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6799发布日期:2020-05-29 12:3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家具脚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家具都是由金属框架和安装于金属框架上的台面板或凳板构成的,而金属框架又由金属面框架和金属支脚构成,金属框架传统的组装结构是先采用将金属面框架与金属支脚直接焊接在一起,这样的组装方式一般是厂家将整个家具框架焊接后才转送给客户,金属框架体积较大,不仅搬运起来极其不方便,还较为浪费车厢的内部空间,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现时市面上也有一些在厂家先采用多段金属面框型材进行头尾连接并焊接形成金属面框架后,再将支脚型材与金属面框架移送到客户处进行组装的家具产品,这种家具一般在支脚型材的顶部形成有固定部,在组装时先将支脚型材上的固定部与金属面框架的底面角部紧贴,最后再通过从固定部下方穿过固定部锁入到金属面框架底面上的螺栓进行固定,这样的家具组装完成后,支脚型材上的固定部会凸出于金属面框架的底面,以至于在使用时用户很容易被固定部刮擦到,影响用户的使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另外,固定支脚型材与金属面框架的螺栓的螺栓头裸露在固定部的底面,影响了家具的整体美观性,降低家具的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具脚腿连接结构,该家具脚腿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搬运方便、组装方便、使用方便、美观性好及档次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家具脚腿连接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角位连接件、支脚连接块和至少2根第一固定螺栓,所述角位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为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为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在角位连接件的底面中部形成有一嵌装凹位,嵌装凹位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部中,嵌装凹位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部中;所述支脚连接块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在支脚连接块的底面上形成有支脚连接面,支脚连接块从角位连接件的下方嵌入至嵌装凹位中;至少一根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从角位连接件的上方穿过角位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锁入到支脚连接块的第一固定部中,至少一根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从角位连接件的上方穿过角位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锁入到支脚连接块的第二固定部中,以实现将角位连接件、支脚连接块二者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角位连接件的嵌装凹位中与支脚连接块的顶面相贴合的那一面为贴合面,角位连接件的贴合面与支脚连接块的顶面之间设有至少2组第一对位结构,各组第一对位结构分别包括第一对位凸部和第一对位凹槽。

再进一步地,在角位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支脚连接块的第一固定部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的第一对位结构,在角位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支脚连接块的第二固定部之间也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的第一对位结构;在角位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各自设有第一对位结构的第一对位凹槽,在角位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顶面上还形成有与第一对位凹槽相连通的第一螺栓头嵌置槽;在支脚连接块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的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对位结构的第一对位凸部,在第一对位凸部上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头嵌置槽和第一对位凹槽锁入到第一对位凸部的第一螺孔中,以将支脚连接块和角位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又再进一步地,在支脚连接块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形成第一交汇部,在第一交汇部的底面上形成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上形成有一个与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朝向一致的侧面,该侧面称之为“第一内立面”,所述第一内立面与第一固定部的底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在连接凸台上还形成有一个与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朝向一致的侧面,该侧面称之为“第二内立面”,所述第二内立面与第二固定部的底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连接凸台的底面为所述的支脚连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角位连接件、支脚连接块和至少2根第一固定螺栓;在使用时角位连接件的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与形成面框架角位的其中一面框型材的端面对接并焊接在一起,角位连接件的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与形成面框架角位的另一面框型材的端面对接并焊接在一起;而支脚连接块的支脚连接面与支脚型材的顶面对接后焊接在一起;在将支脚型材与面框架组装一起时,支脚连接块从角位连接件的下方嵌入至嵌装凹位中,而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则从角位连接件的上方穿过角位连接件锁入到支脚连接块的顶面中,使得在面框架上加装面板后可以将第一固定螺栓的所遮挡隐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搬运方便、组装方便、使用方便、美观性好及档次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实施时组装成的金属框架一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角位连接件与支脚连接块装配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角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支脚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角位连接件;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3-嵌装凹位;14-第一螺栓头嵌置槽;15-第一凹腔;16-第一过孔;17-第二过孔;18-第二交汇部;19-内圆弧过渡面;110-外圆弧过渡面;120-第二螺栓头嵌置槽;2-支脚连接块;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3-支脚连接面;24-第一交汇部;25-连接凸台;251-第一内立面;252-第二内立面;26-第二凹腔;27-第三凹腔;28-第四凹腔;29-第三过孔;210-第四过孔;3-第一固定螺栓;41-第一对位凸部;411-第一螺孔;42-第一对位凹槽;5-定位凸柱;6-第二固定螺栓;71-第二对位凸部;711-第二螺孔;72-第二对位凹槽;8-面框型材;9-支脚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家具脚腿连接结构,包括角位连接件1、支脚连接块2和至少2根第一固定螺栓3,所述角位连接件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的端面为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第二连接部12的端面为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在角位连接件1的底面中部形成有一嵌装凹位13,嵌装凹位1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部11中,嵌装凹位1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部12中;所述支脚连接块2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在支脚连接块2的底面上形成有支脚连接面23,支脚连接块2从角位连接件1的下方嵌入至嵌装凹位13中;至少一根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从角位连接件1的上方穿过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部11锁入到支脚连接块2的第一固定部21中,至少一根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从角位连接件1的上方穿过角位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部12锁入到支脚连接块2的第二固定部22中,以实现将角位连接件1、支脚连接块2二者固定在一起。在使用时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与形成面框架角位的其中一面框型材8的端面对接并焊接在一起,角位连接件1的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与形成面框架角位的另一面框型材8的端面对接并焊接在一起;而支脚连接块2的支脚连接面23与支脚型材9的顶面对接后焊接在一起;在将支脚型材9与面框架组装一起时,支脚连接块2从角位连接件1的下方嵌入至嵌装凹位13中,而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则从角位连接件1的上方穿过角位连接件1锁入到支脚连接块2的顶面中,使得在面框架上加装面板后可以将第一固定螺栓3的所遮挡隐藏,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搬运方便、组装方便、使用方便、美观性好及档次高等优点。

