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作用补偿式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2042发布日期:2019-11-29 18:3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单作用补偿式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作用补偿式闸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闸阀,只能实现被动的开关,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老化泄露的情况下,不能实现智能控制,不能自行关闭,使得事故隐患得以扩大,后果变得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作用补偿式闸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簧老化弹力不足,引起泄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作用补偿式闸阀,包括上部的气缸组件和下部的阀块组件,上部的气缸组件结构是,包括气缸,气缸由气缸盖、气缸套及支撑座组成,气缸套的上下端口分别与气缸盖下表面环槽及支撑座上表面环槽分别对接,气缸盖与支撑座之间通过四个气缸拉杆连接为一体;气缸盖向上与弹簧套采用法兰方式连接,气缸套内腔套装有一个下活塞,下活塞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弹簧座,下活塞及弹簧座的轴心向上共同穿有一根指示杆,指示杆向上伸出弹簧套的顶盖,指示杆上部滑动套装有上活塞,弹簧座与上活塞之间连接有大弹簧及小弹簧,大弹簧及小弹簧同时套装在指示杆外圆上;上活塞与弹簧套的顶盖之间的位置径向开有一个连接口,该连接口与高压氮气罐出气口连通,高压氮气罐固定安装在弹簧套外圆上,高压氮气罐出气口与机控阀输出端控制连接,机控阀另一端伸进气缸上部空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单作用补偿式闸阀,其特征还包括:所述的下部的阀块组件结构是,包括双闸板闸阀,双闸板闸阀向上与阀杆下端传动连接,阀杆上端与下活塞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下活塞施加补偿推力,牢靠的关闭双闸板闸阀,克服弹簧老化弹力不足而导致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闸板闸阀,2、阀杆,3、支撑座,4、下活塞,5、弹簧座,6、大弹簧,7、气缸拉杆,8、气缸套,9、小弹簧,10、气缸盖,11、吊环,12、机控阀,13、高压氮气罐,14、指示杆,15、上活塞,16、顶盖,17、弹簧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包括上部的气缸组件和下部的阀块组件,

如图1,上部的气缸组件结构是,包括气缸,气缸由气缸盖10、气缸套8及支撑座3组成,气缸套8的上下端口分别与气缸盖10下表面环槽及支撑座3上表面环槽分别对接,气缸盖10与支撑座3之间通过四个气缸拉杆7连接为一体;气缸盖10向上与弹簧套17采用法兰方式连接,气缸套8内腔套装有一个下活塞4,下活塞4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弹簧座5,下活塞4及弹簧座5的轴心向上共同穿有一根指示杆14,指示杆14向上伸出弹簧套17的上端盖,指示杆14上部滑动套装有上活塞15,弹簧座5与上活塞15之间连接有大弹簧6及小弹簧9,大弹簧6及小弹簧9同时套装在指示杆14外圆上;上活塞15与弹簧套17的顶盖16之间的位置径向开有一个连接口,该连接口与高压氮气罐13出气口连通,高压氮气罐13固定安装在弹簧套17外圆上,高压氮气罐13出气口与机控阀12输出端控制连接,机控阀12另一端(信号触头端)伸进气缸上部空腔中;

如图2,下部的阀块组件结构是,包括双闸板闸阀1,双闸板闸阀1向上与阀杆2下端传动连接,阀杆2上端与下活塞4固定连接。

控制气缸中的下活塞4上下两个腔室的气压力,下活塞4在气缸中上下移动对阀杆2形成上下推移作用,从而带动双闸板闸阀1进行开关动作,因此该气缸组件(气动执行机构)属于一种单作用补偿,或称为单作用失气开关气动闸阀;但是其中的弹簧在长期运作后,会出现老化弹力下降的不足,导致阀门关闭速度及位置达不到要求,所以此时再控制高压氮气罐13出气口供气,将上活塞15上部空间气压提高使得上活塞15下移,两个弹簧共同向下挤压下活塞4,增加推下双闸板闸阀1的作用力,使得阀门关闭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双闸板闸阀1关闭时,给下活塞4上方腔室供气,下活塞4位置向下移动到底;然后,机控阀12随时检测下活塞4的位置状态,再控制高压氮气罐13的高压氮气开关,将气体打入上活塞15上部空间,挤压上活塞15下移推动两个弹簧,增加对下活塞4的推力,使得双闸板闸阀1关紧力量进一步加大,以此补偿弹簧老化损失的推力,使得双闸板闸阀1关闭的更加到位牢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