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枕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3646发布日期:2019-12-13 18:04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氧气枕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氧气枕连接头。



背景技术:

医疗领域里,经常会遇到病人转院的情况,在转院的过程中大多数会用到氧气袋用来给病人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气,确保病人在转运途中的安全,目前传统的氧气袋设计有软管,软管和氧气袋相连接,在氧气袋的边缘用细绳配有塞子,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将塞子塞入软管,防止氧气的泄露,在使用的时候将氧气袋的软管和氧气呼吸罩部分软管插入相连接,由于两个软管的直径差不大,在插入过程中相对费力,并且连接密封效果不好,经常会产生漏气的事件发生,给医护人员工作造成了困扰。

但是,现有的氧气枕连接头还存在着连接不方便更加快速的进行拆装、不方便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软管连接、不使用时容易进入杂物影响使用和密封方式单一的问题。

因此,发明氧气枕连接头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氧气枕连接头,以解决现有的氧气枕连接头连接不方便更加快速的进行拆装、不方便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软管连接、不使用时容易进入杂物影响使用和密封方式单一的问题。氧气枕连接头,包括连通管,第一组装头,固定块,连接孔,密封塞头,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保护连接套筒结构,组装插接头结构和第二组装头,所述的第一组装头和第二组装头分别一体化设置在连通管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固定块胶接在连通管上端的中间部位,并在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密封塞头一体化设置在连通管的下端;所述的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安装在第一组装头的外壁上;所述的保护连接套筒结构安装在第二组装头的外壁上;所述的组装插接头结构安装在密封塞头的内部;所述的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包括连接环,活动固定板,密封套,组装孔,旋转环和转动边,所述的活动固定板胶接在连接环的右表面;所述的组装孔开设在密封套的内部,并套接在第一组装头的外壁上;所述的转动边胶接在旋转环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连接套筒结构包括密封筒,套接腔,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紧固片,第二紧固片和紧固螺栓,所述的套接腔开设在密封筒的内部;所述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套接在密封筒外壁左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一紧固片分别一体化设置在第一加固板前后两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紧固片分别一体化设置在第二加固板前后表面的上部;所述的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紧固片和第二紧固片的内部中间部位。

