案,通过使油路的各剖面面积一致,能够使流量及流速均匀从而抑制产生气泡,使对被润滑部的润滑稳定。

<第八方案>

在第七方案中,上述第三导入油路46位于比上述第一导入油路24及上述第二导入油路34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上述流入油路44位于比上述连接油路45更靠近下方的位置。

根据第八方案,混入润滑油的气泡不会以流入油路44为着陆区而滞留,能够实现气泡容易上升并排除的结构。

<第九方案>

在第六至第八的任一方案中,上述第一油路20及上述第二油路30是通过利用在从转轴3的轴端部4起沿转轴3的轴心形成的轴孔21中插入的第一管件22及第二管件32将上述轴孔分隔开而构成的,以通过上述第一管件22围绕上述第一油路20的外侧的方式设置有上述第二油路30,

以通过上述第二管件32围绕上述第二油路30的外侧的方式设置有上述第三轴端油路41,

上述第三轴内油路42与上述第三轴端油路41连通,并且在上述转轴3的轴内,上述第三轴内油路42相对于上述第一油路20及上述第二油路30而设于径向的外侧。

根据第九方案,在转轴3的轴内,第一油路20及第二油路30是被第一及第二管件22、32分隔开而构成的,第三油路40与转轴3的轴中心平行地延伸,因此,能够在比被导入转轴3中的液压油的第二油路30(的第二贯穿路35)更靠近壳体前部侧的位置形成第三油路40(的第三贯穿路47b、47c)。即,在仅从壳体前部侧供给润滑油的现有构成中,高速转动时需要向活塞室供给较多的液压油,因此,存在向壳体后壁部侧供给的润滑油量不足的问题,而根据本发明的构成,高速转动时从壳体后壁部侧也能够提高充足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从壳体2的内部的前部侧向后壁部侧整体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第十方案>

在第二至第九的任一方案中,上述开口部44a是为了在上述壳体2的内部加工上述连接油路45而设置的。

根据第十方案,通过从壳体2的壁部2a的外部向开口部44a中插入用于钻孔加工的钻头,能够容易地加工油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