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4625发布日期:2020-04-17 22:3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穿戴设备,属于教学智能穿戴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广义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变化。

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多应用于娱乐或军事,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教学用智能穿戴设备也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现有的教学用智能穿戴设备多为智能眼镜,以作为建模教学时的演示工具,但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一直都是重要的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在教学时,需要使用显示设备对实验数据及过程进行演示,但现有的显示设备多为固定式设备,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受显示设备位置的约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数据和过程进行移动时演示,因此,研究一种智能穿戴式显示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多应用于娱乐或军事,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研究,教学用智能穿戴设备也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现有的教学用智能穿戴设备多为智能眼镜,以作为建模教学时的演示工具,但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一直都是重要的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在教学时,需要使用显示设备对实验数据及过程进行演示,但现有的显示设备多为固定式设备,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受显示设备位置的约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数据和过程进行移动时演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屏的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二安装板底端对显示屏的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位于调节机构的底端用于支撑显示屏的底板以及用于调节整个穿戴设备高度以方便携带的气缸,调节机构的顶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机构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教学演示的显示屏,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板、移动板和长板,固定板为扇形结构,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的结构与固定板相适配,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为扇形槽结构,且移动槽的结构与调节板相适配,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板,驱动电机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传动轴的顶端依次贯穿支撑板和固定板向上延伸,且传动轴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使得转动板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沿移动槽的槽孔方向移动,连接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板,长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支撑杆的螺纹孔,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通过螺纹孔与长板固定连接,长板的底端滑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固定块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调节板沿扇形弧面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长腰孔,若干长腰孔内固定安装有固定销,使得调节板通过固定销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移动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档杆,档杆通过螺栓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档杆为圆柱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固定板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支撑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配合杆为一端设置有配合孔的圆柱状结构,且配合孔的孔径与档杆的结构相适配,使得档杆与配合杆卡接以对移动板进行限位,配合杆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通过螺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调节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板固定连接,定位销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凸块,且定位销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块,配合块通过螺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配合块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与定位销一端设置的凸块相适配,使得定位销通过凸块与配合块卡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斜板,斜板与水平方向呈锐角夹角设置,斜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斜板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推杆固定连接,推杆的底端与气缸活动连接,气缸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存放盒,存放盒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底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折板,折板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支撑板的底端四周对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底端通过安装孔与底座活动连接,底座为圆筒状结构,底座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显示屏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的上端,将第二安装板的通过若干支撑杆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将捆绑带固定在教学者的手臂上,当需要进行教学演示时,启动气缸,气缸推动推杆向上移动,使得推杆向上推动斜板移动,进而使得斜板推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带动伸缩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从底座内被拉出;

第二步,在进行教学演示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显示的需要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使得转动板带动连接杆沿移动槽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连接杆带动长板沿移动槽的槽孔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沿移动槽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通过第二安装板带动显示屏转动角度;

第三步,当教学演示结束后,气缸带动推杆向下移动,使得推杆带动斜板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支撑板对伸缩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伸缩杆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支撑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缩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移动槽,使得转动板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沿移动槽的槽孔方向移动,进而在进行教学演示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显示的需要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得移动板通过第二安装板带动显示屏转动方向,以满足不同角度数据显示时的演示要求,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使得移动板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移动槽和长板,使得传动轴带动连接杆移动时,移动槽能够对连接杆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配合长板,使得移动板在移动时受长板和固定块的限制,进而保证了移动板在移动时能够被限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得移动板带动显示屏的转动可控,从而大大提高了显示屏转动时的可靠性,使得在演示过程中,教学者根据演示的需要调节显示屏的角度,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将支撑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杆,当连接杆带动移动板沿移动槽的槽孔方向移动时,当档杆移动至与配合杆卡接时,配合杆能够对移动板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板在转动至最大角度时,通过配合杆与档杆的配合能够更加稳定,避免了移动板需要通过硬接触的方式停止转动,进而使得安装在第二安装板顶端的显示屏在转动和停止的过程都能够更加稳定,避免了显示屏因移动板需要以硬接触方式停止时,对显示屏造成过大的瞬间激振力,从而降低了对显示屏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教学演示时的效率。

