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吸盘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3393发布日期:2020-08-28 16:4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按压吸盘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按压吸盘支架,其主要但不局限用于对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的吸附定位。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吸盘支架,主要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通过气泵控制手机与支架之间的间隙内气体多少从而控制压力及压强,达成手机与支架之间吸附定位或可脱离两种状态切换;其存在结构复杂、可控性欠佳等不足;

其二是通过控制漏气孔的启闭,在放入手机时,利用手动抵压形成真空腔达成吸附定位,而需取手机时,通过打开漏气孔使得真空腔内进入气体,达成手机可以从支架上脱离;其存在操作麻烦等不足;

其三是通过设置弹性自锁开关,放入手机时,将手机朝向吸盘面用力轻轻压下,使得手机与吸盘面之间产生真空吸力,手机被吸紧在吸盘面上;而需取下手机时,手拿着手机往吸盘面轻轻压下,自锁开关松开,手机与吸盘面之间的真空吸力消失,手机就可以取下;其存在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可控性欠佳等不足。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压吸盘支架,其结构简单、可控性佳、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吸盘支架,包括有吸盘和用于装设吸盘的安装部,所述吸盘具有盘体和露于盘体前侧的可变形吸附面板;其中:

所述盘体相对安装部沿前后方向可往复位移式设置,所述安装部设置有用于限位盘体的前端位移点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盘体配置有使盘体向前复位的第一复位单元;

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相对盘体可变形式设置;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的后侧连接有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相对盘体沿前后方向可往复位移式设置,所述盘体设置有用于限位拉动件的前端位移点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安装部设置有用于锁定拉动件的后端位移点的第三限位结构、用于释放对拉动件的后端位移点的锁定的解锁槽;

放产品时,将产品放置在可变形吸附面板并施加一向后按压力,盘体相对安装部向后位移,拉动件位移至后端位移点并受被第三限位结构锁定,拉动件将可变形吸附面板向后拉变形以扩大产品与可变形吸附面板之间的间隙体积形成负压;

取产品时,使拉动件偏离第三限位结构并对应解锁槽,在第一复位单元的复位作用力下,盘体向前复位,解除负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相对安装部绕前后向轴线可转动式装设;所述拉动件的后端具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有对应第一卡块设置的第一扣块,所述解锁槽、第一扣块在周向相邻设置;

放产品时,拉动件后移使第一卡块挂在第一扣块的后侧;

取产品时,转动吸盘以使拉动件的第一卡块脱离第一扣块的锁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动件的后端延伸有弹性臂,所述第一卡块形成于弹性臂的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动件具有凸轮杆、旋转凸轮,所述凸轮杆的后端具有v形凸轮面,所述旋转凸轮的外周具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前端具有凸轮斜面;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有对应第二卡块设置的第二扣块,所述解锁槽、第二扣块在周向相邻设置;

放产品时,按压吸盘使拉动件后移,所述v形凸轮面作用于凸轮斜面,旋转凸轮的第二卡块沿解锁槽位移并旋转至受限于第二扣块的后侧;

