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底脚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3259发布日期:2020-08-28 16:4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底脚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底脚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通常为立式结构或者卧式结构,由于卧式结构的压缩机配置空间小,在制冷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现有的卧式压缩机通过四个分离式的底脚固装于安置压缩机的地板上,四个分离式的底脚沿压缩机水平轴线按固定距离分别固设在压缩机壳体上。

目前的压缩机中的壳体与底脚由于工艺的原因,均采用钣金结构,并通过打孔后安放橡胶脚。但是在移动以及各类振动试验中,钣金件的切口处容易和橡胶脚产生相对运动,并切割橡胶脚,最终导致其磨损失效,造成压缩机在使用不稳定性,这也成了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压缩机底脚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缩机底脚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件、辅助连接件、底脚,所述主连接件的一端与压缩机壳体连接,可以采用连接螺栓、螺柱等各种不同的形式的连接零部件作为主连接件,辅助连接件围绕设置在所述主连接件的周围,可以采用橡胶脚等具有避震、吸收震动且材质较软的在组件作为辅助连接件,降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应力,底脚伸入到所述辅助连接件内。

使用的底脚为翻边结构,伸入到所述辅助连接件内的第一部分与位于所述辅助连接件外的第二部分之间呈一定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60°-120°,由于底脚呈翻边结构,不会与辅助连接件进行线接触,可以显著改善辅助连接件的磨损情况。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90°,这样能够保证底脚与辅助连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接触面积最大,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辅助连接件的磨损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在靠近所述辅助连接件的一面呈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在靠近所述辅助连接件的一面呈圆弧过渡连接。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避免翻边的过渡处为尖端,导致出现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辅助连接件的磨损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在相对所述辅助连接件的另一面呈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在相对所述辅助连接件的另一面呈圆弧过渡连接。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避免翻边的过渡处为尖端,导致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能够延长底脚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可以延长底脚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面与所连接处的所述辅助连接件的外侧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为5mm-15mm,由于翻边具有一定高度,可以扩大与橡胶脚垂直面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带来的橡胶脚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翻边结构的底脚,减少运动环境中切边对辅助连接件的切割及磨损,同时增加钣金类底脚与辅助连接件的接触面积,避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底脚安装的结构状态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连接件、2-辅助连接件、3-底脚、3’-底脚、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对比例

现有底脚安装的结构状态如图1所示,目前的压缩机中的壳体与底脚3由于工艺的原因,均采用钣金结构,并通过打孔后安放辅助连接件2,一般可以采用橡胶脚。但是在移动以及各类振动试验中,由于底脚3’与橡胶脚之间是呈线接触,因此钣金件的切口处容易和橡胶脚产生相对运动,并切割橡胶脚,最终导致其磨损失效,造成压缩机在使用时的不稳定性提高。

实施例

一种压缩机底脚连接组件,其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主连接件1、辅助连接件2、底脚3等组件。其中,主连接件1的一端与压缩机壳体连接,可以采用连接螺栓、螺柱等各种不同的形式的连接零部件作为主连接件,辅助连接件2围绕设置在主连接件1的周围,可以采用橡胶脚等具有避震、吸收震动且材质较软的在组件作为辅助连接件,降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应力,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辅助连接件2就是常用的橡胶脚,这样不会额外增加制作成本。底脚3伸入到辅助连接件2内。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底脚3为翻边结构,伸入到橡胶脚内的第一部分31与位于橡胶脚外的第二部分32之间呈一定夹角,该夹角根据实际需要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可以在60°-120°的范围内变化。由于底脚3呈翻边结构,这样就不会像现有技术中与橡胶脚进行线接触,而是变成了面基础,这样可以显著改善辅助连接件的磨损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之间的夹角为90°,这样能够保证底脚与辅助连接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接触面积最大,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辅助连接件的磨损情况。

接下来分析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之间的连接关系,首先,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在靠近橡胶脚的一面呈过渡连接,如本实施例中采用圆弧过渡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翻边的过渡处为尖端,导致出现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辅助连接件的磨损情况。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在相对橡胶脚的另一面呈过渡连接。如本实施例中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避免翻边的过渡处为尖端,导致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能够延长底脚的使用寿命。并且第一部分31的外侧面与所连接处的橡胶脚的外侧面齐平,保证第一部分31完全伸入到橡胶脚内。

第一部分31的高度为5mm-15mm,由于翻边具有一定高度,可以扩大与橡胶脚垂直面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带来的橡胶脚变形。

本实施例中,由于底脚3的翻边呈圆弧状,不会与橡胶脚进行线接触,可以显著改善橡胶脚磨损情况。而且由于翻边具有一定高度,可以扩大与橡胶脚垂直面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带来的橡胶脚变形。这样通过翻边结构的底脚3,减少运动环境中切边对橡胶脚的切割及磨损,同时增加钣金类底脚与橡胶脚的接触面积,避免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侧”、“外侧”、“周围”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