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装置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888发布日期:2020-05-22 21:0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出水装置和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和应用该出水装置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热水器的出水管通常延伸至电热水器内胆的顶部,若用户想要从电热水器内取用热水时,电热水器内胆内需要装满整胆水,因此需要对整胆水进行加热。如此,则当用户无需使用过多热水时,内胆内剩余的热水就会被浪费掉,进而造成了电资源浪费,无法实现用户需要使用少量热水时仅加热部分热水的效果。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出水装置,旨在改善用户使用少量热水时仍需加热整胆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水装置,包括出水阀、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驱动手柄;所述出水阀包括阀本体和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本体内的阀芯,所述阀本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芯具有可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阀本体,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阀本体,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所述驱动手柄连接所述阀芯的一端,并设于所述阀本体外,以使得所述驱动手柄驱动所述阀芯活动时,所述第一管体和/或第二管体可与所述通道连通。可选地,所述阀芯转动连接于所述阀本体,所述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对应所述第一管体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对应所述第二管体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垂直设置。可选地,所述驱动手柄为长条状,所述阀芯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手柄的一端部连接,且所述驱动手柄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阀芯的轴线垂直。可选地,所述阀本体具有安装所述阀芯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盖设有固定盖,所述阀芯与所述驱动手柄连接的一端穿设所述固定盖。可选地,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槽口的外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盖与所述阀芯之间抵持有弹性件。可选地,所述阀芯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可选地,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驱动手柄的一端和所述阀本体的其中一者形成有定位槽,其中之另一者对应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槽内。可选地,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形成有两个管套,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管套内。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水器,包括包括出水阀、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驱动手柄;所述出水阀包括阀本体和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本体内的阀芯,所述阀本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芯具有可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阀本体,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阀本体,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所述驱动手柄连接所述阀芯的一端,并设于所述阀本体外,以使得所述驱动手柄驱动所述阀芯活动时,所述第一管体和/或第二管体可与所述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手柄与阀芯驱动连接,第一管体的一端安装于进水口,则当用户通过驱动手柄驱动连接阀芯活动至某一位置时,第一管体可与通道和出水口连通;当驱动手柄继续驱动连接阀芯活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二管体可与通道和出水口连通。进一步地,通过第一管体的长度和第二管体的长度不同,则第一管体伸出出水阀的端部与第二管体伸出出水阀的端部不平齐设置,即第一管体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与第二管体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不同;则当用户使用少量热水时,通过驱动阀芯活动,使得阀芯的通道可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中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较小的管路连通,同时盛水容器内的水的深度只要淹没于通道连通的管路的管口即可,而不必将盛水容器必须盛满水,从而当用户使用少量热水时,无需加热整个盛水容器内的水,减少了能源耗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水装置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水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第二通道与第二管体连通状态下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第一通道与第一管体连通状态下的a-a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出水装置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出水阀110阀本体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13安装槽114定位柱120阀芯121第一通道122第二通道123定位槽200驱动手柄300固定盖400弹性件500压板510管套600第一管体700第二管体800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水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该出水装置包括出水阀100、第一管体600、第二管体700及驱动手柄200;出水阀100包括阀本体110和可活动地设于阀本体110内的阀芯120,阀本体110具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阀芯120具有可连通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的通道;第一管体600的一端安装于出水阀100并与进水口111连通;第二管体700的一端安装出水阀100并与进水口111连通;第二管体700的长度不同于第一管体600的长度;驱动手柄200连接阀芯120的一端,并设于阀本体110外,以驱动阀芯120转动。