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284发布日期:2020-09-04 14:07阅读:1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这种输送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运输的管道是非常脆弱的,常常会发生各种故障,比如堵塞。目前,通过超声波技术进行管道堵塞检测是一种便于实施、成本低且效果较好的管道堵塞检测方法,通常在管道的同一端安装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接收器,通过对返回的超声波进行分析来判断管道内部情况操作简单,且技术成熟。

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对弯折管道进行检测,超声波在到达管道的弯折处后便会返回,无法对弯折处的另一端的管道进行检测。虽然可通过搭载超声波检测元件的探测小车移动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检测,但管道内壁一般较光滑,如果管道内堆积有未形成堵塞的障碍物,探测小车无法以稳定的速度来避让障碍物。且当障碍物高度较高时,探测小车无法通过障碍物对后续的管道进行检测,需要对障碍物进行清理后再进行二次探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对管道堵塞检测工作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直接对弯折管道进行超声波检测,且现有探测车无法在管道中稳定的避让障碍物而导致的弯折管道堵塞检测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包括探测车体,以及安装在探测车体上的用于搭载超声波检测元件总成的检测元件载板,所述探测车体包括风动吸附部、螺旋桨叶总成和翼板,所述风动吸附部内设有贯穿其两端的若干个风道,所述螺旋桨叶总成转动安装在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且将所述风道分隔成负压侧和正压侧,所述风动吸附部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负压侧相连通的负压层通孔,所述风动吸附部上安装有与所述负压层通孔同侧的若干个万向驱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截面呈流线型,所述翼板位于所述正压侧的一侧板面为平整面。

进一步地,所述风动吸附部相对于所述万向驱动轮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载板护罩,所述载板护罩内设有一端开口的载板滑孔,所述检测元件载板滑动安装在所述载板滑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动吸附部外壁和所述检测元件载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检测元件载板的载板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风动吸附部位于所述万向驱动轮一侧的外壁,呈与管道内壁相适应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驱动轮为麦克纳姆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螺旋桨叶总成驱动气流高速流过一侧呈流线型的翼板,翼板因两侧气压差的不同而对探测车体施加向管道内壁的压力,增加万向驱动轮与管道内壁的摩擦力,或为探测车体提供升力,使探测车体倒立“吸附”在管道顶部的内壁上移动,从而使探测车体能够在障碍物较多且复杂的管道中行进,避免了探测小车因无法避让障碍物而导致无法到达堵塞处,需清理障碍物后再此进入管道中进行检测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风动吸附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探测车体;2-检测元件载板;3-风道;4-负压层通孔;5-万向驱动轮;6-载板护罩;7-载板固定螺栓;8-负压区;

101-风动吸附部;102-螺旋桨叶总成;103-施压翼板;

601-载板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包括探测车体1,以及安装在探测车体1前端的用于搭载超声波检测元件总成的检测元件载板2。

具体的,检测元件载板2安装在探测车体1的前端,当探测车体1由一段管道行驶到两段管道相接的弯角处时,检测元件载板2上的超声波检测元件总成位于另一段管道的一端,从而实现对弯角管道的堵塞检测,检测元件载板2伸出与探测车体1的前端,在探测车体1前端到达两段呈夹角管道的连接处时,其前端的检测元件载板2位于另一段管道的延伸线上,从而使检测元件载板2上的超声检测元件对另一段呈夹角的管道直接进行检测,无需探测车体1驶入另一段管道内,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避免了另一段管道的弯角处堵塞却无法检测到时,探测车体1直接转向而撞向堵塞物的情况。

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道内壁会积留堵塞物等,对探测车体1的行驶造成阻碍,而由于管道的内壁通常较光滑,普通的小车难以以低速沿管道内壁周向移动,从而无法避让障碍物,对检测工作造成了影响。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实施列:

所述探测车体1包括风动吸附部101、螺旋桨叶总成102和翼板103,螺旋桨叶总成102包括螺旋桨叶以及驱动螺旋桨叶转动的电机,通过螺旋桨叶总成102来驱动气流高速流过翼板103,翼板103的截面与机翼的截面相似,但翼板103的平面侧向上,当高速气流流经翼板103时,翼板103因两侧的气压差而对风动吸附部101施加向下的压力,使万向驱动轮5紧贴管道内壁,增加万向驱动轮5与管道内壁的摩擦力,使探测车体1沿管道内壁能够以低速进行周向移动,从而避开管道内的障碍物。甚至当管道内的下半部分存在障碍物时,在翼板103两侧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升力足够支撑探测车体1的重量时,探测车体可吸附在管道的上半部分的内壁上移动,从而有效的避开管道内的障碍物。

其中,所述风动吸附部101内设有贯穿其两端的若干个风道3,螺旋桨叶总成102安装在风道3,以对螺旋桨叶总成102保护。所述螺旋桨叶总成102转动安装在所述风道3的前端,所述翼板103固定安装在所述风道3内,且将所述风道3分隔成负压侧301和正压侧302,且所述风动吸附部10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负压侧301相连通的负压区风口4,通高速流经翼板103的气流提供压力或升力,且高速流动的气流在负压区风口4处形成负压,有利于探测车体1吸附在管道内壁上。

所述风动吸附部101相对于所述万向驱动轮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载板护罩6,所述载板护罩6内设有一端开口的载板滑孔601,所述检测元件载板2滑动安装在所述载板滑孔601内,一方面便于检测元件载板2的收纳,保持超声波监测元件总成的清洁,另一方面保证可根据弯管待检测管道的半径来调节检测元件载板2的长度,使检测元件载板2末端的超声波检测元件总成位于弯管另一段的待检测管道的轴心处,合理的利用超声波检测元件总成的检测范围。所述风动吸附部101外壁和所述检测元件载板2上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检测元件载板2的载板固定螺栓7,检测元件载板2通过载板固定螺栓7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风动吸附部101底部的外壁上设有与风道3相的负压区风口4,负压通道3吸入通过负压区风口4吸入部分人空气,从而使探测车体1底部形成负压区8,进一步增加探测车体1与管道壁的摩擦力,且风动吸附部101的底部为与管道相适配的弧形,以减小负压区风口4距离管壁的距离,有利于负压区的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万向驱动轮5为麦克纳姆轮,简化万向驱动轮5的结构,从而减轻装置整体的重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管道堵塞检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