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3846发布日期:2020-05-22 21:0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阀门多为通过旋转开关控制阀门的启闭,旋转开关制作工艺复杂,且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封闭不严,漏水渗水现象,还易出现阀门损坏问题,解决阀门长时间使用易出现磨损进而导致阀门寿命缩短问题是提高阀门质量的关键所在,旋转开关需借助旋转力才能将阀门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旋转开关存在的弊端,提供了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该开关通过推拉球体与管道口的磁性作用实现双出口阀门中两出口的启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还包括主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主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第一管道上,第一出口设置于第二管道上,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三管道上,在所述主管道内设置有球体开关,所述球体开关包括球体和推拉杆,所述球体直径小于主管道内径,所述球体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径,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壳体外。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管道入口处设置第一磁石,在所述第三管道入口处设置第二磁石,所述球体为与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产生吸力的材料体。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为塑胶杆或钢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用于吸附球体的第三磁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入口、凹陷部和第三管道入口通过导轨连接,所述导轨为一维方向的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横截面为弧状的导轨,所述球体沿导轨在第二管道入口、凹陷部和第三管道入口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内嵌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为与球体直径相当的圆形曲面凹陷,所述圆形曲面凹陷的直径与球体直径相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入口与导轨、第三管道入口与导轨、凹陷部与导轨之间均为曲面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与所述杆体转动连接,所述球体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推拉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球体绕所述转轴沿所述导轨滚动。

进一步的,杆体与球体之间为刚性连接。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中的开关通过杆体推拉球体开关,使球体沿轨道运动,在接近管道口时依靠磁力将球体吸附在管道口实现管道口的封闭,当需要两个出口均处于开启状态时,将球体吸附在凹陷部,防止球体随水流移动;本发明采用球体滚动方式实现各出口的启闭,避免了因球体与壳体滑动摩擦导致的球体磨损,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小了外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阀门第一出口封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阀门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阀门第二出口封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图1在a-b或c-d处的截面图;

图5本发明中球体和推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出口,3、第二出口,4、第一入口,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601、第二管道入口,7、第三管道,701、第三管道入口,8、主管道,9、球体,10、推拉杆,101、第一杆体,102、第二杆体,11、凹陷部,12、导轨,13、转轴,14、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中的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入口4、第一出口2和第二出口3,还包括主管道8、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第三管道7,主管道8连通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第三管道7,第一入口4设置于第一管道5上,第一出口2设置于第二管道6上,第二出口3设置于第三管道7上,在主管道8内设置有球体9开关,球体9开关包括球体9和推拉杆10,球体9直径小于主管道8内径,球体9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第三管道7内径,推拉杆10伸出壳体1外。在第二管道入口601处设置第一磁石,在第三管道入口701处设置第二磁石,球体9为与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产生吸力的材料体。杆体为塑胶杆或钢杆。当需要关闭第一出口2时,通过推拉杆10将球体9推至第二管道入口601处,通过第二管道入口601处的磁铁吸引球体9,固定于管道口,进而实现封闭,第二出口3同理,出口关闭仅需磁力作用。

在壳体1上设置通孔,推拉杆10穿过通孔伸出阀门外,在通孔内设置有防止流体伸出的密封圈。

在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凹陷部11,所述凹陷部11上设置有用于吸附球体9的第三磁石。具体的第一磁石、第二磁石和第三磁石可为固定磁铁,也可为电磁铁,球体9为铁球,外层可包覆有防锈涂层或材料体。

所述第二管道入口601、凹陷部11和第三管道入口701通过导轨12连接,所述导轨12为一维方向的导轨12。所述导轨12为横截面为弧状的导轨12,所述球体9沿导轨12在第二管道入口601、凹陷部11和第三管道入口701之间切换。当需要在各管道入口和凹陷部11切换时,拉动推拉杆10实现球体9原轨道的滚动,进而在靠近管道口或凹陷部11时实现出口启闭。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内嵌于壳体1内。所述凹陷部11为与球体9直径相当的圆形曲面凹陷,所述圆形曲面凹陷的直径与球体9直径相当。所述第二管道入口601与导轨12、第三管道入口701与导轨12、凹陷部11与导轨12之间均为曲面圆滑过渡。

所述球体9与所述推拉杆刚性连接或转动连接,若为滚动连接,则所述球体9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两端通过铰链14分别与第一杆体101和第二杆体102连接,推拉所述第一杆体101和第二杆体102,所述球体9绕所述转轴13沿所述导轨12滚动。第二管道入口601、第三管道入口701均小于球体9直径,凹陷部11深度小于球体9半径,滚动设计减少了球体9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摩擦,在减小阻力的同时减小了磨损,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上述阀门可用于液体或气体等流体。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做的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还包括主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主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第一管道上,第一出口设置于第二管道上,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三管道上,在所述主管道内设置有球体开关,所述球体开关包括球体和推拉杆,所述球体直径小于主管道内径,所述球体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径,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道入口处设置第一磁石,在所述第三管道入口处设置第二磁石,所述球体为与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产生吸力的材料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为塑胶杆或钢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用于吸附球体的第三磁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入口、凹陷部和第三管道入口通过导轨连接,所述导轨为一维方向的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横截面为弧状的导轨,所述球体沿导轨在第二管道入口、凹陷部和第三管道入口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石、第二磁石和第三磁石内嵌于所述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与球体直径相当的圆形曲面凹陷,所述圆形曲面凹陷的直径与球体直径相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入口与导轨、第三管道入口与导轨、凹陷部与导轨之间均为曲面圆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与所述推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球体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连接,推拉所述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所述球体绕所述转轴沿所述导轨滚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球体开关控制的阀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还包括主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主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第一管道上,第一出口设置于第二管道上,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三管道上,在所述主管道内设置有球体开关,所述球体开关包括球体和推拉杆,所述球体直径小于主管道内径,所述球体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径,所述推拉杆伸出所述壳体外。该阀门开关通过推拉球体与管道口的磁性作用实现双出口阀门中两出口的启闭。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兴特钢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