3、通过在底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折板,折板用于固定安装用于穿戴与手臂的捆绑带,进而当需要进行教学演示时,气缸推动推杆向上移动,使得推杆向上推动斜板移动,进而使得斜板推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带动伸缩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从底座内被拉出,方便教学者进行教学演示,当教学演示结束后,气缸带动推杆向下移动,使得推杆带动斜板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支撑板对伸缩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伸缩杆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支撑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方便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右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3、存放盒;4、斜板;5、调节机构;501、固定板;502、驱动电机;503、传动轴;504、转动板;505、连接杆;506、移动板;507、限位板;508、长板;509、移动槽;510、调节板;511、长腰孔;512、固定销;513、第一安装板;514、定位销;515、配合块;516、支撑架;517、挡板;518、档杆;519、限位销;520、固定块;521、调节块;522、配合杆;6、支撑杆;7、第二安装板;8、伸缩杆;9、气缸;10、推杆;11、活动板;1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5,一种用于教学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屏的第二安装板7、位于第二安装板7底端对显示屏的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5、位于调节机构5的底端用于支撑显示屏的底板1以及用于调节整个穿戴设备高度以方便携带的气缸9,调节机构5的顶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支撑杆6,若干支撑杆6的底端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机构5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杆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7,第二安装板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教学演示的显示屏,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02、转动板504、移动板506和长板508,固定板501为扇形结构,固定板501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板510,调节板510的结构与固定板501相适配,固定板501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槽509,移动槽509为扇形槽结构,且移动槽509的结构与调节板510相适配,固定板501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电机502,驱动电机50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安装板513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513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支撑板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01,驱动电机50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03,传动轴503通过轴承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传动轴503的顶端依次贯穿支撑板2和固定板501向上延伸,且传动轴50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板504,转动板50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使得转动板504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杆505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505通过驱动电机502的驱动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连接杆50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长板508,长板50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移动板506,移动板506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支撑杆6的螺纹孔,移动板506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519,限位销519通过螺纹孔与长板508固定连接,长板508的底端滑动连接有调节块521,调节块521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块520固定连接,固定块520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板501固定连接,固定块520为u形结构,且固定块52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07,进而在进行教学演示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显示的需要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时,启动驱动电机502,驱动电机502带动传动轴503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503带动转动板504转动,使得转动板504带动连接杆505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连接杆505带动长板508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506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506通过第二安装板7带动显示屏转动方向,以满足不同角度数据显示时的演示要求,通过驱动电机502的驱动,使得移动板506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移动槽509和长板508,使得传动轴503带动连接杆505移动时,移动槽509能够对连接杆505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配合长板508,使得移动板506在移动时受长板508和固定块520的限制,进而保证了移动板506在移动时能够被限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得移动板506带动显示屏的转动可控,从而大大提高了显示屏转动时的可靠性,使得在演示过程中,教学者根据演示的需要调节显示屏的角度,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调节板510沿扇形弧面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长腰孔511,若干长腰孔511内固定安装有固定销512,使得调节板510通过固定销512与固定板501固定连接。

移动板50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档杆518,档杆518通过螺栓与移动板506固定连接,档杆518为圆柱状结构。

固定板501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支撑架516,支撑架516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板501固定连接,支撑架51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杆522,配合杆522为一端设置有配合孔的圆柱状结构,且配合孔的孔径与档杆518的结构相适配,使得档杆518与配合杆522卡接以对移动板506进行限位,配合杆52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517,挡板517通过螺栓与支撑架516固定连接,进而当连接杆505带动移动板506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时,当档杆518移动至与配合杆522卡接时,配合杆522能够对移动板506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板506在转动至最大角度时,通过配合杆522与档杆518的配合能够更加稳定,避免了移动板506需要通过硬接触的方式停止转动,进而使得安装在第二安装板7顶端的显示屏在转动和停止的过程都能够更加稳定,避免了显示屏因移动板506需要以硬接触方式停止时,对显示屏造成过大的瞬间激振力,从而降低了对显示屏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教学演示时的效率。

