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阻尼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2928发布日期:2020-04-17 22:3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纹阻尼活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阻尼活塞。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作为车辆悬挂系统的重要部件,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与舒适性。活塞作为油压减振器的关键零部件,对阻尼力的产生起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减振器的阻尼力是通过活塞上的阻尼孔和阻尼阀来调节的,一般来说,活塞上布置有一个常通阻尼孔、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常通孔和阻尼调节阀是并联关系。减振器低速运行时,通过常通孔建立阻尼力;减振器高速运行时,常通孔和阻尼调节阀共同作用,建立阻尼力。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减振器无杆腔和有杆腔的作用面积不同,如果活塞上是一个常通的阻尼小孔,那么拉伸和压缩的阻尼力会有区别,无法达到拉伸与压缩阻尼力对称的要求。

第二,由于不同车型,不同工况,不同种类的减振器对阻尼力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减振器的常通孔的大小千差万别,直径可以从0.2mm一直到2mm,需要根据阻尼力的大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常通孔。因此,就产生了很多不便,产品设计之前往往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初选合适的常通孔大小。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设计难度,降低了效率;需要常备各种大小的常通孔作为零配件,增加了零件的管理成本;各个减振器配置不同的常通孔,无法做到统型,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螺纹阻尼活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纹阻尼活塞,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纹阻尼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设置于活塞本体上的第一阀组及第二阀组,所述活塞本体沿压力油流动路径方向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由第一端面往第二端面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螺纹阻尼件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由第二端面往第一端面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螺纹阻尼件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螺纹阻尼件和第二螺纹阻尼件与活塞本体之间均设有允许压力油流过的螺纹间隙;通过第一阀组实现压力油由活塞本体的第一端面侧流向第二端面侧,通过第二阀组实现压力油由活塞本体的第二端面侧流向第一端面侧。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活塞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阀组的第一阀组安装腔和用于安装第二阀组的第二阀组安装腔,所述第一阀组安装腔和第二阀组安装腔均包括内螺纹孔段;所述第一螺纹阻尼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螺纹阻尼件包括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对应设置于所述内螺纹孔段中,压力油从第一调节螺杆与内螺纹孔段间的螺纹间隙或第二调节螺杆与内螺纹孔段间的螺纹间隙流过。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阻尼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套设于第一调节螺杆上用于紧固第一调节螺杆和活塞本体;所述第二螺纹阻尼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套设于第二调节螺杆上用于紧固第二调节螺杆和活塞本体。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与对应内螺纹孔段的连接长度可调,用于阻尼力的调节。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贴合于第二端面设置的第一阻尼调节阀和贴合于第一端面设置的第二阻尼调节阀,所述活塞本体上设有至少一对过油孔,其中一个过油孔的一端在第一端面上为平整的凸台,另一端在第二端面上为沉孔,另外一个过油孔的一端在第一端面上为沉孔,另一端在第二端面上为平整的凸台;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与第二阻尼调节阀均与凸台贴合,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与第二阻尼调节阀均与沉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压力油从沉孔进入过油孔,通过压力油压力将第一阻尼调节阀或第二阻尼调节阀与凸台分离。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和第二阻尼调节阀均包括挡盖、垫片和至少一片阀片,所述阀片与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贴合,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挡盖与阀片之间。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通过调整阀片的数量实现调整第一阻尼调节阀或第二阻尼调节阀的阻尼力。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活塞杆,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活塞本体和第二阻尼调节阀均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纹阻尼活塞设置于缸体中,所述活塞本体与缸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螺纹阻尼活塞,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与对应内螺纹孔段的连接长度可调,用于阻尼力的调节。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拧入对应内螺纹孔段中的长度实现调节阻尼力,利用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之间有间隙的现象,通过螺纹间隙来产生阻尼力,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螺纹间隙的长度来等效阻尼小孔的大小,从而调整阻尼力的大小,具备可以实时调节的优点。

(2)本发明的螺纹阻尼活塞,在第一阀组中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阀组包括第二单向阀,活塞本体两个运动方向的阻尼力可以分别由各自的螺纹间隙来控制,互不干涉。

