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球形阀瓣的下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697发布日期:2019-10-19 03:0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具有球形阀瓣的下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球形阀瓣的下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1091623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漏芯子的密封件,包括呈杆状的杆部以及固定于杆部上端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中部向上凸起并使得密封部的上侧面形成包括曲面或者数个倾斜平面的引流面,所述密封部的引流面上还具有数个从所述密封部的中部向边沿延伸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侧壁具有倾斜或弯曲设置的引流面。

在使用该地漏芯子的密封件时,水流流入导流槽中并冲击在导流槽侧壁的导流面上,对导流面施加作用力并带动密封件绕着杆部的轴线旋转。在此旋转过程中,水中的杂质能沿着引流面向密封部的边沿移动且在密封件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从密封部上侧面甩出。

不过在水流从筒体的上端流入时,仅有部分水流能够进入到导流槽内部并用于驱动密封件转动,也就是说流经的水流仅能够对密封件施加以较小的作用力,密封件仅能够以较小的转速转动。而在密封件转速较小时,部分夹杂在水利中的质量较小的杂质容易残留于密封件的顶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球形阀瓣的下水机构,其具有密封件转速较快,质量较小的杂质不易残留于密封件顶面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球形阀瓣的下水机构,包括连接于下水管道内部的呈管状的本体、设置于本体内部的引导套、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的密封件;所述引导套向所述密封件一侧缩口;所述密封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内部上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端部上的直杆、球形阀瓣以及复位机构;所述球形阀瓣的底部内凹形成供所述直杆伸入的滑移槽,所述球形阀瓣的顶部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筋一,且所述引流筋一呈倾斜或者弯曲设置;所述球形阀瓣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筋二,引流筋二呈倾斜或者弯曲设置,且所述引流筋二的朝向与引流筋一的朝向相同;所述复位机构对所述球形阀瓣施加以向上的推力,使得所述球形阀瓣抵靠于所述引导套并将所述引导套下端的开口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下水机构在不下水时,球形阀瓣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至与引导套的底部抵靠并将引导套的底部密封。在下水时,水流由本体的顶部进入并在自重作用下下落。部分水流直接落在相邻两引流筋一之间并沿着球形阀瓣的表面流动。在此流动过程中,水流对引流筋一的表面施加以压力,使得球形阀瓣绕直杆的轴线转动。球形阀瓣转动过程中,水中的杂质水中的杂质能沿着球形阀瓣的表面移动并在球形阀瓣旋转的作用下从球形阀瓣侧面甩出,能有效避免杂质残留的情况。部分水流落在引导套上并沿引导套的内壁流动,当水流与引导套分流时,水流能够冲击在球形阀瓣的引流筋一上,使得球形阀瓣以更快的速度转动。根据康达效应,在球形阀瓣转动的过程中,部分水流沿球形阀瓣的外壁流动并冲击于球形阀瓣底部的引流筋二上,使得球形阀瓣以更快的速度转动。当球形阀瓣的转速较高时,水中夹杂的杂质不易残留于球形阀瓣表面。

优选的,所述引导套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延伸套,所述延伸套的下端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贴紧于所述球形阀瓣的外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延伸套上的密封圈能够将延伸套与球形阀瓣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流不易从延伸套与球形阀瓣之间的间隙中流走,以此保证进入到本体内部的水流能够全部作用于球形阀瓣顶部的引流筋一上,且球形阀瓣能够以较快的转速转动。

优选的,所述延伸套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一,所述密封圈的顶部向内弯折形成翻边二,所述翻边二抵触于所述翻边一的顶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边二的底面与翻边一的顶面抵触,使得密封圈不易从延伸套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底部向外弯折使得密封圈的内壁形成弧形的接触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接触面能够由于贴合于球形阀瓣的顶面,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球形阀瓣与延伸套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球形阀瓣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阻水管,且所述阻水管的内腔与所述滑移槽联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沿球形阀瓣的表面移动并接触阻水管的外壁时,水流在自重作用下沿阻水管外壁向下流动,以此保证水流不易进入到球形阀瓣与直杆之间的间隙中并对球形阀瓣与直杆的相对滑动造成影响,使得球形阀瓣与直杆之间的相对滑移变得较为顺畅。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的挡肩槽,所述引导套的顶部向外弯折并嵌入至挡肩槽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套的顶部嵌设于挡肩槽内部,在需要对引导套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控制引导套的端部与挡肩槽分离即可将引导套取下。

