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卡片的弹簧压缩阀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365发布日期:2019-11-06 00:2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防止卡片的弹簧压缩阀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振器内部液压阀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止卡片的弹簧压缩阀系。



背景技术:

减振器属于整车底盘的关键零件,是连接车架和车轴之间以支撑车的重量,吸收轮胎的震动同时设置部分转向机构的装置。压缩阀系是减振器内部重要的零件总成,是减振器内部液压结构的一部分,产生压缩阻尼力,确保活塞下室从外腔往内腔的补油通道。

现有的压缩阀系结构是带弹簧的结构,其中底阀的流通阀片需要在装配的时候装在螺母上,如没有装配在螺母上会造成底阀流通阀片的卡片,带来减振器异响的问题,造成整个减振器的失效,为了防止该问题的产生现在的装配方式需要人工在装配后,检查流通阀片是否卡片,如有将人工手动进行调整,这样效率低下也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也难以完全杜绝此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卡片的弹簧压缩阀系,解决现有弹簧压缩阀系在装配过程中造成底阀流通阀片的卡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防止卡片的弹簧压缩阀系,包括配套的螺钉和螺母、以及底阀体,所述螺钉穿设在底阀体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螺钉的端部由螺母固定,所述螺钉上在底阀体远离螺母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节流片和阀片组件,所述底阀体靠近螺母一端的外壁向内收缩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外壁套设有流通阀片,所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卡设限流阀片的环形槽,所述螺母上装配有锥形弹簧。

在现有技术中,底阀体的端部没有设置凸台,至少设置有用于卡设限流阀片的环形槽,因此,流通阀片在装配过程汇总需要套设在螺母上,如果流通阀片装配不到位就会造成螺母压住流通阀片的3个梅花瓣中的一个造成流通阀片与底阀体之间产生细小的缝隙,产生异响导致减振器的失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螺钉、螺母、底阀体、节流片、阀片组件、流通阀片、限流阀片和锥形弹簧均为现有技术,采用现有弹簧压缩阀系所使用的部件,其中流通阀片的内侧设置有3个梅花瓣。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弹簧压缩阀系的改进点在于在底阀体靠近螺母一端的外壁向内收缩形成凸台,转装配过程中将流通阀片套设在凸台外壁,所述凸台具体是指外径小于底阀体外径的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沿着轴向设置有中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阀体上增加一凸台,将流通阀片直接装在凸台上,能够避免流通阀片装配不到位造成流通阀片与底阀体之间产生细小的缝隙,产生异响导致减振器的失效。如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弹簧压缩阀系在装配过程中造成底阀流通阀片的卡片的问题。

进一步地,螺母与凸台配合一端的外径大于凸台的外径。

将螺母的外径设计为大于凸台的外径防止流通阀片的运动行程过大,这样完全杜绝卡片的问题。

进一步地,凸台的高度为流通阀片和限流阀片厚度总和的2倍。

进一步地,螺母为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所述螺母的小端与凸台配合,所述螺母小端的高度与锥形弹簧的首圈高度一致。

即本实用新型还对螺母进行改进,降低了螺母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均指在轴向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降低螺母高度保证锥形弹簧的预压,保证了锥形弹簧的预压保证了减振器的阻尼力不会变化。

进一步地,阀片组件包括2个第一阀片和2个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的外径大于第二阀片的外径,所述第一阀片靠近底阀体,所述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均为圆环结构。

进一步地,节流片、阀片组件、流通阀片和限流阀片采用CP材料制成。

所述CP材料为现有技术材料,能够提高节流片、阀片组件、流通阀片和限流阀片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阀体上增加一凸台,将流通阀片直接装在凸台上,能够避免流通阀片装配不到位造成流通阀片与底阀体之间产生细小的缝隙,产生异响导致减振器的失效。如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弹簧压缩阀系在装配过程中造成底阀流通阀片的卡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阀体上增加一凸台,同时降低螺母的高度保证锥形弹簧的预压,将螺母的外径设计为大于凸台的外径防止流通阀片的运动行程过大,这样完全杜绝卡片的问题,同时保证了锥形弹簧的预压保证了减振器的阻尼力不会变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弹簧压缩阀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螺母,2-锥形弹簧,3-流通阀片,4-螺钉,5-底阀体,6-节流片,7-阀片组件,5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防止卡片的弹簧压缩阀系,包括配套的螺钉4和螺母1、以及底阀体5,所述螺钉4穿设在底阀体5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螺钉4的端部由螺母1固定,所述螺钉4上在底阀体5远离螺母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节流片6和阀片组件7,具体地,所述阀片组件7包括2个第一阀片和2个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的外径大于第二阀片的外径,所述第一阀片靠近底阀体5,所述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均为圆环结构,所述底阀体5靠近螺母1一端的外壁向内收缩形成凸台51,所述凸台51外壁套设有流通阀片3,流通阀片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卡设限流阀片(图未示)的环形槽(图未示),所述螺母1上装配有锥形弹簧2。

本实施例的转配过程,将阀片组件7、节流片6、底阀体5依次套在螺钉4上,然后将流通阀片3套在凸台51上、将限流阀片穿过螺钉4卡设在环形槽内,将螺母1插入锥形弹簧2内,然后将螺母1拧紧在螺钉4端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螺母1与凸台51配合一端的外径大于凸台51的外径;所述凸台51的高度为流通阀片3和限流阀片厚度总和的2倍;所述螺母1为一端大一端小的结构,所述螺母1的小端与凸台51配合,所述螺母1小端的高度与锥形弹簧2的首圈高度一致;所述节流片6、阀片组件7、流通阀片3和限流阀片采用CP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