通过驱动手柄200驱动连接阀芯120,则阀芯120可相对阀本体110活动,例如驱动手柄200可驱动阀芯120相对阀本体110转动或滑动。阀芯120具有可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连通的通道,则可理解的是,当驱动手柄200驱动阀芯120活动时,阀芯120上的通道位置或流向也会发生变化,在驱动阀芯120的过程中,通道均具有可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连通的位置。由于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安装于阀本体110并与进水口111连通,因此通道与进水口111连通时,也可与第一管体600和/或第二管体700连通。具体地,通道可只与第一管体600连通或者只与第二管体700连通,也可同时与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连通。另外,与第一管体600连通的通道和与第二管体700连通的通道可为同一通道,或者与第一管体600连通的通道和与第二管体700连通的通道为独立的两个通道。进一步地,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的延伸长度不同,即第一管体600伸出进水口111的长度与第二管体700伸出进水口111的长度不同,也即第二管体7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与第一管体6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不同。第一管体6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可能小于第二管体7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或者第二管体7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可能小于第一管体6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以下以第一管体600的长度为第二管体700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为例:出水阀100设于热水器的盛水容器的下方,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向上伸入盛水容器内。当用户对热水的需求较少时,驱动手柄200驱动阀芯120活动,以使得第一管体600与通道连通,此时保证热水器的盛水容器的水没过第一管体600伸入盛水容器内的管口,即可对盛水容器的水进行加热,而不用必须盛满盛水容器的水才可加热;加热后的水可从第一管体600进入出水阀100并由出水阀100的通道和出水口112流出,从而实现了减少了能量浪费的效果。当然,若用户对热水的需求量较大时,驱动手柄200可驱动阀芯120活动,以使阀芯120的通道与第二管体700连通,此时若要能够保证热水从第二管体700的管口流出,至少需要使得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没过第二管体700的管口处甚至盛满整个盛水容器;例如,第二管体700伸入至盛水容器远离出水阀100的内壁时,加热时需要加热几乎整个容器的水。如此,即可实现对盛水容器内注入部分容积的水并进行加热的效果,也可实现对盛水容器内注满水后再进行加热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盛水容器内还设有加热件,以对盛水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地,通过将驱动手柄200位于阀本体110外,则便于用户通过驱动手柄200驱动阀本体110内的阀芯120。具体地,驱动手柄200可以为一个连接阀芯120的连接臂,连接臂与阀芯120可呈夹角设置(该夹角不包括0°和180°),以使得连接臂可驱动阀芯120转动;或者连接臂可以与长条状的阀芯120的长度方向平行,以使得连接臂可便于驱动阀芯120相对阀本体110滑动。另外,驱动手柄200可与阀芯120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粘接等。或者驱动手柄200可以为按压开关,该按压开关,该按压开关连接有与阀芯120转动时的轴线垂直并沿按压开关的按压方向延伸的齿条,齿条啮合有齿轮,齿轮固定于阀芯120上,如此可以保证驱动手柄200驱动阀芯120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手柄200与阀芯120驱动连接,第一管体600的一端安装于进水口111,则当用户通过驱动手柄200驱动连接阀芯120活动到某一位置时,第一管体600可与通道和出水口112连通;当驱动手柄200继续驱动连接阀芯120活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二管体700可与通道和出水口112连通。进一步地,通过第一管体600的延伸长度和第二管体700的延伸长度不同,则第一管体600伸出出水阀100的端部与第二管体伸出出水阀100的端部不平齐设置,即第一管体6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与第二管体700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不同;则当用户使用少量热水时,通过驱动阀芯120活动,使得阀芯120的通道可与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中伸入盛水容器的深度较小的管路连通,同时盛水容器内的水的深度只要淹没于通道连通的管路的管口即可,而不必将盛水容器必须盛满水,从而当用户使用少量热水时,无需加热整个盛水容器内的水,减少了能源耗费。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阀芯120转动连接于阀本体110,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与第二通道122呈夹角设置;第一通道121对应第一管体600设置,以使第一通道121与第一管体600连通;第二通道122对应第二管体700设置,以使第二通道122与第二管体70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道121与第二通道122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一通道121的流道延伸方向与第二通道122的流道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夹角不包括0°和180°。另外,“第一通道121对应第一管体600设置;第二通道122对应第二管体700设置”是指第一通道121的通道口转至与进水口111连通时,其还可同时与第一管体600连通;第二通道122的通道口转至与进水口111连通时,其还可同时与第二管体700连通。通过阀芯120转动连接于阀本体110,阀芯120具有呈夹角设置并相对独立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且第一通道121对应第一管体600设置,第二通道122对应第二管体700设置,则当驱动手柄200驱动阀芯120转动至某一位置时,第一通道121即可连通阀本体110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而此时第二通道122不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连通;当驱动手柄200继续驱动阀芯120转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二通道122可连通阀本体110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而此时第一通道121不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连通。