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0700发布日期:2020-05-15 16: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路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路换向阀。



背景技术:

多路换向阀是由两个及以上换向阀为主体的组合阀。换向阀是借助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连接在阀体上油道的通断关系的阀类。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还可以组合上安全溢流阀、单向阀和补油阀等附属阀。和其他类型的阀相比,多路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压力损失小,滑阀移动阻力不大,有多位功能、寿命长,制造简单等优点。

现阶段的多路换向阀的工作联大多是并联设置的,使得各多路换向阀的工作联均能够通过对应的手柄进行工作状态的调节。在应用于高空作业设备的多路换向阀中,如果误操作了多路换向阀的手柄,容易造成设备的动作错误和意外换向,影响高空作业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现阶段需要研制出一种安全性能更高的多路换向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多路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联和至少两个工作联,所述工作联均包括工作换向阀,所述工作换向阀具有油口a2、b2、p2、t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联和所述工作联之间还设有控制联,所述控制联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三位六通换向阀,且所述控制阀包括油口a1、b1、p1、t1,所述进油联与所述油口p1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口a1与所述油口p2通过油路连接;

所述控制阀具有启动位、停止位和复位位;于所述启动位时,所述油口p1与所述油口a1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口t1与所述油口b1通过油路连接;于所述停止位时,所述油口p1、油口a1、油口b1均保持截止;于所述复位位时,所述油口p1与所述油口b1通过油路连接,所述油口t1与所述油口a1通过油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多路换向阀中的控制阀具有启动状态、停止状态和复位状态:当控制阀处于启动位下,多路换向阀中的进油联的油能够通过控制阀为工作换向阀的油口p2进行供油,从而实现工作联中的工作阀的正常工作;当控制阀处于停止位时,进油联的供油被控制阀截断,使得工作联处于无供油状态,工作联停止工作;当控制阀处于复位位时,使得与控制阀的油口a1和油口b1连接的液压原件复位。

上述多路换向阀的结构限定使得仅当控制阀处于启动状态时,多路换向阀的工作联才能够正常进行工作,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在控制阀未开启的情况下工作联因误操作而启动的状况发生,从而提升了整个多路换向阀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锁定组件和控制阀芯滑移的手柄组件;所述阀体具有供阀芯贯穿的安装通道;所述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锁定组件配合;所述阀芯经所述手柄组件驱动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控制阀处于启动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控制阀处于停止位;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控制阀位于复位位;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安装于阀体的锁定端罩、安装于所述阀芯端部的锁定连杆以及将阀芯锁定于第一工位的锁定机构以及有助于阀芯复位从第三工位至第二工位的复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手柄组件从而控制阀芯的滑移,使得阀芯位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控制阀处于启动位;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控制阀处于停止位;阀芯处于第三工位时,控制阀处于复位位。

其中,锁定组件中的锁定机构能够使得阀芯锁定于第一工位,从而保持控制阀保持处于开启位上,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一直把持在手柄组件上就能保证阀芯位于第一工位上。

