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1247发布日期:2019-12-06 18:3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



背景技术:

联轴器部分是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的重要部件,现有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由通常由制动轮、内齿圈、外齿圈三部分组成,该三部分主体由铸件或锻件做成,需要分别进行精加工再组装成一套灵活使用的联轴器,通过固定安装电动机上外齿轴套和减速机上固定安装制动轮、内齿圈,而后调整内外齿啮合间隙,而分别加工时,内齿圈需钻孔再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制动轮内,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加工精度的问题,制动轮、内齿圈组装后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偏中心误差,由于存在安装积累误差的问题又导致内齿圈和外齿联轴器的齿啮合间隙非常难调整,耗时也非常大,特别是如果碰制动轮和内齿组装偏中心误差过大就只能报废该部件,设备的成本较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由制动轮和外齿圈组成,所述制动轮一侧中心轴往外延伸有连接轴,另一侧靠边缘处往外延伸有内齿圈,所述连接轴、内齿圈和制动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齿圈与内齿圈啮合,所述外齿圈一侧往外延伸有外齿圈轴,所述外齿圈轴和内齿圈通过端盖固定,所述端盖与外齿圈接触部分设置有防滑毡圈。

所述制动轮上靠近连接轴处还设置有润滑油油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结构内齿圈和制动轮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传统的联轴器内齿圈、制动轮分别加工后在装配时容易产生中心偏差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并且可以避免中心偏差过大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端盖及防滑毡圈的设置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润滑油油杯的设置可以保证制动轮的润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制动轮、11-连接轴、12-内齿圈、2-外齿圈、21-外齿圈轴、3-端盖、4-防滑毡圈、5-润滑油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中小型固定式起重机联轴器结构,由制动轮1和外齿圈2组成,所述制动轮1一侧中心轴往外延伸有连接轴11,另一侧靠边缘处往外延伸有内齿圈12,所述连接轴11、内齿圈12和制动轮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齿圈2与内齿圈12啮合,所述外齿圈2一侧往外延伸有外齿圈轴21,所述外齿圈轴21和内齿圈12通过端盖3固定,所述端盖3与外齿圈2接触部分设置有防滑毡圈4。

所述制动轮1上靠近连接轴11处还设置有润滑油油杯5。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结构因内齿圈12和制动轮1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传统的联轴器内齿圈12、制动轮1分别加工后在装配时容易产生中心偏差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并且可以避免中心偏差过大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端盖3及防滑毡圈4的设置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润滑油油杯5的设置可以保证制动轮1运行的润滑性。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