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638发布日期:2020-05-22 21:0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调节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为输送流体的控制件,现有阀门多为旋转阀门,通过旋转控制阻挡叶片的开度,该类阀门易出现疲劳,影响使用寿命,且该类阀门更多的适合启闭频繁的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常开管道用于控制管道开度大小的阀门,该阀门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开度大小,进而控制整个管道的流量。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阀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t型管道,所述t型管道包括进口端、出口端和封闭端,所述进口端和封闭端相对设置,液体由进口端进入通过进水管进入出水管至出口端,在进水管与出水管交汇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入口大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开口端沿筒形结构的侧壁开设槽口,所述筒形结构的封闭端朝向所述t型管道的封闭端,所述筒形结构的开口端正对所述t型管道的进口端,所述圆筒结构的外壁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槽口正对所述出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t型管道内腔横截面为圆筒形管道,所述筒形结构为圆筒结构,所述槽口由筒形结构的开口端沿筒形结构的母线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水管内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结构的封闭端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t型管道的封闭端,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栓,调整所述筒形结构槽口向出水管的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t型管道出水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长度大于所述出水管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长度为所述筒形结构长度的1/3~2/3。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中的调节阀门通过在进水管和出水管处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为开设槽口且贴合壳体内壁设置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封闭端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其与t型管道封闭端的距离,进而调整槽口朝向出水管的开度,进而调整阀门大小,由于筒形结构侧壁受到壳体的支撑,故能够增加其抗流体冲击力的能力,筒形结构的封闭端在受到流体的冲击力时,筒形结构的封闭端下面的调节螺栓起到支撑作用,增强其抗疲劳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调节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筒形结构槽口向出水管开度大小状态图;

图3本发明中筒形结构槽口向出水管最大开度状态图。

图中1、壳体,2、进口端,3、第一封闭端,4、出口端,5、密封装置,6、进水管,7、出水管,8、调节螺栓,801、螺杆,802、把手,9、筒形结构,901、开口端,902、第二封闭端,903、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一种调节阀门,包括壳体1,壳体1为t型管道,t型管道包括进口端2、出口端4和封闭端,进口端2和封闭端相对设置,液体由进口端2进入通过进水管6进入出水管7至出口端4,在进水管6与出水管7交汇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7入口大小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在圆筒结构的开口端901沿筒形结构9的侧壁开设槽口903,筒形结构9的封闭端朝向t型管道的封闭端,筒形结构9的开口端901正对t型管道的进口端2,圆筒结构的外壁贴合壳体1的内壁,槽口903正对出口端4。为区分,将t型管道的封闭端命名为第一封闭端3,调节装置的封闭端命名为第二封闭端902。进入阀门的流体经过进水管6至出水管7,金属管向出水管7的开度由筒形结构9的槽口903向出水管7的开度控制。

t型管道内腔横截面为圆筒形管道,筒形结构9为圆筒结构,槽口903由筒形结构9的开口端901沿筒形结构9的母线开设。为保证筒形结构9与t型管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在筒形结构9外壁与t型管道内壁之间设置密封装置5,具体可为密封圈。

如图2-3,本发明中的槽口903宽度小于或等于出水管7内径宽度,阀门开度大小取决于槽口903与出水管7管口的重叠程度,如图2为开度较小的情况,通过将筒形结构9向第一封闭端3调整,增加开度,即图3所示。

筒形结构9的封闭端通过调节螺栓8连接t型管道的封闭端,调节螺栓8包括螺杆801和把手802,螺杆801与第二封闭端902固定连接,其可为焊接或一体结构,在第二封闭端902上开设螺纹孔,螺杆80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封闭端902的螺纹孔伸出阀门外后与把手802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栓8,调整筒形结构9槽口903向出水管7的开度。

为充分利用阀门,使阀门开度有最大程度的调整,筒形结构9的长度大于t型管道出水管7的内径。槽口903长度大于出水管7内径。进一步,为保证阀门的强度,槽口903长度为筒形结构9长度的1/3~2/3。

本发明中的调节阀门通过在进水管和出水管处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为开设槽口且贴合壳体内壁设置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封闭端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其与t型管道封闭端的距离,进而调整槽口朝向出水管的开度,进而调整阀门大小,由于筒形结构侧壁受到壳体的支撑,故能够增加其抗流体冲击力的能力,筒形结构的封闭端在受到流体的冲击力时,筒形结构的封闭端下面的调节螺栓起到支撑作用,增强其抗疲劳性。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阀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t型管道,所述t型管道包括进口端、出口端和封闭端,所述进口端和封闭端相对设置,液体由进口端进入通过进水管进入出水管至出口端,在进水管与出水管交汇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入口大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开口端沿筒形结构的侧壁开设槽口,所述筒形结构的封闭端朝向所述t型管道的封闭端,所述筒形结构的开口端正对所述t型管道的进口端,所述圆筒结构的外壁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槽口正对所述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管道内腔横截面为圆筒形管道,所述筒形结构为圆筒结构,所述槽口由筒形结构的开口端沿筒形结构的母线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水管内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结构的封闭端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t型管道的封闭端,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栓,调整所述筒形结构槽口向出水管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t型管道出水管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长度大于所述出水管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长度为所述筒形结构长度的1/3~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阀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T型管道,所述T型管道包括进口端、出口端和封闭端,所述进口端和封闭端相对设置,液体由进口端进入通过进水管进入出水管至出口端,在进水管与出水管交汇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入口大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开口端沿筒形结构的侧壁开设槽口,所述筒形结构的封闭端朝向所述T型管道的封闭端,所述筒形结构的开口端正对所述T型管道的进口端,所述圆筒结构的外壁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槽口正对所述出口端。该阀门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开度大小,进而控制整个管道的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兴特钢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