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式的固定器以及用于基站天线的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8264发布日期:2019-09-20 21: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多件式的固定器以及用于基站天线的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天线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寄生元件安装至基站天线的反射器的多件式的固定器以及一种包括这样的固定器的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基站天线中可以使用寄生元件来改变基站天线的特性,例如基站天线的一个或多个辐射图形或“天线射束”的形状。寄生元件可以包括金属图案或金属件,它们安装在基站天线的辐射元件附近。寄生元件可以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是有效的。寄生元件可以具有各种尺寸并且可以构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L形、T形、螺旋形等等。不同的寄生元件在基站天线的反射器上的安装可能是耗费的。

通常,寄生元件构成为金属件,其从反射器向前延伸,寄生元件可以通过绝缘垫与反射器电隔离。寄生元件例如可以具有L形状,其包括与反射器平行地延伸的基部和从反射器朝前延伸的并且有助于辐射图形成形的伸出件。绝缘垫可以被切割成,至少大致与寄生元件的要与反射器连接的基面具有相同尺寸和相同轮廓形状。由于寄生元件的广泛多样性,具有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大量的绝缘垫是需要的,,并且在基站天线组装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与相应的寄生元件相配的绝缘垫。此外,绝缘垫需要在精确的相对位置中通过胶带粘附在反射器和/或寄生元件上。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绝缘垫对于金属毛刺是敏感的,金属毛刺可能在冲压过程中形成,该冲压过程用于在寄生元件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孔,所述孔用于将传统的寄生元件安装在反射器上。为了防止在寄生元件的开口中形成毛刺以及为了防止毛刺对绝缘垫的不利影响以便保证寄生元件与反射器的良好的电隔离,在寄生元件的基部中的开口可以在背离绝缘垫的方向上被冲压成凸包。然而,形成这种凸包提高了制造成本,并且可能对与凸包接触的元件产生较高的应力集中。

图1A~1C描述上面讨论的已知的现有技术的安装寄生元件的方法,图1显示基站天线的反射器1、放置在反射器1上的绝缘垫1a、将具有孔的寄生元件2的基部夹持在自身与反射器1之间的推铆钉。图1B和1C显示,寄生元件2的孔构造有凸包2a。参见图1A,凸包 2a可能不利于夹紧连接,并且可能造成推铆钉的母元件的应力集中。

图1A局部地描述反射器1,并且图1A~1C局部地描述寄生元件 2。完整的反射器1通常可以设有安装于其上的许多寄生元件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件式的固定器,其用于将寄生元件安装至基站天线的反射器,借此能够实现寄生元件与反射器的成本有利的简单的可靠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包括这样的固定器的连接系统。

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建议一种多件式的固定器,用于将寄生元件安装至基站天线的反射器,所述固定器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

所述第一元件或所述第二元件构造成用于锚定在反射器上;

所述第一元件构造成用于,将寄生元件与反射器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并且

所述第一元件具有第一夹紧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具有第二夹紧元件,所述第一夹紧元件和第二夹紧元件构造成用于,将寄生元件夹持在第一夹紧元件与第二夹紧元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这样的固定器,可以省去如在实践中使用的绝缘垫。即使在附加地使用绝缘垫的情况下,对于该绝缘垫的尺寸和形状的要求也可以大大降低,并且这样的绝缘垫可以用于进一步提高绝缘效果。

