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2982发布日期:2019-09-29 17:0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警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报警器结构。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报警器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现有的报警器一般都是通过螺钉安装在墙上,挂墙螺钉都是外漏,影响其美观且螺钉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报警器结构不方便拆掉进行维修和续电。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对报警器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器结构,其包括外壳、底座、底座支架、PCB板和电池;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底座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PCB板和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腔体中,所述PCB板和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底座支架包括支架上盖和支架下盖,所述支架上盖通过扣合的方式与所述支架下盖连接;所述支架下盖包括下盖主体、卡扣和螺丝孔,所述卡扣和所述螺丝孔设置在所述下盖主体上,所述卡扣用来扣合所述上盖主体和所述下盖主体;所述螺丝孔通过螺钉把所述下盖主体固定在墙体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探测孔和充电口,所述探测孔和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探测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圆形。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支撑头,所述支撑头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相对于所述外壳的背面;所述底座主体通过扣合或者旋合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盖包括上盖主体和支撑孔,所述支撑孔设置在所述上盖主体上且与所述支撑头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支撑孔为圆孔,所述支撑头的前端为球形,其尺寸与所述支撑孔的圆孔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控制器、充电接口以及报警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位置与所述探测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充电接口以及所述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位置与所述充电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探测器;

优选地,所述电池为锂电池或者可充电的干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器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器结构通过支架上盖和支架下盖的相互配合,完美的把固定报警器的螺钉隐藏了起来,延长了螺钉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美观大方的视觉体验;同时通过把整个报警器拆分组装式设计,便于报警器各个部件的维修,大大的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器结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报警器结构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一种报警器结构的爆炸后的侧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外壳;111,壳体;112,探测孔;113,充电口;12底座;121,底座主体;122,支撑头;13,底座支架;131,支架上盖;1311,上盖主体;1312,支撑孔;132,支架下盖;1321,下盖主体;1322,卡扣;1323;螺丝孔;14,PCB板;1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器结构进行具体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报警器结构包括外壳11、底座12、底座支架13、PCB板14和电池15;所述外壳11和所述底座12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底座支架13与所述底座12连接,其用来支撑所述外壳11和所述底座12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PCB板14和所述电池15设置在所述腔体中且所述PCB板14设置在所述电池15的上方,所述PCB板14和所述电池1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包括壳体111、探测孔112和充电口113,所述探测孔112和所述充电口1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1上,所述探测孔112的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圆形;所述充电口113的位置与所述PCB板14上的充电接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2包括底座主体121和支撑头122,所述支撑头122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121相对于所述外壳11的背面;所述底座主体121通过扣合或者旋合的方式与所述壳体111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架13包括支架上盖131和支架下盖132,所述支架上盖131通过扣合的方式与所述支架下盖132连接;所述支架上盖131包括上盖主体1311和支撑孔1312,所述支撑孔1312设置在所述上盖主体1311上且与所述支撑头122相匹配,通过所述支撑头122和所述上盖主体1311的配合来支撑所述壳体111和所述底座主体121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优选地,所述支撑孔1312为圆孔,所述支撑头122的前端为球形,其尺寸与所述支撑孔1312的圆孔相匹配;所述支架下盖132包括下盖主体1321、卡扣1322和螺丝孔1323,所述卡扣1322和所述螺丝孔1323设置在所述下盖主体1321上,所述卡扣1322用来扣合所述上盖主体1311和所述下盖主体1321;所述螺丝孔1323通过螺钉把所述下盖主体1321固定在墙体上。

所述PCB板1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图未示)、控制器(图未示)、充电接口(图未示)以及报警装置(图未示),所述检测装置(图未示)的位置与所述探测孔112的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图未示)为红外探测器;所述控制器(图未示)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图未示)、所述充电接口(图未示)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图未示)电连接,其作用是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图未示)的信号,处理分析后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图未示)进行示警;所述充电接口(图未示)的位置与所述充电口113的位置相对应,其与所述电池15电连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图未示)收集的电能储存在所述电池15中。

所述电池15为锂电池或者可充电的干电池组,其作用是储存电能为需要电能的设备供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种报警器结构通过支架上盖和支架下盖的相互配合,完美的把固定报警器的螺钉隐藏了起来,延长了螺钉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美观大方的视觉体验;同时通过把整个报警器拆分组装式设计,便于报警器各个部件的维修,大大的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