优选的,所述的组装插接头结构包括连接盒,盒孔,密封柱,加密垫,旋转头和旋转块,所述的盒孔开设在连接盒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密封柱插入在盒孔的内部;所述的加密垫胶接在密封柱的外壁上;所述的旋转头一体化设置在密封柱的下端;所述的旋转块分别胶接在旋转头下表面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组装头和第二组装头分别与连通管连通,所述的第一组装头和第二组装头分别设置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塞头内部开设有通孔,并与连通管的下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固定板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活动固定板右侧的直径比左侧的直径大一厘米至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套采用橡胶套,并分别插入在连接环和活动固定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筒的套接腔套在第一组装头或者第二组装头的外壁上,所述的密封筒采用橡胶筒。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设置为弧形,所述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外壁上的第一紧固片和第二紧固片分别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柱插接在密封塞头内部的通孔内,所述的密封柱外壁上的加密垫采用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头与连接盒的盒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盒镶嵌在密封塞头内部通孔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组装头和第二组装头分别与连通管连通,所述的第一组装头和第二组装头分别设置为锥形,在连接软管时,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软管进行连接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塞头内部开设有通孔,并与连通管的下部连接,在通过组装插接头结构密封时,能够使密封塞头插入到软管或者氧气袋上起到密封的工作,同时也更加合理的使组装插接头结构进行安装和拆卸的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动固定板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活动固定板右侧的直径比左侧的直径大一厘米至三厘米,在旋转旋转环的过程中,能够向活动固定板的左侧移动,且使活动固定板的左侧更加紧密的与第一组装头、第二组装头和软管接触,进而起到了增加密封方式和密封效果的工作,同时也起到了加固的作用,避免了轻易脱落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套采用橡胶套,并分别插入在连接环和活动固定板的内侧,进而在进行连接时,增加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的密封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筒的套接腔套在第一组装头或者第二组装头的外壁上,所述的密封筒采用橡胶筒,在不使用时,能够分别对第一组装头和第二组装头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进而避免了容易进入杂物影响使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设置为弧形,所述的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外壁上的第一紧固片和第二紧固片分别设置有两个,在拧紧紧固螺栓时,能够带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收缩,且使密封筒更加紧密的与第一组装头或者第二组装头的外壁贴近,进而起到了加固和密封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柱插接在密封塞头内部的通孔内,所述的密封柱外壁上的加密垫采用橡胶垫,这样对密封塞头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同时在拆下密封柱时,能够使密封塞头与不同的软管或氧气袋连接,更加合理的配合密封塞头进行使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头与连接盒的盒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盒镶嵌在密封塞头内部通孔的下方,旋转该旋转头时,能够与连接盒连接,即可起到防脱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连接套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插接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通管;2、第一组装头;3、固定块;4、连接孔;5、密封塞头;6、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61、连接环;62、活动固定板;63、密封套;64、组装孔;65、旋转环;66、转动边;7、保护连接套筒结构;71、密封筒;72、套接腔;73、第一加固板;74、第二加固板;75、第一紧固片;76、第二紧固片;77、紧固螺栓;8、组装插接头结构;81、连接盒;82、盒孔;83、密封柱;84、加密垫;85、旋转头;86、旋转块;9、第二组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氧气枕连接头,包括连通管1,第一组装头2,固定块3,连接孔4,密封塞头5,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6,保护连接套筒结构7,组装插接头结构8和第二组装头9,所述的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分别一体化设置在连通管1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分别与连通管1连通,所述的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分别设置为锥形,在连接软管时,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软管进行连接使用;所述的固定块3胶接在连通管1上端的中间部位,并在内部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的密封塞头5一体化设置在连通管1的下端;所述的密封塞头5内部开设有通孔,并与连通管1的下部连接,在通过组装插接头结构8密封时,能够使密封塞头5插入到软管或者氧气袋上起到密封的工作,同时也更加合理的使组装插接头结构8进行安装和拆卸的工作;所述的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6安装在第一组装头2的外壁上;所述的保护连接套筒结构7安装在第二组装头9的外壁上;所述的组装插接头结构8安装在密封塞头5的内部;所述的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6包括连接环61,活动固定板62,密封套63,组装孔64,旋转环65和转动边66,所述的活动固定板62胶接在连接环61的右表面;所述的活动固定板62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活动固定板62右侧的直径比左侧的直径大一厘米至三厘米,在旋转旋转环65的过程中,能够向活动固定板62的左侧移动,且使活动固定板62的左侧更加紧密的与第一组装头2、第二组装头9和软管接触,进而起到了增加密封方式和密封效果的工作,同时也起到了加固的作用,避免了轻易脱落的问题;所述的密封套63采用橡胶套,并分别插入在连接环61和活动固定板62的内侧,进而在进行连接时,增加可拆装密封加固环结构6的密封效果;所述的组装孔64开设在密封套63的内部,并套接在第一组装头2的外壁上;所述的转动边66胶接在旋转环65的外壁上。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护连接套筒结构7包括密封筒71,套接腔72,第一加固板73,第二加固板74,第一紧固片75,第二紧固片76和紧固螺栓77,所述的密封筒71的套接腔72套在第一组装头2或者第二组装头9的外壁上,所述的密封筒71采用橡胶筒,在不使用时,能够分别对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进而避免了容易进入杂物影响使用的问题;所述的套接腔72开设在密封筒71的内部;所述的第一加固板73和第二加固板74分别套接在密封筒71外壁左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一加固板73和第二加固板74分别设置为弧形,所述的第一加固板73和第二加固板74外壁上的第一紧固片75和第二紧固片76分别设置有两个,在拧紧紧固螺栓77时,能够带动第一加固板73和第二加固板74收缩,且使密封筒71更加紧密的与第一组装头2或者第二组装头9的外壁贴近,进而起到了加固和密封的作用;所述的第一紧固片75分别一体化设置在第一加固板73前后两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紧固片76分别一体化设置在第二加固板74前后表面的上部;所述的紧固螺栓77螺纹连接在第一紧固片75和第二紧固片76的内部中间部位。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组装插接头结构8包括连接盒81,盒孔82,密封柱83,加密垫84,旋转头85和旋转块86,所述的盒孔82开设在连接盒81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密封柱83插入在盒孔82的内部;所述的密封柱83插接在密封塞头5内部的通孔内,所述的密封柱83外壁上的加密垫84采用橡胶垫,这样对密封塞头5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同时在拆下密封柱83时,能够使密封塞头5与不同的软管或氧气袋连接,更加合理的配合密封塞头5进行使用;所述的加密垫84胶接在密封柱83的外壁上;所述的旋转头85一体化设置在密封柱83的下端;所述的旋转头85与连接盒81的盒孔82螺纹连接,所述的连接盒81镶嵌在密封塞头5内部通孔的下方,旋转该旋转头85时,能够与连接盒81连接,即可起到防脱落的作用;所述的旋转块86分别胶接在旋转头85下表面的左右两侧。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进行使用时,旋转紧固螺栓77使第一加固板73和第二加固板74放松,然后拉动密封筒71与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分离,完成之后,随之将连接环61和密封套63的组装孔64套在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上,然后随之使输送氧气的管道和氧气袋套在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的外壁上,同时随之插入在密封套63的组装孔64内,完成初步的安装之后,向右移动连接环61并卡住第一组装头2和第二组装头9,最后旋转转动边66和旋转环65使活动固定板62收紧,这样即可完成加密并进行使用,在使用的同时,需要和患者口上带的呼吸器接头连接,旋转旋转块86和旋转头85即可使旋转头85与盒孔82分离,然后随之拉动旋转头85和密封柱83与密封塞头5分离,最后随之使密封塞头5套在需要连接的呼吸器接头或者氧气袋上即可进行使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