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阀防轴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5117发布日期:2020-01-21 22:1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阀防轴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阀防轴窜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当输送介质中含有硬度较高的杂物或工况不稳定时,受到强烈的冲击负载,致使回转阀产生轴窜现象,轻则造成轴承受损,重则造成转子碰壳故障,导致设备无法运行,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防止回转阀轴窜现象,通常采取将轴承内圈与轴点焊的方式进行定位,这种方式一方面对轴、轴承造成一定损伤,另外检修更换轴承时费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阀防轴窜装置,可以防止回转阀轴窜现象的出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转阀防轴窜装置,用于套接在回转阀转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上设有第一定位螺孔,所述第二轴套上设有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分别配有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一轴承的内圈紧靠,所述第二轴套和第二轴承的内圈紧靠。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螺孔设有2个,且它们关于回转阀转子的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螺孔设有2个,且它们关于回转阀转子的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与回转阀转子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关于回转阀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从轴向内侧至轴向外侧,所述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孔分别位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轴向长度的1/3-3/4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回转阀受到强烈冲击负载时频繁发生轴窜的问题,从而造成回转阀故障停机抢修的现象,设计加装防轴窜装置后,回转阀因轴窜引起的故障率大幅降低,保障了生产的持续稳定,节省了备件及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转阀,2、第一定位螺栓,3、第二定位螺栓,4、第一定位螺孔,5、第二定位螺孔,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第一轴套,9、第二轴套,10、回转阀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回转阀防轴窜装置,用于套接在回转阀转子1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套8和第二轴套9,所述第一轴套8上设有第一定位螺孔4,所述第二轴套9上设有第二定位螺孔5,所述第一定位螺孔4和第二定位螺孔5分别配有第一定位螺栓2和第二定位螺栓3,所述第一轴套8和第一轴承6的内圈紧靠,所述第二轴套9和第二轴承7的内圈紧靠。

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螺孔4设有2个,且它们关于回转阀转子10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螺孔5设有2个,且它们关于回转阀转子10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螺孔4和第二定位螺孔5与回转阀转子10垂直。所述第一轴套8、第二轴套9、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关于回转阀1中心对称设置。从轴向内侧至轴向外侧,所述第一定位螺孔4和第二定位螺孔5分别位于第一轴套8和第二轴套9的轴向长度的1/3-3/4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在回转阀1的两端,分别配有第一轴套8和第二轴套9,在第一轴套8和第二轴套9圆周方向上各对称钻两个第一定位螺孔4和第二定位螺孔5并攻m14的螺纹,安装时,将第一轴套8紧贴第一轴承6内圈定好位后,旋紧第一定位螺栓2、再将第二轴套9紧贴第二轴承7内圈定好位后,旋紧第二定位螺栓3,从而实现对回转阀转子10的定位,可以有效避免回转阀1受到强烈冲击负载时,回转阀转子10频繁发生轴窜的问题,避免了因回转阀转子10轴窜造成回转阀1故障停机抢修的现象,设计加装防轴窜装置后,回转阀1因轴窜引起的故障率大幅降低,保障了生产的持续稳定,节省了备件及维修费用。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