另外不必在寄生元件的孔上冲压出凸包,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当然可以考虑,具有凸包的寄生元件也可以借助于按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来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元件可以具有轴向突起,所述轴向突起构造成用于与寄生元件中的开口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突起可以是环形突起。作为替换,所述轴向突起也可以构成为多个离散的环段或凸点。寄生元件的孔可以套在这些环段或凸点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可以构造成推铆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元件可以是推铆钉的母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可以是推铆钉的公元件。所述母元件可以具有弹性的空心的第一杆部和从第一杆部伸出的所述第一夹紧元件,所述第一杆部构造成用于插入到反射器的孔中,所述第一夹紧元件构造成用于靠置在反射器上。所述公元件可以具有第二杆部和从第二杆部伸出的所述第二夹紧元件,所述第二杆部构造成用于推入到第一杆部中,使得第一杆部被第二杆部径向扩张并且从而被锚定在反射器的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元件可以构造成环绕的凸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元件可以包括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扇段或者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杆形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紧元件可以构造成公元件的头部。所述头部可以具有平坦的底面或者拱曲的底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拱曲的底面可以具有环形的唇部,所述唇部构造成用于与寄生元件接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紧元件可以包括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扇段或者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杆形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部可以包括多个腿,每两个相邻的腿通过缝隙隔开。因此,第一杆部能够较容易地被第二杆部径向扩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杆部的内周面上可以设有锁定元件,并且在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对应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和对应锁定元件构造成用于使公元件和母元件在轴向上可拆地相互锁止。因此,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接合可以更加牢固和耐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元件可以是推铆钉的公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可以是推铆钉的母元件。所述公元件可以具有第一杆部和从第一杆部伸出的所述第一夹紧元件,所述第一杆部构造成用于插入到反射器的孔中,所述第一夹紧元件构造成用于靠置在反射器上。所述母元件可以具有弹性的空心的第二杆部和从第二杆部伸出的所述第二夹紧元件,所述第二杆部构造成用于推套到所述第一杆部上,使得所述第二杆部被第一杆部径向扩张并且从而被锚定在反射器的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元件可以构造成公元件的头部,并且所述第二夹紧元件可以构造成母元件的头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杆部可以包括多个腿,每两个相邻的腿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杆部可以包括多个腿,每两个相邻的腿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母元件的头部可以具有多个缝槽,每个缝槽构造成用于被其中一个所述腿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元件可以是母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元件可以是公元件。所述母元件可以具有弹性的空心的第一杆部和从第一杆部伸出的所述第一夹紧元件,所述第一杆部构造成用于插入到反射器的孔中,所述第一杆部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夹紧元件构造成用于靠置在反射器上。所述公元件可以具有第二杆部和从第二杆部伸出的所述第二夹紧元件,所述第二杆部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构造成用于旋入到所述内螺纹中,使得第一杆部被第二杆部径向扩张并且从而被锚定在反射器的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元件可以具有卡扣元件,所述第一元件的卡扣元件构造成用于与反射器的孔形成卡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元件可以具有卡扣元件,所述第二元件的卡扣元件构造成用于与反射器的孔形成卡扣元件,或者所述第二元件的卡扣元件构造成用于与第一元件形成卡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元件可以与所述第一元件螺纹连接。

按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建议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连接系统,其包括:寄生元件和反射器以及按本实用新型的多件式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锚定在反射器上,所述第一元件将寄生元件与反射器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一夹紧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的第二夹紧元件夹持寄生元件。

在基站天线中可以包括许多这样的连接系统。因此,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固定器或者连接系统可以降低基站天线的成本。

另外,建议一种借助于按本实用新型的多件式的固定器用于将寄生元件安装至基站天线的反射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元件放置在反射器上;

将寄生元件放置在第一元件上;和

将第二元件与第一元件接合,使得寄生元件夹持在第一元件的第一夹紧元件与第二元件的第二夹紧元件之间,并且使得寄生元件通过第一元件与反射器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

另外,建议一种借助于按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成推铆钉的多件式的固定器用于将寄生元件安装至基站天线的反射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母元件插入到反射器的孔中;

将寄生元件放置在母元件上;和

将公元件推入到母元件中,使得寄生元件夹持在母元件的第一夹紧元件与公元件的第二夹紧元件之间,并且使得寄生元件通过母元件的第一夹紧元件与反射器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

在此还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各个技术特征,即使它们在说明书的不同段落中记载或者在不同实施例中说明,可以任意相互组合,只要这些组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所有这些组合都是在本申请中记载的技术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实施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A是用于现有技术的基站天线的连接系统的剖视图;

图1B和1C是图1的连接系统的寄生元件的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2A、2B和2C分别是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两件式的固定器的剖视图、透视图和分解图;

图3是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包括图2的固定器的连接系统的剖视图;

图4是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器的分解图;

图5是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包括图4的固定器的连接系统的剖视图;

图6A~6D是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器和连接系统的示意图;并且

图7A~7E是按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固定器的第二元件的多种变型方案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2C描述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两件式的固定器 10,该固定器用于将寄生元件2安装至基站天线的反射器1。图3是包括该固定器的连接系统的剖视图。

在图2A~2C和图3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器10包括第一元件11和第二元件12。所述第一元件11构造成用于锚定在反射器1上。所述第一元件11构造成用于,将寄生元件2与反射器1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所述第一元件11具有第一夹紧元件13,所述第二元件12具有第二夹紧元件14,所述第一夹紧元件13和第二夹紧元件 14构造成用于,将寄生元件2夹持在第一夹紧元件与第二夹紧元件之间。

