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钢后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9649发布日期:2019-05-31 21:02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钢后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的钢后靠,尤其是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钢后靠。



背景技术:

通常在顶管施工中,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后靠,而钢筋混凝土土后靠制作周期长,材料耗费大,整个结构局限于工作井的形式,仅能够临时使用,适用范围狭窄,不利于回收再利用。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达到加工便捷,能够重复利用,适用于各类工作井的目的,采用钢制后靠替换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后靠,来缓解钢筋混凝土后靠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钢后靠,在有足够刚度完成后座支撑力的情况下,钢后靠加工便捷,能够灵活设计尺寸适应各类形式的工作井,以及可回收再利用,使耗材大幅降低,并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钢后靠,作为顶管的反力基座,安装在内衬墙与顶管千斤顶之间,包括后靠板、钢垫块以及钢牛腿,所述后靠板由h型钢与焊接在h型钢前、后翼缘的厚钢板组成,所述后靠板与内衬墙之间通过钢垫块支撑连接,所述钢垫块与后靠板之间通过钢牛腿支撑连接。

进一步,所述h型钢纵向间距采用1/2翼缘长度排列,构成h型钢框架,所述h型钢框架高5000mm,宽9000mm,所述厚钢板的厚度为40mm。

进一步,所述钢垫块由钢板拼接组成,以三角支撑形式连接内衬墙与后靠板,高度与后靠板一致,与内衬墙连接处用细石砼填充。

进一步,所述钢牛腿由30mm厚度的钢板焊接而成,所述钢牛腿的厚度为200mm,所述钢牛腿的位置及长度与千斤顶的位置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的钢后靠,解决了钢筋混凝土土后靠制作周期长,材料耗费大,仅能够临时使用,不利于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并可提供顶管施工的反力架的需要,钢后靠采用预加工,能够灵活设计尺寸适应各类形式的工作井,可反复利用,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钢后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后靠板侧立面示意图;

图3是钢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牛腿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钢牛腿结构背立面示意图;

图中:1.后靠板、2.钢垫块、3.钢牛腿、4.细石砼、5.内衬墙、6.厚钢板、7.h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述,本发明的用于顶管施工的钢后靠,通过在内衬墙与顶管千斤顶之间安装,来作为顶管的反力基座,其具体步骤是:

(1)后靠板1是顶管千斤顶反力的直接作用构件,是反力基座主要受力部位;

(2)钢垫块2用于连接后靠板1与内衬墙5,将后靠板1承受的反力传递至内衬墙5,钢垫块2与内衬墙5之间用细石砼4填充密实。

(3)钢牛腿3用于连接后靠板1与钢垫块2,提高整体的支撑刚度。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应用于顶管施工中的钢后靠,后靠板1由h型钢7与焊接在h型钢7前、后翼缘厚钢板6组成,并覆盖所有h型钢7框架,厚钢板6采用的钢板厚度为40mm,后靠板整体框架高5000mm,宽9000mm,h型钢纵向间距采用1/2翼缘长度排列。钢垫块2的高度与后靠板1一致。钢牛腿3所采用的钢板厚度为30mm,钢牛腿3厚度200mm,钢牛腿3的位置及长度可根据实际千斤顶的位置灵活设置。

(4)钢后靠所有结构在施工完毕后由后靠板1、钢牛腿3、钢垫块2顺序逐个拆除,可重复利用。

具体材料特性如下:

(1)钢后靠材质:q345b钢材。

(2)钢后靠防腐性能指标:钢后靠制作后,后靠的外露表面需涂无溶剂超厚膜型环氧涂料二度,具体如下:

a、涂环氧涂料前钢构件表面应作除锈处理,除锈质量达到s3级;

b、除锈后的钢构件先涂702环氧富锌底漆20μm,待固化后再涂无溶剂超厚膜型环氧涂料1100μ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钢后靠,作为顶管的反力基座,安装在内衬墙与顶管千斤顶之间,包括后靠板、钢垫块以及钢牛腿,所述后靠板由H型钢与焊接在H型钢前、后翼缘的厚钢板组成,所述后靠板与内衬墙之间通过钢垫块支撑连接,所述钢垫块与后靠板之间通过钢牛腿支撑连接。本发明的用于顶管施工钢后靠,提供了顶管施工的反力架的需要,解决了传统混凝土后靠结构形式局限性以及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钢后靠采用预加工,安装前送至现场实施安装,大大降低了工期的制约影响,实现绿色化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良;季军;王晓鹏;邹峰;顾贇;羊军;陈林;罗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2
技术公布日:2019.0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