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4871发布日期:2020-04-21 17:3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齿轴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轴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可以分为曲轴和直轴两类。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又可分为: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是机械中最常见的轴,如各种减速器中的轴等。心轴,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有些心轴转动,如铁路车辆的轴等,有些心轴则不转动,如支承滑轮的轴等。传动轴,主要用来传递扭矩而不承受弯矩,如起重机移动机构中的长光轴、汽车的驱动轴等。但是现有的齿轴传动机构依然存在着强度低,容易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不能够随时上润滑油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的齿轴传动机构依然存在着强度低,容易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不能够随时上润滑油的问题。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加强筋,固定块,固定垫,储油盒,注油孔,齿轮圈和啮合齿,其中:加强筋灌筑在传动轴的内部,且固定块焊接在传动轴的一侧,该固定垫嵌套在传动轴的表面;所述固定垫与传动轴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且储油盒嵌套在固定垫的表面,该储油盒与固定垫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注油孔通过螺纹安装在储油盒的表面,且齿轮圈嵌套在固定垫的表面,该齿轮圈与固定垫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啮合齿焊接在齿轮圈的外围;所述储油盒包括外壳,突出头,渗油棉和吸油芯,且突出头焊接在外壳的外围,该渗油棉镶嵌在突出头的内部;所述吸油芯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渗油棉与吸油芯之间相互缠绕。

所述加强筋采用圆柱形碳钢制金属棍,且加强筋贯穿传动轴,该加强筋与传动轴截面在同一平面上,有利于增加传动轴的强度,防止传动轴因外力的作用而导致弯曲形变,影响齿轴的使用。

所述固定垫采用方形铜质金属片,且固定垫围绕传动轴一周,该固定垫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锥形凸起,有利于使传动轴表面的其他的结构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防止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

所述储油盒采用环形铜质金属盒,且储油盒表面的注油孔采用单向阀,该储油盒跟随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有利于在内部进行储存润滑用的油液,便于随时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润滑油的使用。

所述渗油棉采用将棉花经过高压而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圆柱形渗液棉芯,且渗油棉采用若干,该渗油棉只之间通过吸油芯进行联系,有利于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渗油棉将储油盒内部的油液缓慢的渗出,流淌在齿轴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的设置,有利于增加传动轴的强度,防止传动轴因外力的作用而导致弯曲形变,影响齿轴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固定垫的设置,有利于使传动轴表面的其他的结构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防止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渗油棉的设置,有利于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渗油棉将储油盒内部的油液缓慢的渗出,流淌在齿轴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储油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传动轴,2-加强筋,3-固定块,4-固定垫,5-储油盒,51-外壳,52-突出头,53-渗油棉,54-吸油芯,6-注油孔,7-齿轮圈,8-啮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加强筋2,固定块3,固定垫4,储油盒5,注油孔6,齿轮圈7和啮合齿8,其中:加强筋2灌筑在传动轴1的内部,且固定块3焊接在传动轴1的一侧,该固定垫4嵌套在传动轴1的表面;所述固定垫4与传动轴1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且储油盒5嵌套在固定垫4的表面,该储油盒5与固定垫4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注油孔6通过螺纹安装在储油盒5的表面,且齿轮圈7嵌套在固定垫4的表面,该齿轮圈7与固定垫4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啮合齿8焊接在齿轮圈7的外围;所述储油盒5包括外壳51,突出头52,渗油棉53和吸油芯54,且突出头52焊接在外壳51的外围,该渗油棉53镶嵌在突出头52的内部;所述吸油芯54放置在外壳51的内部,且渗油棉53与吸油芯54之间相互缠绕。

所述加强筋2采用圆柱形碳钢制金属棍,且加强筋2贯穿传动轴1,该加强筋2与传动轴1截面在同一平面上,有利于增加传动轴1的强度,防止传动轴1因外力的作用而导致弯曲形变,影响齿轴的使用。

所述固定垫4采用方形铜质金属片,且固定垫4围绕传动轴1一周,该固定垫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锥形凸起,有利于使传动轴1表面的其他的结构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防止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

所述储油盒5采用环形铜质金属盒,且储油盒5表面的注油孔6采用单向阀,该储油盒5跟随传动轴1的转动而转动,有利于在内部进行储存润滑用的油液,便于随时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润滑油的使用。

所述渗油棉53采用将棉花经过高压而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圆柱形渗液棉芯,且渗油棉53采用若干,该渗油棉53只之间通过吸油芯54进行联系,有利于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渗油棉53将储油盒5内部的油液缓慢的渗出,流淌在齿轴的表面。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2的设置,有利于增加传动轴1的强度,防止传动轴1因外力的作用而导致弯曲形变,影响齿轴的使用,固定垫4的设置,有利于使传动轴1表面的其他的结构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防止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储油盒5的设置,有利于在内部进行储存润滑用的油液,便于随时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润滑油的使用,渗油棉53的设置,有利于在齿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渗油棉53将储油盒5内部的油液缓慢的渗出,流淌在齿轴的表面。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1),加强筋(2),固定块(3),固定垫(4),储油盒(5),注油孔(6),齿轮圈(7)和啮合齿(8),其中:加强筋(2)灌筑在传动轴(1)的内部,且固定块(3)焊接在传动轴(1)的一侧,该固定垫(4)嵌套在传动轴(1)的表面;所述固定垫(4)与传动轴(1)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且储油盒(5)嵌套在固定垫(4)的表面,该储油盒(5)与固定垫(4)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注油孔(6)通过螺纹安装在储油盒(5)的表面,且齿轮圈(7)嵌套在固定垫(4)的表面,该齿轮圈(7)与固定垫(4)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啮合齿(8)焊接在齿轮圈(7)的外围;所述储油盒(5)包括外壳(51),突出头(52),渗油棉(53)和吸油芯(54),且突出头(52)焊接在外壳(51)的外围,该渗油棉(53)镶嵌在突出头(52)的内部;所述吸油芯(54)放置在外壳(51)的内部,且渗油棉(53)与吸油芯(54)之间相互缠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采用圆柱形碳钢制金属棍,且加强筋(2)贯穿传动轴(1),该加强筋(2)与传动轴(1)截面在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4)采用方形铜质金属片,且固定垫(4)围绕传动轴(1)一周,该固定垫(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锥形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盒(5)采用环形铜质金属盒,且储油盒(5)表面的注油孔(6)采用单向阀,该储油盒(5)跟随传动轴(1)的转动而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油棉(53)采用将棉花经过高压而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圆柱形渗液棉芯,且渗油棉(53)采用若干,该渗油棉(53)只之间通过吸油芯(54)进行联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齿轴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加强筋,固定块,固定垫,储油盒,注油孔,齿轮圈和啮合齿,其中:加强筋灌筑在传动轴的内部,且固定块焊接在传动轴的一侧,该固定垫嵌套在传动轴的表面;所述固定垫与传动轴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且储油盒嵌套在固定垫的表面,该储油盒与固定垫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注油孔通过螺纹安装在储油盒的表面,且齿轮圈嵌套在固定垫的表面,该齿轮圈与固定垫之间接触的边缘进行焊接;所述啮合齿焊接在齿轮圈的外围。本实用新型加强筋,固定垫和储油盒的设置,强度高,不会出现打滑、脱落的现象,能够随时上润滑油,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佑豪;陈明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可精密齿轮(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