(3)本发明的螺纹阻尼活塞,通过调整阀片的数量实现调整第一阻尼调节阀或第二阻尼调节阀的阻尼力,满足不同使用需求,配合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可以实现活塞本体两个运动方向的阻尼力大小相等对称。

(4)本发明的螺纹阻尼活塞,设置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分别套设于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上,实现第一调节螺杆与活塞本体以及第二调节螺杆与活塞本体之间紧固,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在活塞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运动,影响设定的阻尼力。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螺纹阻尼活塞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第一阀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第二阀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活塞本体的第一端面示意图;

图5是活塞本体的第二端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是活塞本体、第一阻尼调节阀和第二阻尼调节阀间的爆炸图;

其中,1、活塞杆,2、缸体,3、有杆腔,4、第一阻尼调节阀,4.1、第一挡盖,4.2、第一垫片,4.3、第一阀片,5、第一阀组,5.1、第一锁紧螺盖,5.2、第一弹簧,5.3、第一钢球,5.4、第一调节螺杆,5.5、第一固定螺母,6、密封件,7、活塞本体,7.1、第一阀组安装腔,7.2、第二阀组安装腔,7.3、凸台,7.4、沉孔,7.5、第一端面,7.6、第二端面,8、第二阀组,8.1、第二锁紧螺盖,8.2、第二弹簧,8.3、第二钢球,8.4、第二调节螺杆,8.5、第二固定螺母,9、第二阻尼调节阀,9.1、第二挡盖,9.2、第二垫片,9.3、第二阀片,10、活塞螺母,11、无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参见图1-8,一种螺纹阻尼活塞,具体是一种用于油压减振器的螺纹阻尼活塞,包括活塞本体7和设置于活塞本体7上的第一阀组5及第二阀组8,所述活塞本体7沿压力油流动路径方向包括第一端面7.5和第二端面7.6,第一端面7.5和第二端面7.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阀组5包括由第一端面7.5往第二端面7.6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螺纹阻尼件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阀组8包括由第二端面7.6往第一端面7.5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螺纹阻尼件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螺纹阻尼件和第二螺纹阻尼件与活塞本体7之间均设有允许压力油流过的螺纹间隙,通过第一阀组5实现压力油由活塞本体7的第一端面侧流向第二端面侧,通过第二阀组8实现压力油由活塞本体7的第二端面侧流向第一端面侧。通过调整第一螺纹阻尼件和第二螺纹阻尼件与活塞本体之间的螺纹间隙长度实现调整阻尼力的大小。

所述活塞本体7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阀组5的第一阀组安装腔7.1和用于安装第二阀组8的第二阀组安装腔7.2,所述第一阀组安装腔7.1和第二阀组安装腔7.2均包括内螺纹孔段;所述第一螺纹阻尼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杆5.4,所述第二螺纹阻尼件包括第二调节螺杆8.4,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4和第二调节螺杆8.4对应设置于所述内螺纹孔段中,压力油从第一调节螺杆5.4与内螺纹孔段间的螺纹间隙或第二调节螺杆8.4与内螺纹孔段间的螺纹间隙流过。

所述第一螺纹阻尼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母5.5,所述第一固定螺母5.5套设于第一调节螺杆5.4上用于紧固第一调节螺杆5.4和活塞本体7;所述第二螺纹阻尼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螺母8.5,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套设于第二调节螺杆8.4上用于紧固第二调节螺杆8.4和活塞本体7。

参见图2,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阀组安装腔内远离内螺纹孔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锁紧螺盖5.1、第一弹簧5.2和第一钢球5.3,第一锁紧螺盖5.1与第一阀组安装腔7.1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2一端连接第一锁紧螺盖,另一端顶住第一钢球5.3,通过第一钢球5.3实现密封第一阀组安装腔。

参见图3,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阀组安装腔内远离内螺纹孔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锁紧螺盖8.1、第二弹簧8.2和第二钢球8.3,第二单向阀的具体设置与第一单向阀相同,在此不再描述。

第一调节螺杆5.4或第二调节螺杆8.4与对应内螺纹孔段的连接长度可调,用于阻尼力的调节。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5.4或第二调节螺杆8.4拧入对应内螺纹孔段中的长度实现调节阻尼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拧入内螺纹孔段中的长度越长阻尼力越大。

