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5523发布日期:2020-01-17 19:4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电子自动化设备是现代工业、建筑业、机械领域等等行业常用的设备,其中,在建筑行业会使用电子自动化设备来辅助建筑建造的某些过程,或对物料进行输送等等,而在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安装底座对设备进行安装,以便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使用。

但是当今市场上现有的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往往安装固定的步骤较为繁琐,且一般的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不具有吸尘的作用,并且普通的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不具有减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安装固定的步骤较为繁琐,且不具有吸尘的作用,并且不具有减震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鼓风机和固定筒,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表面粘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固定槽的内部,且固定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上方设置有横板,并且横板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的上端,所述横板的内部镶嵌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空腔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与收集箱相连接,所述鼓风机位于收集箱的右侧,且鼓风机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筒的上端焊接连接在底座本体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横截面形状和连接板的横截面形状均为“l”字型,且固定板关于底座本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固定板与连接板紧密贴合设置,且连接板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关于底座本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连接弹簧构成“x”字型,并且连接弹簧两两之间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在横板上等间距设置,且连接孔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连接孔与空腔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且固定弹簧的下端焊接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永磁块,且第一永磁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块,并且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刹车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块关于支撑柱的中心等角度设置,且第一永磁块与第二永磁块的连接方式为吻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安装固定的步骤和方式较为简单,且具有吸尘的作用,并且具有缓冲减震功能;

1、通过固定板、连接板、固定槽和连接弹簧的结构设计,使得位于对角线上的固定板两两之间为伸缩结构,因此可通过固定板之间的拉力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进行挤压固定,因此只需将固定板向外拉动,将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放置在固定板之间即可将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固定住,该操作快捷简单;

2、通过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横板、连接孔、连接管、收集箱、鼓风机和蓄电池等结构,使得内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而负压,从而对底座本体的上方进行灰尘的吸收,一方面可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周围进行吸尘,另一方面可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底部进性散热;

3、通过在底座本体下方设置有固定筒、固定弹簧、支撑柱、第一永磁块、第二永磁块和刹车滚轮,因此,该底座本体在移动过程中可通过支撑柱在固定筒内部的上下伸缩运动而起到缓冲作用,且可减小支撑柱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与支撑柱连接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本体;2、固定板;3、连接板;4、固定槽;5、连接弹簧;6、空腔;7、横板;8、连接孔;9、连接管;10、收集箱;11、鼓风机;12、蓄电池;13、固定筒;14、固定弹簧;15、支撑柱;16、第一永磁块;17、第二永磁块;18、刹车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固定板2、连接板3、固定槽4、连接弹簧5、空腔6、横板7、连接孔8、连接管9、收集箱10、鼓风机11、蓄电池12、固定筒13、固定弹簧14、支撑柱15、第一永磁块16、第二永磁块17和刹车滚轮18,底座本体1的上端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内表面粘贴连接有连接板3,固定板2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固定槽4的内部,且固定板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5,底座本体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腔6,且空腔6的上方设置有横板7,并且横板7固定安装在底座本体1的上端,横板7的内部镶嵌设置有连接孔8,空腔6的右端通过连接管9与收集箱10相连接,鼓风机11位于收集箱10的右侧,且鼓风机11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12,固定筒13的上端焊接连接在底座本体1下表面。

如图1中连接孔8在横板7上等间距设置,且连接孔8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连接孔8与空腔6构成连通结构,可通过连接孔8的形状设计,使得连接孔8的上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连接孔8的散热和吸尘效果更好;

如图1-4中固定筒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14,且固定弹簧14的下端焊接连接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永磁块16,且第一永磁块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永磁块17,并且支撑柱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刹车滚轮18,第一永磁块16关于支撑柱15的中心等角度设置,且第一永磁块16与第二永磁块17的连接方式为吻合连接,可通过第一永磁块16与第二永磁块17的作用,使得同名磁极的第一永磁块16与第二永磁块17相互排斥,从而减小支撑柱15与固定筒13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中固定板2的上端横截面形状和连接板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l”字型,且固定板2关于底座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固定板2与连接板3紧密贴合设置,且连接板3的材质为橡胶材料,可通过固定板2与连接板3的共同作用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下端外表面进行夹紧,从而将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固定住,且通过连接板3的作用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3中连接弹簧5关于底座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连接弹簧5构成“x”字型,并且连接弹簧5两两之间不接触,可通过2个连接弹簧5的作用,使得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固定板2两两之间为伸缩结构,因此方便对固定板2的位置及挤压力进行控制。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时,首先将4个固定板2同时向底座本体1的4个角的方向拉动,使得固定板2两两之间的间距尺寸变大,然后另外一个工作人员将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放在底座本体1的上方,然后松开对固定板2的拉扯,使得固定板2在处于拉伸状态的连接弹簧5的作用下而收缩,并由于连接弹簧5的作用而产生挤压力,使得固定板2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表面进行挤压,由于在固定板2的内表面上粘贴连接有连接板3,因此可通过材质为橡胶材料的连接板3可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表面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利用该方式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较为方便,且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与固定,另外,在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横板7,横板7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连接孔8,且连接孔8通过连接管9与收集箱10相连通,由于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环境大多为灰尘较多的环境,而灰尘等开了被工作人员吸收后会在成身体的损害,因此将蓄电池12上的开关打开,使得鼓风机11工作,即可通过连接孔8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周围的灰尘等开了进行吸收,并集中储存在收集箱10中,方便对灰尘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可减少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使用环境中的灰尘,从而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在连接孔8吸收灰尘的同时,可加快空腔6内部和横板7表面的空气流动,因此可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工作时底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除,提高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在底座本体1安装有刹车滚轮18,方便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的一定,而由于建筑使用场地的不平整,会对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产生较大的震动,因此可通过固定弹簧14的作用,使支撑柱15在固定筒13的内部上下运动,对底座本体1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另外,在固定筒1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永磁块17,在支撑柱1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永磁块16,且第一永磁块16和第二永磁块17为同名磁极,因此第一永磁块16和第二永磁块17之间相互排斥,可减小第一永磁块16和第二永磁块1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支撑柱15与固定筒13之间的摩擦阻力,这就是该建筑电子自动化设备用安装底座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