当操作人员误操作手柄组件,使得控制阀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位处,此时控制阀处于复位位,而与控制阀的油口a1、b1相连的液压元件开始动作,而因为设置了复位机构,能够使得阀芯能够从第三工位复位至第二工位中,使得控制阀能够从复位位恢复至停止位,能够减小与控制阀的油口a1、b1相连的液压元件的动作幅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多路换向阀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连杆包括沿远离阀体的方向依次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基座、锁定滚珠、锁定卡环和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基座具有供锁定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锁定基座还设有供锁定滚珠穿过的锁定通孔;所述锁定滚珠安装于所述锁定通孔处;所述锁定卡环套设于锁定基座外侧,且具有与锁定滚珠配合的锁定锥面;所述锁定弹簧驱动所述锁定卡环的所述锁定锥面始终抵接于所述锁定滚珠且使得锁定滚珠始终被压紧在所述锁定连杆的外壁上;所述阀芯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锁定滚珠卡接于所述锁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基座、锁定滚珠、锁定卡环和锁定弹簧,锁定卡环在锁定弹簧的驱动下,使得锁定滚珠始终压紧在锁定连杆的外侧壁上,当锁定连杆上的锁定槽和锁定滚珠相对时,锁定滚珠卡入锁定槽内,从而实现锁定机构对阀芯位置状态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基座具有供锁定弹簧抵接的基座底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底环用于供锁定弹簧的端部进行抵接,相较于锁定弹簧直接抵接在阀体外侧壁的结构而言,将锁定弹簧的一端抵接在基座底环上的方式,能够方便锁定机构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槽为周向设于锁定阀杆顶部的环槽,所述锁定基座周向均匀设有三个锁定通孔,且所述锁定滚珠与所述锁定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槽为环槽的设置能够方便锁定滚珠卡入锁定槽内。三个锁定滚珠的设置能够提升锁定结构的锁定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基座的内侧壁设有抵接端面;所述阀芯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阀芯的端面与所述抵接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端面能够对阀芯的滑移进行限定,从而避免阀芯的滑移幅度过大造成控制阀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连杆在所述锁定槽远离阀体的一侧还依次设有限位部和滑移部,所述限位部沿靠近所述锁定槽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加;所述锁定连杆远离所述阀体的一端还设有锁定头;

所述锁定端罩内还设有驱动限位部与所述锁定滚珠抵接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弹簧座、复位弹簧和活动弹簧座;所述固定弹簧座抵接于所述锁定基座远离所述阀体的端面;所述活动弹簧座在远离固定弹簧座的一端开设有供锁定头卡入的沉孔;所述锁定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固定弹簧座和所述活动弹簧座,且使得活动弹簧座始终具有远离所述固定弹簧座滑移的趋势;

所述阀芯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活动弹簧座于所述锁定端罩的内顶面抵接,所述锁定滚珠抵接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阀芯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锁定滚珠位于滑移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复位机构原理如下所示:当操作人员误操作手柄组件使得阀芯位于第三工位上,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复位弹簧会使得活动弹簧座具有朝远离阀体的方向滑移的趋势,当操作人员松开手柄组件时,活动弹簧座会驱动阀芯朝远离阀体的方向滑移,直至锁定滚珠抵接于阀芯的限位部处,使得阀芯位于第二工位,使得控制阀处于停止位。

其中限位部的结构限定,使得操作人员在将锁定滚珠卡入锁定槽的过程中,锁定滚珠会通过阀芯的限位部,即需要克服锁定弹簧的弹力,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误操作手柄组件造成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能够提升锁定机构的锁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弹簧座具有供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抵接的活动底环;所述固定弹簧座具有供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抵接的固定底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底环和固定底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复位弹簧的安装,从而方便复位机构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端罩在远离所述阀体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锁定端罩内腔连通的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的设置能够平衡锁定端罩内腔的气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联、控制联和工作联,通过控制联的控制阀从而控制工作联的工作阀是否被供油,使得控制阀处于停止状态和复位状态下时,就算误操作工作联的工作阀,与工作联连接的液压元件也不会启动,从而提升整个多路换向阀的安全性能;

2、控制阀设有将阀芯锁定于第一工位的锁定机构以及有助于阀芯从第三工位复位至第二工位的复位机构,锁定机构能够锁定控制阀的开启状态,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其他工作阀进行控制;复位机构的设置能够在阀芯处于第三工位时将阀芯复位至第二工位状态,从而减少与控制阀连接的液压元件的动作幅度,进一步提升多路换向阀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路换向阀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换向阀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当阀芯位于第一工位时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当阀芯位于第二工位时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当阀芯位于第三工位时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油联;11、单向阀;2、控制联;31、第一工作联;32、第二工作联;33、第三工作联;4、控制阀;5、工作换向阀;6、阀体;61、安装通道;62、密封端盖;63、密封圈;7、阀芯;71、手柄端;711、铰接通孔;72、锁定端;81、锁定端罩;811、通气孔;82、锁定连杆;821、锁定槽;822、限位部;823、滑移部;824、锁定头;831、锁定基座;8311、锁定通孔;8312、基座底环;8313、抵接端面;832、锁定滚珠;833、锁定卡环;8331、锁定锥面;834、锁定弹簧;841、固定弹簧座;8411、固定底环;842、复位弹簧;843、活动弹簧座;8431、沉孔;8432、活动底环;91、安装罩盖;92、控制连杆;93、插球部;94、手柄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和附图2,一种多路换向阀,包括进油联1、控制联2和三个工作联。