所述螺纹阻尼活塞还包括贴合于第二端面7.6设置的第一阻尼调节阀4和贴合于第一端面7.5设置的第二阻尼调节阀9,所述活塞本体7上设有至少一对过油孔,其中一个过油孔的一端在第一端面7.5上为平整的凸台7.3,另一端在第二端面7.6上为沉孔7.4,另外一个过油孔的一端在第一端面上为沉孔7.4,另一端在第二端面7.6上为平整的凸台7.3;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4与第二阻尼调节阀9均与凸台7.3贴合,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4与第二阻尼调节阀9均与沉孔7.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压力油从沉孔7.4进入过油孔,通过压力油压力将第一阻尼调节阀4或第二阻尼调节阀9与凸台7.3分离,详见图1、图7和图8。

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4和第二阻尼调节阀9均包括挡盖、垫片和至少一片阀片,所述阀片与第一端面7.5或第二端面7.6贴合,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挡盖与阀片之间,多块阀片沿压力油流动路径方向层叠设置。

参见图8,第一阻尼调节阀4包括第一挡盖4.1、第一垫片4.2和第一阀片4.3,所述第二阻尼调节阀9包括第二挡盖9.1、第二垫片9.2和第二阀片9.3。

优选的,通过调整阀片的数量实现调整第一阻尼调节阀4或第二阻尼调节阀9的阻尼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阀片的数量越多阻尼力越大。

所述螺纹阻尼活塞还包括活塞杆1,所述第一阻尼调节阀4、活塞本体7和第二阻尼调节阀9均套设于所述活塞杆1上。参见图1,所述活塞杆为阶梯轴,第一阻尼调节阀、活塞本体和第二阻尼调节阀依次套设于阶梯轴上后,阶梯轴端部使用活塞螺母10紧固。

参见图1,在油压减振器中所述螺纹阻尼活塞设置于缸体2中,所述活塞本体7与缸体2之间设有密封件6,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参见图1,图中缸体内部螺纹阻尼活塞的左端为有杆腔3,右端为无杆腔1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减振器拉伸时,活塞本体7向左移动,挤压有杆腔内3的油液,第一阻尼调节阀4和第一阀组5处于关闭状态;

当速度较低时,即压力油的压力小于第二阻尼调节阀9中第二阀片的预压力时,油液通过第二阀组8中的第二固定螺母8.5与第二调节螺杆8.4间的螺纹间隙以及第二调节螺杆8.4和第二阀组安装腔7.2中内螺纹孔段间的螺纹间隙进入第二单向阀,顶开第二钢球8.3,油液通过第二锁紧螺盖8.1进入无杆腔11;

当速度较高时,即压力油的压力大于第二阻尼调节阀中第二阀片的预压力时,油液从有杆腔3顶开第二阻尼调节阀9的第二阀片进入无杆腔11;此时,第二单向阀依然是处于打开状态。

减振器压缩时,活塞本体7向右移动,挤压无杆腔11的油液,第二阻尼调节阀9和第二阀组8处于关闭状态;

当速度较低时,即压力油的压力小于第一阻尼调节阀4中第一阀片的预压力时,油液通过第一阀组5中第一调节螺杆5.4与第一固定螺母5.5间的螺纹间隙以及第一调节螺杆5.4与第一阀组安装腔7.1中内螺纹孔段间的螺纹间隙进入第一单向阀,顶开第一钢球5.3,油液通过第一锁紧螺盖5.1进入有杆腔3。

当速度较高时,即压力油的压力大于第一阻尼调节阀4中第一阀片的预压力时,油液从无杆腔11顶开第一阻尼调节阀中第一阀片进入有杆腔3;此时,第一单向阀依然是处于打开状态。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效果是:

当速度较低时,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或第二调节螺杆拧入对应内螺纹孔段中的长度实现调节阻尼力,低速下用螺纹间隙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常通阻尼小孔,具备可以实时调节的优点;当速度较高时,通过调整阀片的数量实现调整第一阻尼调节阀或第二阻尼调节阀的阻尼力,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