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7533发布日期:2020-06-05 19:4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



背景技术:

电梯可以使用感应范围大且能感应活物的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的感应范围大约是<100°锥角内的扇形区域,若人体与电梯口的距离大于3m就不能被感应到。红外线感应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探头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或人,就会反弹回来,被被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当有会动的物体或人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电梯就会停下。并且这个红外线装置是在所按楼层进行检测,若楼层没有人去触碰电梯按钮,则红外线装置是关闭的。从而有助于提升电梯的运行效率。

但是红外感应设备在投入市场以后可能会出现设备的连接和调试问题,有可能不能适用于所有场所,需要根据进行安装地点和条件的不同来对这个红外线的感应区域大小进行一个调节,因为电梯口空间有限,所以红外感应设备需要调节的范围较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可拆卸连接有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内设有第一开口,所述u型连接件内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贯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一侧固定有红外感应器,所述转盘的一侧和套环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套环和推杆的一侧均等间距设有多个限位槽,同一侧的多个限位槽为一组,两组限位槽分别和两个限位杆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墙体上设有两个螺纹盲孔,所述u型连接件的一侧抵触在墙体的一侧,所述u型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内均贯穿设有两个螺钉,两个螺钉的一端分别套接在两个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贯穿设置在u型连接件内的插板,且插板的上端和u型连接件的上端相抵触,所述插板的下端贯穿第一开口并延伸至u型连接件的下端,所述插板的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豁口,所述插板的下端设有第二豁口,且第二豁口和两个第一豁口贯通设置,所述第一豁口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豁口内,两个转动杆的上端分别抵触在u型连接件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罩的一端安装有保护罩,且红外感应器位于保护罩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呈半球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盘、推杆、限位杆和套环等部件的配合,从而方便小幅度调节安装罩的位置,解决了有可能不能适用于所有场所的问题,达到了根据进行安装地点和条件的不同来对这个红外线的感应区域大小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能准确的感应是否有人在等电梯,便于控制电梯运行,提升电梯运行的效率;

2、通过螺钉、连接装置、第二开口和保护罩等部件的配合,从而能快速的安装拆卸安装罩,更能对红外感应器进行保护,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从而延长红外感应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小范围调节红外感应器的位置,从而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场所,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梯的运行效率,并且方便进行安装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安装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插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套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套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推杆、3红外感应器、4保护罩、5安装罩、6第一开口、7u型连接件、8螺钉、9螺纹盲孔、10通孔、11转盘、12套环、13插板、14套筒、15第一弹簧、16连接杆、17凹槽、18第一豁口、19第二豁口、20转动杆、21限位槽、22连接槽、23第二弹簧、24限位杆、25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便于调节和安装拆卸的电梯用红外感应设备,包括墙体1,墙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u型连接件7,方便安装,u型连接件7内设有第一开口6,u型连接件7内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设有转盘11,连接装置能稳固连接转盘11,转盘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套环12,套环12内贯穿设有推杆2,推杆2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罩5,从而能通过套环12和推杆2牢固连接安装罩5;

安装罩5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25,方便通过第二开口25挤压转动杆20,进而便于进行拆卸;

安装罩5的一侧固定有红外感应器3,红外线的感应范围大约是<100°锥角内的扇形区域,若人体与电梯口的距离大于3m就不能被感应到,红外线感应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探头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或人,就会反弹回来,被被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当有会动的物体或人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电梯就会停下,并且这个红外线装置是在所按楼层进行检测,若楼层没有人去触碰电梯按钮,则红外线装置是关闭的;

安装罩5的一端安装有保护罩4,且红外感应器3位于保护罩4内,能有效进行防护,延长红外感应器3的使用寿命,转盘11的一侧和套环12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槽22,连接槽22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24,限位杆24的一端呈半球型设置,从而方便进行移动和插入限位槽21进行固定,套环12和推杆2的一侧均等间距设有多个限位槽21,同一侧的多个限位槽21为一组,两组限位槽21分别和两个限位杆24相对应,推动安装罩5时,推杆2和推杆2上的限位槽21移动,从而能挤压其中一个限位杆24,当该限位杆24和推杆2上的一个限位槽21对应后,在其中一个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插进该限位槽21内,进行固定,当转动时,套环12和套环12上的限位槽21转动,从而挤压另一个限位杆24,当该限位杆24和套环12上的一个限位槽21对应后,在另一个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插进该限位槽21内,进行固定,实现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墙体1上设有两个螺纹盲孔9,u型连接件7的一侧抵触在墙体1的一侧,u型连接件7的一端设有两个通孔10,两个通孔10内均贯穿设有两个螺钉8,两个螺钉8的一端分别套接在两个螺纹盲孔9内,通过螺钉8能将u型连接件7稳固的固定在墙体1的一侧,从而方便后续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装置包括贯穿设置在u型连接件7内的插板13,且插板13的上端和u型连接件7的上端相抵触,插板13的下端贯穿第一开口6并延伸至u型连接件7的下端,在安装连接时,需要将插板13和u型连接件7以及第一开口6所对齐,并插入;

插板13的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豁口18,插板13的下端设有第二豁口19,且第二豁口19和两个第一豁口18贯通设置,第一豁口18内设有凹槽17,凹槽17内转动连接有套筒14,套筒14内安装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两个转动杆20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豁口19内,将插板13插进u型连接件7内,第一开口6挤压转动杆20,从而使转动杆20收至第一豁口18内,便于插板13贯穿第一开口6,当转动杆20移出第一开口6后,在第一弹簧15和连接杆16的作用下,转动杆20转动,从而插板13和u型连接件7固定连接;

两个转动杆20的上端分别抵触在u型连接件7的下端,能后插板13的上端配合,使插板13牢固的固定在u型连接件7内,从而快速进行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螺钉8能将u型连接件7固定在墙体1上,将插板13插进u型连接件7内,第一开口6挤压转动杆20,从而使转动杆20收至第一豁口18内,便于插板13贯穿第一开口6,当转动杆20移出第一开口6后,在第一弹簧15和连接杆16的作用下,转动杆20转动移出第一豁口18,插板13和u型连接件7固定连接,方便根据需要推动或转动安装罩5,推动安装罩5时,推杆2和推杆2上的限位槽21移动,从而能挤压其中一个限位杆24,当该限位杆24和推杆2上的一个限位槽21对应后,在其中一个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插进该限位槽21内,进行固定,当转动时,套环12和套环12上的限位槽21转动,从而挤压另一个限位杆24,当该限位杆24和套环12上的一个限位槽21对应后,在另一个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插进该限位槽21内,进行固定,实现调节,通过第二开口25方便进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