在此,固定器10构造成推铆钉,所述第一元件11是推铆钉的母元件,所述第二元件12是推铆钉的公元件。所述母元件具有弹性的空心的第一杆部15。所述第一夹紧元件13从第一杆部15伸出。所述第一杆部15构造成用于插入到反射器1的孔3(请见图3)中,并且所述第一夹紧元件13构造成用于靠置在反射器1上。所述公元件具有第二杆部16。所述第二夹紧元件14从第二杆部16伸出。所述第二杆部 16构造成用于推入到第一杆部15中,使得第一杆部15被第二杆部16 径向扩张并且从而被锚定在反射器1的孔3中。

在此,所述第一夹紧元件13构造成环绕的凸缘,所述第二夹紧元件14构造成公元件的头部。所述第一元件11具有轴向突起17,该轴向突起构造成用于定位寄生元件2。该轴向突起17构造成环形突起。

为了使得第一杆部15能够较容易地被第二杆部16径向扩张,所述第一杆15可以包括多个腿、例如两个腿。相邻的腿通过缝隙隔开。在图2B和2C中可见两个轴向缝隙之一。

在此,在所述第一杆部15的内周面上可以设有锁定元件18,并且在所述第二杆部16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对应锁定元件19,所述锁定元件18和对应锁定元件19构造成用于使公元件和母元件在轴向上可拆地相互锁止。因此,第一元件11和第二元件12的接合可以更加牢固和耐久。所述锁定元件18和对应锁定元件19可以构成为彼此配合的环槽和环肩。

图3描述一种连接系统,其包括如图2A~2C所示的固定器10。在此,反射器1以及L形的寄生元件2在图3中被局部地描述。反射器1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多个孔3,其中一个孔在图3中显示。第一元件11松动地插入到该孔中,然后寄生元件2定位在第一元件11的轴向突起17上,然后第二元件12插入到第一元件11中,此时,杆部 16使得杆部15径向扩张,并且因此使得杆部15锚定在反射器1的孔 3中。寄生元件2被夹持在第一元件11的第一夹紧元件13与第二元件12的第二夹紧元件14之间。寄生元件2通过第一夹紧元件13与反射器1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第二夹紧元件14具有平坦的底面,轴向突起17的高度小于寄生元件2的厚度。在图3的连接系统中可以省去在现有技术的连接技术中使用的绝缘垫1a和凸包2a。

图4是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器10的分解图,并且图5是包括图4所示的固定器10的连接系统的剖视图。

按图4的实施方式与按图2A~2C的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推铆钉的公元件的头部具有拱曲的底面。在这两种实施方式中的母元件可以是相同的或类似的。在此,公元件的头部具有中央的凹陷部20 和围绕头部外边缘延伸的向下延伸的唇部,所述唇部具有用于与寄生元件2接触的圆环面。如上所述,母元件具有环形突起17。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的环形突起的高度可以大于寄生元件2的厚度。在其他方面,可以参考对如图2A~2C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可以考虑到,可以对在图2A~2C中和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做出许多修改。例如,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第一杆部的锁止元件18和第二杆部的对应锁止元件19,并且第一杆部15 可以设有内螺纹,而第二杆部16可以设有外螺纹。通过将外螺纹旋入到内螺纹中,第一元件11可以与第二元件12彼此接合,并且使得第一杆部15能被第二杆部16径向扩张并且从而能被锚定在反射器1的孔3中。

在另外一些未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元件可以具有卡扣元件。在安装时,首先可以将第一元件通过其卡扣元件与反射器1的孔 3形成卡扣连接。然后可以将寄生元件2放置在第一元件上,例如可以定位在第一元件的轴向突起上。接着,可以将第二元件通过其卡扣元件与反射器1的孔3形成卡扣连接,或者可以将第二元件通过其卡扣元件与第一元件形成卡扣连接。在此,第一元件可以使得寄生元件 2与反射器1隔开距离并且电隔离,寄生元件2夹持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更具体地,夹持在第一元件的第一夹紧元件与第二元件的第二夹紧元件之间。然而也可以考虑,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元件可以与第一元件螺纹连接。

