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2207发布日期:2019-11-06 00:2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引导,农田灌溉已经由传统的渠灌或管灌等灌溉方式向滴灌、微喷灌等新型灌溉方式发展。地埋管道随之数量增加,不仅有地埋主管,还有相应的地埋支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耕种翻地或者管道瞬间出水压力过大等原因会造成管道破损,出现漏水现象。目前,常用的维修方式是进行“几”字形修复管道或者挖一段较长的管沟进行整体管道替换,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利的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

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均为中空圆柱管。

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的内径与U-PVC管道1的外径相同,第一对接头2的外径与第一紧固件5的内径相同,第二紧固件6的内径与第一紧固件5的外径相同。

所述第二对接头3的内端外部具有凸缘,第二紧固件6的外端内部具有向内折弯的外端边沿,第二紧固件6套装在第二对接头3的外部,使得第二紧固件6的外端边沿与第二对接头3的凸缘相互配合,从而限制第二紧固件6的轴向位置。

所述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均由U-PVC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的内端内部都具有一向内折弯的内端边沿,所述内端边沿与U-PVC管道1的端部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内部的U-PVC管道1的轴向位置。

所述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的长度均大于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的长度。

所述第二紧固件6的外表面均匀地设有多个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管道修复时省时、省力、省材料;

(2)管道对接后仍呈直线,减少了水流的阻力以及管道造成的水头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连接后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 U-PVC管道

2 第一对接头

3 第二对接头

5 第一紧固件

6 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U-PVC管道快速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段U-PVC管道1,该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

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均为中空圆柱管。

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的内径与U-PVC管道1的外径相同,第一对接头2的外径与第一紧固件5的内径相同,第二紧固件6的内径与第一紧固件5的外径相同。

所述第二对接头3的内端外部具有凸缘,第二紧固件6的外端内部具有向内折弯的外端边沿,第二紧固件6套装在第二对接头3的外部,使得第二紧固件6的外端边沿与第二对接头3的凸缘相互配合,从而限制第二紧固件6的轴向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均由U-PVC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的内端内部都具有一向内折弯的内端边沿,所述内端边沿与U-PVC管道1的端部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内部的U-PVC管道1的轴向位置。

所述第一紧固件5和第二紧固件6的长度均大于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的长度。

所述第二紧固件6的外表面均匀地设有多个凹槽,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U-PVC管道1出现破损时,将U-PVC管道1的破损段去除,形成两段待连接的U-PVC管道。分别将套有第一紧固件5的第一对接头2和套有第二紧固件6的第二对接头3的内表面刷布PVC胶水,粘接在两段U-PVC管道1的外表面的端口处。待PVC胶水凝固后,将第二紧固件6的内表面与第一紧固件5的外表面刷布PVC胶水进行粘接,完成两段U-PVC管道连接,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