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的其中一者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连通时,则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的另一者不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连通。如此则可使得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的其中一者通过出水阀100出水,从而保证适量的出水量。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控制,第一通道121与第二通道122垂直设置。如此设置,则可使得驱动手柄200每次驱动阀芯120转动90°即可实现其中一通道与对应的管路连通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设置方便,驱动手柄200为长条状驱动手柄2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阀芯120的轴线垂直。通过将驱动手柄2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阀芯120的轴线垂直设置,则用户只需垂直推动或拨动驱动手柄200的自由端,即可实现驱动手柄200驱动阀芯120转动的效果,从而便于用户施加作用力。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阀芯120的一端与驱动手柄200的一端部连接。通过将阀芯120的一端与驱动手柄200的一端部连接,则用户对驱动手柄200施加作用力后,驱动手柄200的长度即为力臂的长度;从而在一定的力矩作用下即可驱动手柄200能够驱动阀芯120转动起来的基础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用户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实现使阀芯120转动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3、图4或图5所示,阀芯120连接驱动手柄200的一端伸出阀本体110外。通过将阀芯120连接驱动手柄200的一端伸出阀本体110外,则便于驱动手柄200与阀本体110连接。进一步地,如图3、图4或图5所示,阀本体110具有安装阀芯120的安装槽113,安装槽113的槽口处盖设有固定盖300,阀芯120与驱动手柄200连接的一端穿设固定盖300。通过在阀本体110上设有供阀芯120安装的安装槽113,则便于阀芯120通过安装槽113安装于阀本体110内。安装槽113处盖设有固定盖300,阀芯120与驱动手柄200连接的一端穿设固定盖300,则一方面可对阀芯120及阀本体110用以安装阀芯120的安装腔内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便于阀芯120与驱动手柄200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如图3、图4或图5所示,固定盖300与安装槽113的槽口的外沿螺纹连接,固定盖300与阀芯120之间抵持有弹性件400。通过上述设置,则使得阀芯120能够弹性地固定于阀本体110,从而可以使得阀芯120远离驱动手柄200的一端与阀本体110之间的抵持力处于一定的范围内,避免阀芯120远离驱动手柄200的一端与阀本体110之间的抵持力过大而使得二者容易变形或损坏,还可避免阀芯120远离驱动手柄200的一端与阀本体110之间的具有间距而使得阀芯120在阀本体110内松动、不稳定。进一步地,如图4或图5所示,为了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阀芯120还套设有密封圈800,密封圈800抵持安装槽113的内壁。具体地,阀芯120的外壁形成有安装密封圈800的密封槽,从而使得密封圈800的安装较为稳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阀芯120的外壁也可不形成密封槽,阀芯120的外壁可直接套设有密封圈800。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6,为了便于安装,阀芯120远离驱动手柄200的一端形成有定位槽123,阀本体110的内壁对应凸设有定位柱114,定位柱114插入定位槽123内。如此设置,一方面该定位柱114对阀芯120朝背离驱动手柄200的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且便于提高阀芯120与阀本体110安装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对阀芯120的径向方向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避免阀芯120在径向方向出现较大幅度的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阀芯120远离驱动手柄200的一端凸设有定位柱114,阀本体110的内壁对应有定位槽123,定位柱114插入定位槽123内。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进水口111处安装有压板500,压板500形成有两个管套510,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分别插入两个管套510内。通过将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插入两个管套510内,则可实现对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固定效果。具体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可均与管套510过盈配合。压板500与阀本体110可呈一体的结构,或者压板500与进水口111过盈配合。进一步地,如图3、图4或图5所示,第一通道121与第二通道122垂直设置。如此设置,则可使得驱动手柄200每次驱动阀芯120转动90°时,即可实现其中一通道与对应的管路连通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水器,该热水器包括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热水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热水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盛水容器,该盛水容器为上述的盛水容器。出水装置的出水阀100设于盛水容器的下方,出水装置的第一管体600未安装于出水阀100的进水口111的一端和第二管体700未安装于出水阀100的进水口111的一端均向上伸入盛水容器内,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的其中一者伸至盛水容器的顶部,第一管体600和第二管体700的另一者伸至盛水容器的中部高度位置。另外,盛水容器的下方还设有进水阀和连接进水阀的进水管,进水管连通盛水容器。当放水过程中,进水阀打开以使得外界的水通过进水阀和进水管后进入盛水容器内,从而使得盛水容器内的水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