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1868发布日期:2020-02-08 00:20阅读:1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其上部的管口为开口,其底端密封,玻璃真空管口和上面水箱连成一体后,上面水箱内的水流到下面真空管内时,玻璃真空管受到太阳光射入真空管内水介质时,让真空管内冷水介质加热成热水介质后,形成真空管内的热水介质和上面水箱的冷水介质形成流动,真空管内的热水介质向上流动、水箱内的冷水介质向下流动后,让水箱内的冷水介质,经过玻璃真空管作用后形成热水介质。

但是,上述玻璃真空管长时间使用后,在真空管内底端易聚集泥沙、铁锈等杂质,影响玻璃真空管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在所述内管外侧,且外管和内管的两端端部之间分别熔融封口,外管和内管之间为真空状态的空腔,所述内管外壁上设有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太阳能吸收膜层,所述外管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结构的凹槽或/和凸起。

还包括了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吸气剂,吸气剂设置在一金属载体内部,金属载体与一卡件连接固定,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

所述金属载体为环形结构,且金属载体一侧为用于放置吸气剂的开口。

所述金属载体一侧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卡件连接固定。

所述连接件和卡件均采用金属材质,且连接件为一金属面板并与所述连接件和卡件焊接固定。

所述卡件为星型结构,卡件的内角处与所述内管外壁相抵,卡件的外角处与所述外管内壁相抵。

所述凹槽或/和凸起设置在外管至少一侧端部。

所述外管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结构的凹槽和凸起,且凹槽和凸起之间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设计合理,太阳能管两端均为开口,可以实现内部介质在两端开口之间的流通效果,不会出现杂质聚集的现象。

外管表面设置的凹槽、凸起可以缓冲因内管、外管温度差异带来的膨胀不同步问题,保障了太阳能管的正常使用、不易破碎。

吸气剂的设置可以持续保障空腔内部的真空效果,其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金属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凹槽、3凸起、4卡件、5金属载体、6内管、7太阳能吸收膜层、8吸气剂、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包括玻璃材质的外管1和内管6,所述外管1和内管6同轴分布且外管1套在所述内管6外侧,外管1和内管6的两端端部之间分别熔融封口构成向外凸起3设置的半圆环形结构,外管1和内管6之间为真空状态的空腔,所述内管6外壁上设有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太阳能吸收膜层7,太阳能吸收膜层7用于吸收太阳光线,所述外管1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结构的凹槽2和凸起3,凹槽2和凸起3分别设置在外管1的两端端部,凹槽2和凸起3之间交错分布构成波浪状结构,可以缓冲因内管6、外管1温度差异带来的膨胀不同步问题,保障了太阳能管的正常使用、不易破碎。

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还包括了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吸气剂8,吸气剂8采用蒸散型钡铝镍,用于吸收空腔内的空气,持续保障空腔内部的真空效果,吸气剂8设置在一金属载体5内部,金属载体5为环形结构,且金属载体5一侧为用于放置吸气剂8的环形开口,金属载体5与一卡件4连接固定,金属载体5一侧通过一连接件9与所述卡件4连接固定,连接件9和卡件4均采用金属材质,且连接件9为一金属面板并与所述连接件9和卡件4焊接固定,所述卡件4为截面为星型结构,卡件4的内角处与所述内管6外壁相抵,卡件4的外角处与所述外管1内壁相抵,使所述卡件4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管1和内管6之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具有双通结构的太阳能管在使用时,水或空气等介质在太阳能管一端进入,并在另一端流出,在流通过程中由太阳能吸收膜层7吸收太阳光线,将热能传递至流通的介质,达到介质加热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