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齿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7453发布日期:2019-12-27 16:0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齿轮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齿轮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齿轮的降噪大多通过密封、润滑油或改善齿轮精度的方式降低齿轮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但是,在电子产品齿轮中采用这样的方式较为复杂,难以应用实施,并且还会影响产品尺寸和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减震齿轮组,从而简单便捷地解决齿轮工作噪音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齿轮组,该减震齿轮组通过减震组件消除两个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产生的碰撞或摩擦,避免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齿轮组,所述减震齿轮组包括: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传动;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具有柔性减震件和刚性固定架,所述刚性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所述柔性减震件固定于所述刚性固定架,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下,所述第二齿轮的齿顶挤压所述柔性减震件的减震端面形成减震形变量。

可选地,所述柔性减震件的减震端面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顶和齿根之间。

可选地,所述刚性固定架与所述第一齿轮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开设固定卡孔,所述刚性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卡孔。

可选地,所述刚性固定架具有限位柱和限位盘,所述限位盘设置在所述限位柱的端部,所述限位盘的盘沿由所述限位柱的周面伸出、形成限位所述柔性减震件的台面。

可选地,所述限位柱的周面设有卡固所述柔性减震件的卡槽。

由上可见,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齿轮组,该减震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减震组件中的刚性固定架设置在第一齿轮的端面,柔性减震件固定在刚性固定架上,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时,第二齿轮的齿顶挤压柔性减震件的减震端面形成减震形变量,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传动时,由柔性减震件降低第二齿轮的齿顶与第一齿轮的轮齿的碰撞或摩擦,进而消除由震动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减震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断面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另一种减震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又一种减震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减震齿轮组;

11第一齿轮;

111齿顶;

112齿根;

113固定卡孔;

12第二齿轮;

13减震组件;

131柔性减震件;

1311减震端面;

132刚性固定架;

1321限位柱;

1322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以齿轮齿条形成的减震齿轮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结合附图1至图4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减震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断面图;图3为图1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另一种减震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以“第一、第二”对齿轮进行区别说明,其并不对本申请的具体方案构成限制,也并不代表重要性、主次关系以及先后顺序,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齿轮组10,该减震齿轮组10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减震组件13中的刚性固定架132设置在第一齿轮11的端面,柔性减震件131固定在刚性固定架132上,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传动时,第二齿轮12的齿顶111挤压柔性减震件131的减震端面1311形成减震形变量,从而使得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在传动时,由柔性减震件131降低第二齿轮12的齿顶111与第一齿轮11的轮齿的碰撞或摩擦,进而消除由震动产生的噪音。

如图1至图3所示,减震齿轮组10中的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作为相互啮合的传动件,在具体实施例中以齿轮齿条啮合传动为例,其齿条作为一种特殊的齿轮,也就是说,以齿轮为第一齿轮11,齿条为第二齿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柔性减震件131的减震端面1311位于第一齿轮11的齿顶111和齿根112之间,如此设置,当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传动过程中,第二齿轮12首先与柔性减震件131的减震端面1311结合,并对柔性减震件131的减震端面1311产生挤压、形成减震形变量,从而可避免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的轮齿之间发生碰撞和摩擦,进而消除由此产生的震动噪音。

如图3所示,刚性固定架132与第一齿轮11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在第一齿轮11的端面外伸出刚性固定架132与第一齿轮11形成一体的齿轮,并且,刚性固定架132与第一齿轮11同轴设置,在轴心处开设贯通的齿轮轴孔。

如图4所示,刚性固定架13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齿轮11的端面上,具体地,第一齿轮11的端面开设固定卡孔113,刚性固定架132的连接端插入所述固定卡孔113固定。第一齿轮11的固定卡孔113可采用齿轮端面的轴孔,刚性固定架132的连接端与齿轮的轴孔相适配,因此,对于现有的齿轮,可根据减震需要直接装配上刚性固定架132和柔性减震件131,实现减震降噪。

进一步地,刚性固定架132具有限位柱1321和限位盘1322,结合图3和图4所示,限位盘1322设置在限位柱1321的端部,限位盘1322的盘沿由限位柱1321的周面伸出、形成限位柔性减震件131的台面。柔性减震件131采用柔性橡胶圈的结构,套在限位柱1321的外周面上,并通过限位盘1322的台面抵挡限位。

为了进一步确保柔性减震件131的牢固性,限位柱1321的周面设有卡固该柔性减震件131的卡槽,也就是说,在限位柱1321的外周面开设环状封闭的凹槽,从而将柔性橡胶圈限位在限位柱1321的外周面。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以齿轮齿条啮合传动形成的减震齿轮组10为例对方案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为两个齿轮啮合传动形成的减震齿轮组10。

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又一种减震齿轮组10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为齿轮,刚性固定架132设置在第一齿轮11上,柔性减震件131固定在刚性固定架132上后,其减震端面1311与第二齿轮12形成过盈配合,如此,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传动过程中,第二齿轮12的齿顶111挤压柔性减震件131的减震端面1311形成减震形变量,从而防止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的轮齿之间的碰撞和摩擦,进而消除传动过程中的噪声。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减震组件13设置在第一齿轮11,当然,减震组件13也可设置在第二齿轮12上,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