进油联1具有进油口p。

参阅附图2和附图3,控制联2包括控制阀4,控制阀4为三位六通换向阀。控制阀4具有油口p1、t1、o1、a1、b1、c1。

控制阀4具有启动位、停止位和复位位。控制阀4处于启动位时,油口p1与油口a1通过油路连接,油口t1与油口b1通过油路连接,油口o1和油口c1处于保持截止;控制阀4处于停止位时,油口p1、油口a1、油口b1均保持截止,油口o1和油口t1连通;控制阀4处于复位位时,油口p1与油口b1通过油路连接,油口t1与油口a1通过油路连接,油口o1和油口c1通过油路连接。

三个工作联分别为第一工作联31、第二工作联32和第三工作联33。第一工作联31、第二工作联32和第三工作联33均包括工作换向阀5,工作换向阀5具有p2、t2、o2、a2、b2、c2的油口。

参阅附图4,工作换向阀5还具有前进位、停止位和后退位。工作换向阀5处于前进位时,油口p2与油口a2通过油路连接,油口t2和油口b2通过油路连接,油口o2和油口c2截止;工作换向阀5处于停止位时,油口p2、t2、a2、b2均保持截止,油口o2和油口c2通过油路连接;工作换向阀5处于后退位时,油口p2与油口b2通过油路连接,油口t2和油口a2通过油路连接,油口o2和油口c2保持截止。

参阅附图3,第三工作联33还具有油箱油口t和延伸功能口hpco。

参阅附图2至附图5,上述进油联1的进油口p和控制阀4的油口p1通过油道连接,进油联1在进油口p和油口p1之间还设有单向阀11,单向阀11的设置使得进油口p至油口p1之间的油道中的液压油有且仅能由进油口p至油口p1。进油联1的进油口p与油口o1也通过油道连接。

上述控制联2中控制阀4的油口a1均与三个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p2通过油道连接。控制阀4的油口c1和第一工作联31中的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o2通过油道连接,第一工作联31中的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c2与第二工作联32中的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o2通过油道连接,第二工作联32中的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c2与第三工作联33中的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o2通过油道连接,第三工作联33中的工作换向阀5的油口c2与延伸功能口通过油道连接。

其中,上述控制阀4的油口t1、三个工作换向阀5的t2均与第三工作联33上的油箱油口t通过油道连接。

上述多路换向阀的系统布局使得有且仅当控制阀4处于开启位时,第一工作联31、第二工作联32和第三工作联33中的换向工作阀能够正常工作。当控制阀4处于停止位和复位位时,第一工作联31、第二工作联32和第三工作联33中的换向工作法均与进油联1断开。

参阅附图5,控制阀4包括阀体6、阀芯7、锁定组件和控制阀4芯滑移的手柄组件。阀体6具有供阀芯7贯穿安装的安装通道61,阀体6在安装通道61的两端均设有与阀芯7密封配合的端盖组件。

参阅附图6,端盖组件包括密封端盖62和密封圈63,且密封端盖62具有供阀芯7伸出的通孔。

参阅附图5,阀芯7具有与手柄组件配合的手柄端71以及与锁定组件配合的锁定端72。阀芯7在手柄端71具有铰接通孔711。

手柄组件包括安装罩盖91、旋转安装于安装罩盖91内的控制连杆92和供手柄安装的手柄座94。其中。控制连杆92的一端具有插入铰接通孔711内的插球部93,且手柄座94安装于控制连杆92的另一端。其中,阀芯7的滑移方向位于控制连杆92的旋转平面中,使得控制连杆92的旋转能够带动阀芯7进行滑移。

