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705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绳搭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



背景技术:

钢绳在出厂前要进行拉伸实验时,钢绳的产品有时也比较多样,存在一种粗度很粗的闭环钢绳,这种钢绳需要有特制的套环来连接,为了适应这种粗度的钢绳,套环本身的圆角半径也较大,但是如果这种大尺寸的套环是常见的铸造形成,那重量也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便于用板材折弯、对接制成,起到轻量化的作用。同时结构稳定性强,具备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的限位导向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包括:闭环部,包括呈闭环的环体,环体围成供钢绳穿过的通孔,环体的外圈、内圈分别为凹曲面、凸曲面;凹曲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平行于通孔自身轴线方向的加强板;底板,与闭环部的底部固定,底板水平布置,底板的底部具备一对水平相向延伸的止口边,止口边构成延伸方向与通孔自身轴线垂直的容纳槽;环体与底板之间还通过竖向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与通孔自身轴线方向垂直,沿平行于通孔自身轴线的视角,支撑板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从上往下渐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环的结构特点便于利用板材折弯、对接制成,这种方式便于制造出较大尺寸的套环,避免铸造带来的大质量,起到轻量化的作用。同时通孔供钢绳穿过,钢绳接触的凸曲面也不会对钢绳造成损伤,加强板能够强化环体的结构稳定性,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凹曲面正好也为加强板的固定提供了充足的连接位置。支撑板也是强化了闭环部与底板连接的稳定性。钢绳套环整体上小下大,重心下移,两个钢绳套上钢绳套环后拉扯时,钢绳套环不易歪倒。容纳槽可以与外部轨道活动装配,限定钢绳套环只能沿容纳槽的方式往复运动,钢绳套环适用在地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板与环体相切过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切过渡保证支撑板与环体受力的连贯度,也进一步避免出现锐利部,避免锐利部队钢绳的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加强板包括位于凹曲面顶部的上加强板,还包括位于凹曲面底部的下加强板,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呈弓形,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均呈竖向布置,下加强板的弓形对应的弦与底板上表面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加强板提高了闭环与底板的连接紧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加强板还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加强板,水平加强板的高度与通孔自身轴线所在高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加强板、下加强板、水平加强板整体不均比较均匀,保证了闭环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限定凹曲面、凸曲面的曲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环体、上加强板、下加强板、水平加强板厚度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整体用等厚的板材裁切、折弯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环体与上加强板、下加强板、水平加强板之间焊接固定,下加强板、支撑板与底板焊接固定,支撑板与环体为一体弯折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焊接方式适用钢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支撑板与环体之间的圆滑过渡也适合用折弯钢板来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容纳槽位于止口边的上方,容纳槽滑动连接有轨道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轨道板限定止口边的位置,轨道板能起到水平导向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

1-底板;2-上加强板;3-下加强板;4-水平加强板;5-环体;6-通孔;7-支撑板;8-止口边;9-容纳槽;10-轨道板;11-钢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大尺寸钢绳套环,包括:闭环部,包括呈闭环的环体5,环体5围成供钢绳11穿过的通孔6,环体5的外圈、内圈分别为凹曲面、凸曲面;凹曲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平行于通孔6自身轴线方向的加强板;底板1,与闭环部的底部固定,底板1水平布置,底板1的底部具备一对水平相向延伸的止口边8,止口边8构成延伸方向与通孔6自身轴线垂直的容纳槽9;环体5与底板1之间还通过竖向的支撑板7固定连接,支撑板7与通孔6自身轴线方向垂直,沿平行于通孔6自身轴线的视角,支撑板7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从上往下渐宽。

图2中利用虚线分隔了环体5与支撑板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环的结构特点便于利用板材折弯、对接制成,这种方式便于制造出较大尺寸的套环,避免铸造带来的大质量,起到轻量化的作用。同时通孔供钢绳穿过,钢绳接触的凸曲面也不会对钢绳造成损伤,加强板能够强化环体的结构稳定性,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凹曲面正好也为加强板的固定提供了充足的连接位置。支撑板也是强化了闭环部与底板连接的稳定性。钢绳套环整体上小下大,重心下移,两个钢绳套上钢绳套环后拉扯时,钢绳套环不易歪倒。容纳槽可以与外部轨道活动装配,限定钢绳套环只能沿容纳槽的方式往复运动,钢绳套环适用在地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7与环体5相切过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切过渡保证支撑板与环体受力的连贯度,也进一步避免出现锐利部,避免锐利部队钢绳的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板包括位于凹曲面顶部的上加强板2,还包括位于凹曲面底部的下加强板3,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呈弓形,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均呈竖向布置,下加强板3的弓形对应的弦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加强板提高了闭环与底板的连接紧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板还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加强板4,水平加强板4的高度与通孔6自身轴线所在高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加强板、下加强板、水平加强板整体不均比较均匀,保证了闭环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限定凹曲面、凸曲面的曲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环体5、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水平加强板4厚度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整体用等厚的板材裁切、折弯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环体5与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水平加强板4之间焊接固定,下加强板3、支撑板7与底板1焊接固定,支撑板7与环体5为一体弯折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焊接方式适用钢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支撑板与环体之间的圆滑过渡也适合用折弯钢板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的实际应用场景,容纳槽9位于止口边8的上方,容纳槽9滑动连接有轨道板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轨道板限定止口边的位置,轨道板能起到水平导向限位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