调节板510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定位销514,定位销514通过螺纹孔与调节板510固定连接,定位销514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凸块,且定位销514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块515,配合块515通过螺栓与固定板501固定连接,配合块515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与定位销514一端设置的凸块相适配,使得定位销514通过凸块与配合块515卡接。

支撑板2的底端设置有斜板4,斜板4与水平方向呈锐角夹角设置,斜板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

斜板4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推杆10固定连接,推杆10的底端与气缸9活动连接,气缸9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气缸9的一端设置有存放盒3,存放盒3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底板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折板,折板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折板用于固定安装用于穿戴与手臂的捆绑带,进而当需要进行教学演示时,启动气缸9,气缸9推动推杆10向上移动,使得推杆10向上推动斜板4移动,进而使得斜板4推动支撑板2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2带动伸缩杆8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8从底座12内被拉出,方便教学者进行教学演示,当教学演示结束后,气缸9带动推杆10向下移动,使得推杆10带动斜板4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支撑板2对伸缩杆8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伸缩杆8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方便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

支撑板2的底端四周对称设置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伸缩杆8的底端通过安装孔与底座12活动连接,底座12为圆筒状结构,底座12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连接。

该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显示屏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7的上端,将第二安装板7的通过若干支撑杆6与移动板506固定连接,将捆绑带固定在教学者的手臂上,当需要进行教学演示时,启动气缸9,气缸9推动推杆10向上移动,使得推杆10向上推动斜板4移动,进而使得斜板4推动支撑板2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2带动伸缩杆8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8从底座12内被拉出;

第二步,在进行教学演示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显示的需要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时,启动驱动电机502,驱动电机502带动传动轴503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503带动转动板504转动,使得转动板504带动连接杆505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连接杆505带动长板508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506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506通过第二安装板7带动显示屏转动角度;

第三步,当教学演示结束后,气缸9带动推杆10向下移动,使得推杆10带动斜板4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支撑板2对伸缩杆8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伸缩杆8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间距缩小。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移动槽509,,使得转动板504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杆505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505通过驱动电机502的驱动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进而在进行教学演示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显示的需要调整显示屏的角度时,驱动电机502带动传动轴503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503带动转动板504转动,使得转动板504带动连接杆505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连接杆505带动长板508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506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506通过第二安装板7带动显示屏转动方向,以满足不同角度数据显示时的演示要求,通过驱动电机502的驱动,使得移动板506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移动槽509和长板508,使得传动轴503带动连接杆505移动时,移动槽509能够对连接杆505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配合长板508,使得移动板506在移动时受长板508和固定块520的限制,进而保证了移动板506在移动时能够被限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得移动板506带动显示屏的转动可控,从而大大提高了显示屏转动时的可靠性,使得在演示过程中,教学者根据演示的需要调节显示屏的角度,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将支撑架51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配合杆522,当连接杆505带动移动板506沿移动槽509的槽孔方向移动时,当档杆518移动至与配合杆522卡接时,配合杆522能够对移动板506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板506在转动至最大角度时,通过配合杆522与档杆518的配合能够更加稳定,避免了移动板506需要通过硬接触的方式停止转动,进而使得安装在第二安装板7顶端的显示屏在转动和停止的过程都能够更加稳定,避免了显示屏因移动板506需要以硬接触方式停止时,对显示屏造成过大的瞬间激振力,从而降低了对显示屏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教学演示时的效率;通过在底板1的底端对称设置折板,折板用于固定安装用于穿戴与手臂的捆绑带,进而当需要进行教学演示时,气缸9推动推杆10向上移动,使得推杆10向上推动斜板4移动,进而使得斜板4推动支撑板2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2带动伸缩杆8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8从底座12内被拉出,方便教学者进行教学演示,当教学演示结束后,气缸9带动推杆10向下移动,使得推杆10带动斜板4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支撑板2对伸缩杆8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伸缩杆8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方便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