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029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内部件,特别地是,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



背景技术:

在管道流体控制系统领域中流量调节阀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流体流量的执行机构,现有技术的针形流量调节的阀针均为单角度,为了满足流量调节自动智能化控制达到流量调节比例小,流量调节精度高要求,阀针设计为小角度细长形式,但单小角度阀针锥角小到一定程度如(莫氏角度),当阀针压紧阀口密封后由于小角度原因阀针与阀口产生的微小的弹性变形后,阀口箍紧阀针产生了阀针与阀口一种自锁摩擦力。因此当阀针压紧关闭阀口后,再提升阀针开启阀口所需的牵引力大大地大于针上下位移来改变阀口开度调节流量牵引力,因而限止了小角度锥形阀针在针形流量调节阀中的应用,使其调节流量的优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特别在自动化控制的针形流量调节阀中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阀针形状带来的弊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角度阀针机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包含有,

阀口,其沿竖向设置;以及,

被置于所述阀口内部的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由阀针上段及阀针下段组成,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具有共同的竖向轴线,所述阀针上段的外周面及所述阀针下段的外周面均为上大下小的锥面且所述阀针上段的外周面的锥度大于所述阀针下段的外周面的锥度,所述阀针上段的竖向长度小于所述阀针下段的竖向长度,所述阀针上段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所述阀针上段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所述阀针下段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阀口的内径。

作为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相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作为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固定方式为螺接。

作为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材质相同。

作为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材质相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实用性广泛,生产制造成本低。阀针上段的结构设计,可消除阀针本体与阀口压紧密封后再开启时的自锁摩擦力,大大减少阀针本体开启阀口所需牵引力。阀针下段的结构设计,可实现流量调节的比例和调节流量的精度,特别是解决自动控制在关闭阀口后重新开启阀口时需要大牵引力的技术问题,具有重大的创新和实用意义。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连接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关闭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打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阀针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连接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3,图中示出的是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可适用于各种流量调节阀。所述阀针机构由阀口1及被置于所述阀口1内部的阀针本体2组成。

所述阀口1沿竖向设置。所述阀口1为圆柱形的通孔结构。

所述阀针本体2由阀针上段21及阀针下段22组成。所述阀针上段21较短,所述阀针下段22较长。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针下段22具有共同的竖向轴线。所述阀针上段21的外周面及所述阀针下段22的外周面均为上大下小的锥面。所述阀针上段21的锥度采用大角度。所述阀针下段22的锥度采用小角度。较佳地,所述大角度大于等于20°,所述小角度小于等于15°。所述阀针上段21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阀口1的内径。所述阀针上段21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阀口1的内径。所述阀针下段22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阀口1的内径。

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针下段22相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针下段22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针下段22的固定方式为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针下段22的材质相同。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针下段22的材质相异。所述阀针上段21及所述阀针下段22的材质可选用金属或非金属。

所述阀针上段21压紧密封所述阀口1后,所述阀针上段21与所述阀口1不产生压紧自锁力,便于在较小牵引力下开启。所述阀针下段22用于所述阀针本体2在所述阀口1内上下位移来调节流体通过所述阀口1的流量。

再请参见图1,所述阀针本体2紧密关闭所述阀口1时的状态。

再请参见图2,上移所述阀针本体2,所述阀针上段21已脱离所述阀口1。所述阀针下段22与所述阀口1形成一个环形开口4。通过所述阀针下段22的上下位移改变流体流过所述环形开口4的大小调流量,达到调节的单位流量比例小和调节精度高的要求。

而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阀口,其沿竖向设置;以及,

被置于所述阀口内部的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由阀针上段及阀针下段组成,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具有共同的竖向轴线,所述阀针上段的外周面及所述阀针下段的外周面均为上大下小的锥面且所述阀针上段的外周面的锥度大于所述阀针下段的外周面的锥度,所述阀针上段的竖向长度小于所述阀针下段的竖向长度,所述阀针上段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所述阀针上段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所述阀针下段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阀口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固定方式为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材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的材质相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角度阀针机构,包含有,阀口,其沿竖向设置;以及,被置于所述阀口内部的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由阀针上段及阀针下段组成,所述阀针上段与所述阀针下段具有共同的竖向轴线,所述阀针上段的外周面及所述阀针下段的外周面均为上大下小的锥面且所述阀针上段的外周面的锥度大于所述阀针下段的外周面的锥度,所述阀针上段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所述阀针上段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所述阀针下段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阀口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实用性广泛,生产制造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华榴宏;徐小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恒温控制器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