取产品时,按压吸盘使拉动件后移,所述v形凸轮面作用于凸轮斜面,旋转凸轮的第二卡块向前位移的同时并反向旋转至解锁槽的前侧,在第一复位单元的作用下,第二卡块沿解锁槽复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复位单元为弹性复位元件,其一端作用于安装部,另一端作用于盘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配置有使可变形吸附面板恢复形变的第二复位单元;取产品时,在第二复位单元的复位作用力下,可变形吸附面板恢复形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盘体具有供可变形吸附面板向后变形的第一凹位、供拉动件伸入的第二凹位,所述第一凹位位于第二凹位的前侧且相互贯通;所述安装部伸入第二凹位;所述拉动件的前端经第一凹位连接至可变形吸附面板,其后端伸入第二凹位与安装部的第三限位结构可脱离式锁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盘体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露于前壳的前侧;所述第一凹位形成于前壳的前侧,所述第二复位单元设置于第一凹位,所述第二凹位形成于前壳的后侧;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围构形成有环绕拉动件布置的容设空间;所述第一复位单元设置于容设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伸入容设空间,所述安装部往外延伸有肩部作为前述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后壳的后端向内形成有止挡部可选择性地限位于肩部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具有转动腔,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解锁槽均形成于转动腔,所述拉动件伸入转动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盘体相对安装部的移动可以带动整个吸盘相对安装部移动,拉动件相对盘体的移动可以带动可变形吸附面板向后变形形成负压,再通过安装部形成对拉动件的锁定,如此,保持负压吸附,放产品时,直接将产品放置在可变形吸附面板并施加一向后按压力即可,取产品时,旋转盘体即可解除锁定、解除负压,拿下手机即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控性佳;

其次是,其转动方式解锁,确保锁定结构的设计自由度大,可以更好地满足锁定稳固性,确保产品吸附可靠;

还有,整个吸盘支架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组装定位,结构紧凑性好,很好地利用了设计空间,在吸盘支架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应用场合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组装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分解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安装部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截面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另一分解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局部分解示图(前壳仅显示局部);

图10是图9所示分解状态下的截面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旋转凸轮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吸盘10盘体11

可变形吸附面板12拉动件13

第一凹位111第二凹位112

前壳1101后壳1102

容设空间1103止挡部1104

卡口圆柱1105限位条1106

第一壁体1121长柄1201

卡条1301第一卡块131

弹性臂132斜面133

安装部20第一限位结构21

第二限位结构22第三限位结构23

第一扣块231解锁槽24

肩部201转动腔202

第二壁体203台阶204

第一复位单元31

第二复位单元32产品40

限位盘50遮挡片60

筒体20’

凸轮杆131′v形凸轮面1311′

旋转凸轮132′第二卡块1321′

凸轮斜面1322′第二扣块23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两种实施例的吸盘支架的具体结构,所述吸盘支架可用于吸附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也可用于吸附其它具有一相对较为平整光滑的吸附面的产品。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按压吸盘支架,包括有吸盘10和用于装设吸盘10的安装部20,所述吸盘10相对安装部20绕前后向轴线可转动式装设;所述吸盘10具有盘体11和露于盘体11前侧的可变形吸附面板12;其中:

所述盘体11相对安装部20沿前后方向可往复位移式设置,所述安装部20设置有用于限位盘体11的前端位移点的第一限位结构21,所述盘体11配置有使盘体11向前复位的第一复位单元31;优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单元31为弹性复位元件,其一端作用于安装部20,另一端作用于盘体11。

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12相对盘体11可变形式设置;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12的后侧连接有拉动件13,所述拉动件13相对盘体11沿前后方向可往复位移式设置,所述盘体11设置有用于限位拉动件13的前端位移点的第二限位结构22,所述安装部20设置有用于锁定拉动件13的后端位移点的第三限位结构23、用于释放对拉动件13的后端位移点的锁定的解锁槽24;通常,所述安装部20具有转动腔202,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解锁槽24均形成于转动腔202,所述拉动件13伸入转动腔202;以及,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12配置有使可变形吸附面板12恢复形变的第二复位单元32;优选地,所述第二复位单元32为弹性复位元件,其一端作用于可变形吸附面板12,另一端作用于盘体11。

放产品时,将产品40放置在可变形吸附面板12并施加一向后按压力,盘体11相对安装部20向后位移,拉动件13位移至后端位移点并受被第三限位结构23锁定,拉动件13将可变形吸附面板12向后拉变形以扩大产品40与可变形吸附面板12之间的间隙体积形成负压;