为了方便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组装,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如图3、图4、图5所示,在角位连接件1的嵌装凹位13中与支脚连接块2的顶面相贴合的那一面为贴合面,角位连接件1的贴合面与支脚连接块2的顶面之间设有至少2组第一对位结构,各组第一对位结构分别包括第一对位凸部41和第一对位凹槽42。

为了避免第一固定螺栓3在将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固定时出现对位困难的问题,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部11与支脚连接块2的第一固定部21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的第一对位结构,在角位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部12与支脚连接块2的第二固定部22之间也设有至少一组所述的第一对位结构;在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上各自设有第一对位结构的第一对位凹槽42,在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的顶面上还形成有与第一对位凹槽42相连通的第一螺栓头嵌置槽14;在支脚连接块2的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的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对位结构的第一对位凸部41,在第一对位凸部41上形成有第一螺孔411;第一固定螺栓3的一端穿过第一螺栓头嵌置槽14和第一对位凹槽42锁入到第一对位凸部41的第一螺孔411中,以将支脚连接块2和角位连接件1固定在一起。第一固定螺栓3将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固定好后,第一固定螺栓3的螺栓头嵌装于第一螺栓头嵌置槽14中。

为了使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在应用时具有较好的承重力,使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在支脚连接块2的第一固定部21与第二固定部22之间连接形成第一交汇部24,在第一交汇部24的底面上形成有连接凸台25;连接凸台25上形成有一个与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朝向一致的侧面,该侧面称之为“第一内立面251”,所述第一内立面251与第一固定部21的底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在连接凸台25上还形成有一个与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朝向一致的侧面,该侧面称之为“第二内立面252”,所述第二内立面252与第二固定部22的底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连接凸台25的底面为所述的支脚连接面23。

为了方便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在应用时与面框型材8、支脚型材9进行焊接,如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支脚连接面23上分别形成有至少3个定位凸柱5。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上、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分别形成4个定位凸柱5,在应用时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上的4个定位凸柱5对应与面框型材8内腔上的4个角部对应;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支脚连接面23上形成有3个定位凸柱5,在应用时支脚连接面23上的3个定位凸柱5对应与支脚型材9内腔上的3个角位对应。

为了节省生产材料,进一步降低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生产成本及使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朝向更加轻便方向发展,如图4、图5所示,在角位连接件1的贴合面上形成有第一凹腔15;在支脚连接块2的顶面上形成有第二凹腔26,该第二凹腔26深入至连接凸台25。

为了方便角位连接件1与面框型材8焊接时定位,如图1、图2、图4所示,在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上形成有连通嵌装凹位13的第一过孔16,在角位连接件1的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上形成有连通嵌装凹位13的第二过孔17。这样的设计,使角位连接件1与面框型材8焊接时,面框型材8内腔的4个角部先与第一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11或第二面框架型材连接面121上的4个定位凸柱5相定位,之后通过一穿过第一过孔16或第二过孔17锁入到面框型材8中的螺栓进行临时定位,方便工人将角位连接件1与面框型材8焊接在一起,并在角位连接件1与面框型材8焊接后将螺栓拆卸下来。

为了使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应用时组装成的家具框架结构强度更高,如图5所示,所述支脚连接块2的第一固定部21底面上形成有第三凹腔27,在支脚连接块2的第二固定部22底面上形成有第四凹腔28;在第一固定部21的端面上形成有连通第三凹腔27的第三过孔29,在第二固定部22的端面上形成有连通第四凹腔28的第四过孔210。这样的设计在应用时,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当连接有支脚型材9的支脚连接块2与面框架上的角位连接件1连接在一起后,还可通过螺栓将支脚连接块2、角位连接件1、面框型材8固定在一起来进行再次加固,加固用的螺栓可以穿过支脚连接块2上的第三过孔29和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过孔16锁入到面框型材8的中,同时加固用的螺栓也可穿过支脚连接块2上的第四过孔210和角位连接件1的第二过孔17锁入到另一面框型材8的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的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连接后的结构强度,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角位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连接形成第二交汇部18,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面与第二连接部12的内侧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形成有内圆弧过渡面19,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面与第二连接部12的外侧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形成有外圆弧过渡面110;还包括至少2根第二固定螺栓6,各第二固定螺栓6的一端分别从第二交汇部18的上方穿过第二交汇部18锁入到支脚连接块2的第一交汇部24顶面中,其中至少一根第二固定螺栓6靠近内圆弧过渡面19,至少一根第二固定螺栓6靠近外圆弧过渡面110。这样的设计,使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之间通过至少4根螺栓固定,而且4根螺栓的连线呈三角形结构设置的,使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的连接更为牢固,进一步提高本家具脚腿连接结构组装而成的家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第二固定螺栓6在将角位连接件1与支脚连接块2固定时出现对位困难的问题,如图2、图3、图4所示,在第二交汇部18的底面与第一交汇部24的顶面之间设有至少2组第二对位结构,各第二对位结构分别包括第二对位凸部71和第二对位凹槽72,各第二对位结构的第二对位凹槽72分别设置于第二交汇部18的底面上,在第二交汇部18的顶面对应设有与第二对位凹槽7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头嵌置槽120,所述第二螺栓头嵌置槽120与第二对位凹槽72相连通,各第二对位结构的第二对位凸部71分别处于第一交汇部24上,各第二对位凸部71上形成有第二螺孔711,第二固定螺栓6的一端穿过第二交汇部18的第二螺栓头嵌置槽120及第二对位凹槽72锁入到第一交汇部24的第二螺孔711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