优选的,所述挡肩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圈,且所述密封垫圈被所述引导套压紧于所述挡肩槽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挡肩槽内部的密封垫圈能够将挡肩槽内壁与引导套外壁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流不易从挡肩槽内壁与引导套外壁之间的间隙中流走。

优选的,球形阀瓣包括上盖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上盖底部的下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球形阀瓣分离呈相互螺纹连接的上盖以及下盖,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将球形阀瓣设计为中空的,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球形阀瓣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进水管、过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扩径形成连接段,所述过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壁,且所述挡肩槽由所述连接段以及所述过水管配合形成,所述出水管的上端扩径形成组合段,且所述组合段与所述过水管的外壁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体分为依次螺纹连接的进水管、过水管以及出水管,使得该下水机构的生产以及拆装过程变得较为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组合段与所述出水管之间密封有橡胶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组合段与出水管之间的橡胶圈能够将组合段与橡胶圈之间的间隙有效密封,使得水流不易从组合段与出水管之间的间隙中流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组成;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引导套;2、本体;21、进水管;22、过水管;23、出水管;3、密封件;31、支撑杆;32、直杆;33、球形阀瓣;331、上盖;332、下盖;34、复位机构;4、滑移槽;5、引流筋一;6、引流筋二;7、延伸套;8、密封圈;9、翻边一;10、翻边二;11、接触面;12、阻水管;13、挡肩槽;14、密封垫圈;15、连接段;16、组合段;17、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球形阀瓣的下水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连接于下水管道内部的呈管状的本体2、设置于本体2内部的引导套1、设置于本体2内部的密封件3。

本体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进水管21、过水管22以及出水管23。进水管21的下端扩径形成连接段15;过水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于连接段15的内壁,过水管22与连接段15配合形成一个环形的挡肩槽13,且挡肩槽13的中心轴线与过水管22的中心轴线重合;挡肩槽13内部嵌设有密封垫圈14,密封垫圈14能够连接段15与过水管22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流不易从连接段15与过水管2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出水管23的上端扩径形成组合段16,组合段16与过水管22的外壁螺纹连接,且组合段16与过水管22之间压紧有橡胶圈17,橡胶圈17能够将组合段16与过水管22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水流不易从过水管22与组合段16之间的间隙中流出。

引导套1向密封件3一侧缩口;引导套1的上端向外弯折并伸入至挡肩槽13内部,且引导套1的上端用于将密封垫圈14压紧于挡肩槽13的内壁上;引导段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延伸套7,延伸套7沿过水管22的轴向延伸,且延伸套7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一9,且翻边一9与延伸套7垂直。延伸套7的下端套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顶部向内弯折形成翻边二10,翻边二10与密封圈8的轴线垂直,且翻边二10的底面抵触于翻边一9的顶面。密封圈8的底部向外弯折使得密封圈8的内壁形成弧形的接触面11,且接触面11的圆心远离延伸套7的中心轴线一侧。

密封件3包括支撑杆31、直杆32、球形阀瓣33以及复位组件。支撑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过水管22的内壁,支撑杆31的另一端延伸向过水管22的中心轴线一侧。支撑杆31的数目至少为一根,当支撑杆31的数目大于一根时,支撑杆31周向均匀分布于过水管22的内壁。直杆32固定连接于支撑杆31靠近过水管22中心轴线的端部上,且直杆32沿过水管22的轴向设置。球形阀瓣33设置于过水管22的中心处,球形阀瓣33包括上盖331以及螺纹连接于上盖331底部的下盖332。上盖331的顶面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筋一5,且引流筋一5呈弯曲设置。下盖332的底面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引流筋二6,引流筋二6呈弯曲设置,且引流筋二6的旋向与引流筋一5的旋向相同。下盖332的底部内凹形成供直杆32伸入的滑移槽4,且滑移槽4的槽口形状与直杆3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下盖332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阻水管12,阻水管12沿过水管22的轴向设置,阻水管12的内腔与滑移槽4联通,且阻水管12的内径与滑移槽4的槽宽相同。

复位机构34对球形阀瓣33施加以向上的推力,使得球形阀瓣33抵靠于密封圈8的弧形面并将引导套1下端的开口密封。复位机构34包括设置于直杆32内部的磁块一以及设置于球形阀瓣33内部的磁块二,磁块二位于磁块一上方,且磁块二与磁块一之间的磁力为斥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