取产品时,转动吸盘10以使拉动件13偏离第三限位结构23并对应解锁槽24,在第一复位单元31的作用力下,可变形吸附面板12随盘体11向前复位,且,可变形吸附面板12向前变形复位,解除负压。优选地,借助第二复位单元32的复位作用力下,可变形吸附面板12恢复形变,解除负压。需要说明的是,自然状态下,可变形吸附面板12优选设计为外凸式球冠表面(或称伞形表面),在受压后,其向后变形;而取产品时,优选借助第二复位单元32向前抵压可变形吸附面板12,确保其能恢复至自然状态,提高吸盘1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以防止转动过度,例如:所述安装部20穿过后壳1102通孔,安装部20的肩部201外侧凸出的台阶204,后壳1102内壁有限位条1106,限制旋转的角度,此处,限制的角度为90度,实际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台阶和限位条的数量来控制旋转的角度。限位盘50覆盖在后壳1102内部并用螺丝固定,用于限制安装部20向内位移。当然,若在产品的外表面作转动位置标示,提示使用者从一指示位置转动到另一指示位置,亦可。

通常,所述拉动件13的后端具有第一卡块131,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包括有对应第一卡块131设置的第一扣块231,所述解锁槽24、第一扣块231在周向相邻设置;放产品时,拉动件13后移使第一卡块131挂在第一扣块231的后侧;取产品时,转动吸盘10以使拉动件13的第一卡块131脱离第一扣块231的锁定。

如图4所示,所述拉动件13的后端延伸有弹性臂132,所述第一卡块131形成于弹性臂132的后端;其是利用弹性臂132的弹性,将第一卡块131挤入,越过第一扣块231后复位以受限于扣埠231的后侧,达成锁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块131和/或第一扣块231设置有便于第一卡块131弹性卡入的导引斜面或弧面。

如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一中,其结构紧凑性佳,所述盘体11具有供可变形吸附面板12向后变形的第一凹位111、供拉动件13伸入的第二凹位112,所述第一凹位111位于第二凹位112的前侧且相互贯通;所述安装部20伸入第二凹位112;所述拉动件13的前端经第一凹位111连接至可变形吸附面板12,其后端伸入第二凹位112与安装部20的第三限位结构23可脱离式锁定。

此处,所述盘体11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1101和后壳1102,所述可变形吸附面板12露于前壳1101的前侧;也可以在前壳1101的前侧进一步设置遮挡片60,用于遮挡螺丝锁固位等。所述第一凹位111形成于前壳1101的前侧,所述第二复位单元32设置于第一凹位111,所述第二凹位112形成于前壳1101的后侧;所述前壳1101和后壳1102之间围构形成有环绕拉动件13布置的容设空间1103;所述第一复位单元31设置于容设空间1103。所述安装部20伸入容设空间1103,所述安装部20往外延伸有肩部201作为前述的第一限位结构21,所述后壳1102的后端向内形成有止挡部1104可选择性地限位于肩部201的后侧。肩部201的前侧可以供第一复位单元31作用定位,此处,第一复位单元31为压簧,压簧的后端作用于肩部201的前侧,具体是限位于肩部201的前侧的第一定位凹槽内,压簧的前端作用于前壳1101,同样,可以在前壳1101的后侧形成第二定位凹槽供压簧的前端限位。围绕第二凹位112的第一壁体1121的外侧可作为安装部20的第二壁体203配合定位之用,以及,在第二凹位112内的前端,是用于限位拉动件13的前端位移点,因此,第二凹位112内的前端作为前述的第二限位结构22。

