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149发布日期:2020-06-16 23:5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蒸汽转化炉是一种靠下部刚性支承、顶部猪尾管柔性补偿弹性支承型炉体。其存在支承结构复杂、炉体高、稳定性差、底部高温热壁管易损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倒挂型反应炉热补偿结构,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顶部热补偿及支撑复杂、底部高温热璧管由于热应力作用而开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重整炉管成6排立式并联布置于辐射室箱体内,重整炉管穿过辐射室箱体的底板和顶板;其中穿过辐射室箱体顶板后的重整炉管通过斜三通与冷壁支管连接,且相邻两排重整炉管连接至同一冷壁支管上,所述的冷壁支管的端部汇集成冷壁干管;

所述辐射室箱体的下方设有重整原料气进口支干管,一排重整炉管对应一根支干管,每根支干管上开设与每排重整炉管数量相同的分支,通过柔性管将重整炉管与支干管相连;

穿过辐射室的底板的重整炉管的下端设有弹性吊架,该为减小炉管与冷壁管连接处的局部应力和辐射室炉顶荷载,炉管(含管内催化剂)的约1/3重力荷载由其底部的弹性吊架传递到炉底板。且所述的冷壁支管为若干段冷壁短管组成,彼此之间采用波纹管膨胀节连接,且外侧设置大拉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冷壁支管上设有预期配套的冷壁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支干管上设有进料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冷壁支管的多段膨胀节吸收轴向热位移,避免成排的炉管跟随平移,提高炉膛顶的密封性。用大拉杆吸收管内压推力fe=ae*pi,同时减轻管道对支撑梁的推力。

炉管底的特制柔性管用于吸收多向复杂组合热位移,包括炉管向下的约250mm位移及少量的水平位移、进料管的水平位移。炉管底的弹性吊架承担约1/3炉管荷载,减轻炉管与冷壁管连接处的局部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炉体的相对高度,提高了热态稳定性,降低了炉管与冷壁管连接处的局部应力,提高了整体炉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壁管俯视图;图2是炉管立面图;图3是进料管俯视图。

图中,1.冷壁支管,2.冷壁管支架,3.波纹管膨胀节,4.大拉杆,5.重整炉管,6.柔性管,7.弹性吊架,8.支干管,9.进料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重整炉管(5)成6排立式并联布置于辐射室箱体内,重整炉管(5)穿过辐射室箱体的底板和顶板;其中穿过辐射室箱体顶板后的重整炉管(5)通过斜三通与冷壁支管(1)连接,且相邻两排重整炉管(5)连接至同一冷壁支管(1)上,所述的冷壁支管(1)的端部汇集成冷壁干管;

所述辐射室箱体的下方设有重整原料气进口支干管(8),一排重整炉管(8)对应一根支干管(8),每根支干管(8)上开设与每排重整炉管5数量相同的分支,通过柔性管(6)将重整炉管(5)与支干管(8)相连;

穿过辐射室的底板的重整炉管(5)的下端设有弹性吊架(7);且所述的冷壁支管(1)为若干段冷壁短管组成,彼此之间采用波纹管膨胀节(3)连接,且外侧设置大拉杆(4)。

所述的冷壁支管(1)上设有预期配套的冷壁管支架(2)。

所述的支干管(8)上设有进料管支架(9)。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重整炉管(5)成6排立式并联布置于辐射室箱体内,重整炉管(5)穿过辐射室箱体的底板和顶板;其中穿过辐射室箱体顶板后的重整炉管(5)通过斜三通与冷壁支管(1)连接,且相邻两排重整炉管(5)连接至同一冷壁支管(1)上,所述的冷壁支管(1)的端部汇集成冷壁干管;

所述辐射室箱体的下方设有重整原料气进口支干管(8),一排重整炉管(5)对应一根支干管(8),每根支干管(8)上开设与每排重整炉管(5)数量相同的分支,通过柔性管(6)将重整炉管(5)与支干管(8)相连;

穿过辐射室的底板的重整炉管(5)的下端设有弹性吊架(7);且所述的冷壁支管(1)为若干段冷壁短管组成,彼此之间采用波纹管膨胀节(3)连接,且外侧设置大拉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壁支管(1)上设有预期配套的冷壁管支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支干管(8)上设有进料管支架(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重整炉辐射段热补偿结构,属于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补偿结构通过对传统蒸汽转化炉上柔下刚的热补偿结构进行了改造,重整炉主体热补偿结构为顶部汇总管和底部分配管均用刚性支承,底部分配管与炉管之间用柔性管连接,顶部汇总冷壁管分段,段间波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炉体的相对高度,提高了热态稳定性,降低了炉管顶部和下部连接处的局部应力,提高了整体炉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勇;袁小进;陈金亮;钱静怡;张红;石勇;谢东升;潘珍燕;张亚新;顾美芳;秦小燕;李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