阀芯7经手柄组件驱动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当阀芯7位于第一工位时,控制阀4处于启动位;当阀芯7位于第二工位时,控制阀4处于停止位;当阀芯7位于第三工位时,控制阀4位于复位位。

参阅附图5和附图7,锁定组件包括安装于阀体6的锁定端罩81、安装于阀芯7的锁定端72的锁定连杆82以及将阀芯7锁定于第一工位的锁定机构以及有助于阀芯7从第三工位复位至第二工位的复位机构。

参阅附图7和附图8,锁定连杆82的一端与阀芯7螺纹配合,且沿远离阀芯7的方向依次设有锁定槽821、限位部822和滑移部823。锁定槽821为环形槽,限位部822沿靠近锁定槽821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加。锁定连杆82在远离阀芯7的一端还设有一锁定头824。

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基座831、锁定滚珠832、锁定卡环833和锁定弹簧834。

锁定基座831具有供锁定连杆82穿过的通孔,锁定基座831在于阀体6抵接的端部还设有基座底环8312。锁定基座831还设有供锁定滚珠832穿过的锁定通孔8311。在本实施例中,锁定基座831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个锁定通孔8311。

锁定滚珠832安装于锁定通孔8311处,锁定滚珠832的数量和锁定通孔8311的数量一一对应。

锁定卡环833套设于锁定基座831外侧,且具有与锁定滚珠832配合的锁定锥面8331。锁定弹簧834套设于锁定基座831的外侧,且一端抵接于基座底环8312且另一端抵接于锁定卡环833,锁定弹簧834驱动锁定卡环833的锁定锥面8331始终抵接于锁定滚珠832且使得锁定滚珠832始终被压紧在锁定连杆82的外壁上。

参阅附图7,当阀芯7处于第一工位时,锁定滚珠832卡接于锁定槽821内。

其中,锁定基座831的内侧还设有一抵接端面8313,当阀芯7处于第一工位时,阀芯7的端面与抵接端面8313抵接,从而有助于限制阀芯7的滑移。

参阅附图10,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弹簧座841、复位弹簧842和活动弹簧座843。

固定弹簧座841抵接于锁定基座831远离所述阀体6的端面,固定弹簧座841还具有固定底环8411。

活动弹簧座843在远离固定弹簧座841的一端开设有供锁定头824卡入的沉孔8431,沉孔8431的设置使得锁定连杆82的锁定头824能够拉动活动弹簧座843朝固定弹簧座841方向滑移,且当活动弹簧座843抵接于锁定端罩81的内顶面时,锁定头824能够在沉孔8431内朝远离固定弹簧座841的方向滑移一段距离。活动弹簧座843还具有活动底环8432。

锁定弹簧834两端分别抵接于固定底环8411和活动底环8432,且使得活动弹簧座843始终具有远离固定弹簧座841滑移的趋势。

参阅附图11,当阀芯7处于第二工位时,活动弹簧座843与锁定端罩81的内顶面抵接,锁定滚珠832抵接于限位部822。

参阅附图12,当阀芯7处于第三工位时,锁定滚珠832位于滑移部823,且活动弹簧座843于锁定端罩81的内顶面分离,且复位弹簧84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上述复位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当操作人员误操作手柄组件使得阀芯7位于第三工位上,复位弹簧84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复位弹簧842会使得活动弹簧座843具有朝远离阀体6的方向滑移的趋势,当操作人员松开手柄组件时,活动弹簧座843会驱动阀芯7朝远离阀体6的方向滑移,直至锁定滚珠832抵接于阀芯7的限位部822处,使得阀芯7位于第二工位,使得控制阀4处于停止位。

参阅附图7,锁定端罩81在远离阀体6的端面开设有与锁定端罩81内腔连通的通气孔811,有助于锁定端罩81内腔的气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