通常,将可变形吸附面板12优选设计为外凸式球冠表面,在可变形吸附面板12的内侧连接有长柄1201,所述长柄1201的一端组装于可变形吸附面板12的内侧,例如:通过倒扣、凹槽适配,或者,通过长柄1201的一端镶嵌成型式埋设于可变形吸附面板12的内侧,或者将长柄1201的一端粘接固定于可变形吸附面板12的内侧等;长柄1201的外表面上有若干凸起肋条,例如:4条,4条肋条呈十字设置,柄的外周套设复位弹簧,长柄1201的中心有通孔,前壳1101内凹有十字通孔,带十字勒条的长柄1201穿过十字通孔,再利用螺丝锁定。前壳1101内凹的十字通孔向后延伸凸出一卡口圆柱1105,拉动件13的侧壁有与卡口圆柱1105配合的卡条1301,这个是防呆设计,方便安装。拉动件13底部为十字通孔,长柄1201穿过前壳1101和拉动件13,因长柄1201的外表面的肋条和前壳1101的十字通孔和拉动件13的十字通孔在旋转的时候会卡住,通过螺丝穿过长柄1201中心通孔,将整个固定好。

接下来,请参照图6至图11,其显示了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三限位结构23不同,以及,拉动件13与第三限位结构23形成锁定的结构及动作方式、过程不同。实施例二,在取、放产品时均采用按压方式,因此,其盘体11相对安装部20沿前后方向可位移即可,“吸盘10相对安装部20绕前后向轴线可转动”这点并非必要条件。

所述拉动件13具有凸轮杆131′、旋转凸轮132′,所述凸轮杆131′的后端具有v形凸轮面1311′,所述旋转凸轮132′的外周具有第二卡块1321′,所述第二卡块1321′的前端具有凸轮斜面1322′;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23包括有对应第二卡块1321′设置的第二扣块231′,所述解锁槽24、第二扣块231′在周向相邻设置;

放产品时,按压吸盘10使拉动件13后移,所述v形凸轮面1311′作用于凸轮斜面1322′,旋转凸轮132′的第二卡块1321′沿解锁槽24位移并旋转至受限于第二扣块231′的后侧;

取产品时,按压吸盘10使拉动件13后移,所述v形凸轮面1311′作用于凸轮斜面1322′,旋转凸轮132′的第二卡块1321′向前位移的同时并反向旋转至解锁槽24的前侧,在第一复位单元31的作用下,第二卡块1321′沿解锁槽24复位。

此处,是通过另外设置一个筒体20’装设于安装部20内,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第二扣块231′、解锁槽24这些均设置在筒体20’的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

1、所述的第一复位单元、第二复位单元,并不局限于弹性复位结构的设置,也可以是其它复位结构,例如:磁复位等。

2、所述的吸盘支架,可以结合应用无线充功能,例如,在前述的盘体11内进一步设置无线充单元,以使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在被吸附定位于吸盘10时,可依需进行无线充电。

3、所述的安装部20,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一、二所示的设计情形,所述安装部仅是指用于装设定位吸盘10而言,安装部的实际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出风口夹、吸盘式座、多向调节式安装座、支撑杆式结构等。

以及,也可以设置用于支撑手机的托脚,通常托脚是设置盘体11的底部,这样,在取手机时,避免手机由于自重而直接掉落;优选地,所述托脚是自下而上斜向上倾斜延伸设置以使手机呈倾斜布置状态,借助手机自身重力形成一个朝向可变形吸附面板12抵压的作用力,可以确保手机与可变形吸附面板12更好地贴平,接触密闭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盘体相对安装部的移动可以带动整个吸盘相对安装部移动,拉动件相对盘体的移动可以带动可变形吸附面板向后变形形成负压,再通过安装部形成对拉动件的锁定,如此,保持负压吸附,放产品时,直接将产品放置在可变形吸附面板并施加一向后按压力即可,取产品时,使拉动件偏离第三限位结构并对应解锁槽,即可解除锁定、解除负压,拿下手机即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控性佳;

其次是,其转动方式或按压方式解锁,其锁定及解锁结构紧凑,占用体积较小,确保锁定结构的设计自由度大,可以更好地满足锁定稳固性,确保产品吸附可靠;

还有,整个吸盘支架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组装定位,结构紧凑性好,很好地利用了设计空间,在吸盘支架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应用场合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