图6A~6D是按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器和连接系统的示意图。该固定器是两件式的并且构成为推铆钉。图6A以示意性的剖视图描述,推铆钉的第一元件11松动地插入到反射器1的孔3 中。图6B是第一元件11的示意性的俯视图。第一元件11构成为公元件,其具有第一杆部15和头部,该头部形成第一夹紧元件13并且在头部中具有多个缝隙4、例如四个缝隙。

图6C描述推铆钉的第二元件12的示意性的侧视图。第二元件12 具有头部,该头部形成第二夹紧元件14。从第二元件12的头部向下伸出多个腿5、例如四个腿。在图6C中可见四个腿5之中的三个腿,另一个腿5被中间的腿5遮挡。所述多个腿5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共同地围成第二元件12的弹性的空心的第二杆部16。

在图6D描述固定器10的第一元件11和第二元件12的接合状态。在此,第二杆部16的各个腿5穿过第一元件11的各个缝隙4,并且第二杆部16被第一杆部15径向扩展,并且从而第二杆部16被锚定在反射器1的孔3中。在此,为了简明起见,省略了夹持在第一元件11 与第二元件12之间的寄生元件2。尽管未在图中描述,第一元件11 可以具有轴向突起,例如如图2A~2C的推铆钉的轴向突起17。该轴向突起可以构造成用于,在第二元件12与第一元件11接合之前,允许寄生元件被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图7A~7E是可以包括在按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推铆钉中的第二元件12的多种变型方案的底视图。推铆钉的与在图7A~7E中描述的第二元件12配合的相应的第一元件11的设计在本公开教导下是显然的。

在图7A中,第二元件12的第二夹紧元件14构成为圆盘形,并且第二元件12的杆部16具有圆形横截面。在图7B中,第二元件12 的第二夹紧元件14构成为圆盘形,并且第二元件12的杆部16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在图7C中,第二元件12的第二夹紧元件14构成为十字形,其包括四个臂6,并且第二元件12的杆部16具有圆形横截面。在图7D中,第二元件12的第二夹紧元件14包括三个叶片形元件7,并且第二元件12的杆部16具有圆形横截面。在图7E中,第二元件 12的第二夹紧元件14包括六个杆形元件8,它们在径向外部通过弧形元件9彼此相连,并且第二元件12的杆部16具有六边形横截面。上述第二元件的各形态可以组合和匹配,用来提供许多附加的实施方式,并且许多其他实施方式在本公开教导下是显然的。

在一些未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元件11也可以参考第二夹紧元件12的上述方案构成。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元件 11可以包括六个杆形元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部杆形元件构造成不仅用于靠置在反射器1上,而且用于与寄生元件2接触。然而也可以考虑,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三个杆形元件构造成用于靠置在反射器1上并且不与寄生元件2接触,而另外三个杆形元件构造成用于与寄生元件2接触并且不靠置在反射器1上。

虽然上述说明关注于两件式的固定器,然而可以考虑,按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固定器可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更多部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元件11和/或第二元件12可以分成两个单独的元件,以便提供三件式的或四件式的固定器。在一种简单的例子中,所述轴向突起17可以从第一元件11上省略并且代之以开口,包括轴向突起和杆部的第三元件可以被设置,并且该杆部可以被安装在所述开口中,以便将第三元件安装在第一元件11上。这种实施方式将包括三件式的推铆钉,其中,第一元件11构成为两件式的元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是仅用于说明具体方面的目的,而不用于限制公开内容。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所述一个”应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表述。可以理解到,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其他类似术语,在申请文件中使用时,具体说明所陈述的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举的项目的所有的任意的组合。在对附图的说明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总是表示类似的元件。

在附图中的元件的厚度可以为了清楚性起见而被夸张。另外可以理解到,如果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与另一个元件耦合或者与另一个元件连接,那么所述一个元件可以直接地在所述另一个元件上形成、与之耦合或者与之连接,或者在它们之间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介于中间的元件。相反,如果在此使用表述“直接在……上”、“直接与……耦合”和“直接与……连接”,那么表示没有介于中间的元件。用来说明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被类似地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附着”和“直接附着”、“相邻”和“直接相邻”等等。

在此术语例如“顶”、“底”、“上方”、“下方”、“上面”、“下面”等等用来描述如在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层或区域相对于另一个元件、层或区域的关系。可以理解到,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取向之外,这些术语应该也包含装置的其他取向。

可以理解到,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在此用来说明不同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

也可以考虑到,在此公开的所有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

最后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修改,这些修改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