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6951发布日期:2020-05-26 16:4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闸阀。



背景技术:

平板闸阀是一种关闭件为平行闸板的滑动阀。在工业设备上应用广泛,其关闭件一般是由闸板与阀座组成。闸板向阀座的压紧力是由作用于闸板的介质压力来控制,介质推动闸板压紧阀座,从而形成密封,其缺点在于:在阀门开启与关闭的过程中,闸板与阀座之间会产生摩擦,容易导致闸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产生摩擦损坏,使用寿命短;同时在阀门开启与关闭的过程中,闸板与阀座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导致所需的外部驱动装置加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闸阀,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减少阀片与阀座之间的摩擦,大大延长闸阀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上端开口的阀腔,所述阀体在阀腔的上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阀盖;所述阀体的左侧设有与阀腔连通的左连通管、右侧设有与阀腔连通的右连通管,所述左连通管和右连通管同轴设置;所述阀腔内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控制左连通管和右连通管通断的阀芯组件;所述阀盖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位于阀腔内且与阀芯组件连接用于控制阀芯组件沿左连通管轴向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左活塞、右活塞、左螺堵、右螺堵,所述安装块内沿左连通管的轴向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左螺堵固定安装在安装孔的左端,右螺堵固定安装在安装孔的右端;所述左活塞和右活塞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孔内;所述左活塞的左侧沿安装孔的轴向延伸设有穿过左螺堵的左活塞杆,所述左活塞杆的左端位于安装孔外且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左连通管通断的左阀片,所述安装孔内在左活塞和左螺堵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左活塞向右运动的左弹簧;所述右活塞的右侧沿安装孔的轴向延伸设有穿过右螺堵的右活塞杆,所述右活塞杆的右端位于安装孔外且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右连通管通断的右阀片,所述安装孔内在右活塞和右螺堵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右活塞向左运动的右弹簧;

所述安装块内设有与螺杆同轴的上端开口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上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上螺堵,所述活塞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体,所述活塞体上沿活塞孔的轴向延伸设有穿过上螺堵的上活塞杆,所述上活塞杆的上端与螺杆的下端沿轴向固定连接并且沿圆周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孔内在活塞体的下端和活塞孔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阀腔和第一腔室的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内设有用于控制液体向第一腔室内流动的单向阀组件;

所述安装孔内在左活塞和右活塞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安装块内在安装孔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第二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其阀芯组件装配时,需要通过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向第一腔室腔和第二腔室内注满闸阀所输送的介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活塞杆的上端设有上端开口的安装槽,所述螺杆在下端的圆周侧面设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的凸肩,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与凸肩滑动连接的挡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腔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限位滑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螺堵内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左通孔,所述右螺堵内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右通孔,所述上螺堵内设有与活塞孔连通的上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弹珠、第一弹簧、中空的第一螺堵,所述活塞体的下端设有与第一油孔连通的槽孔,所述弹珠位于槽孔内用于控制第一油孔的通断,所述第一螺堵固定安装在槽孔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螺堵和弹珠之间用于迫使弹珠压紧在第一油孔上。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闸阀关闭时,使用闸阀内部介质挤压控制左阀片压紧在左连通管,同时控制右阀片压紧在右连通管上,打开时,通过左弹簧将左阀片推回,通过右弹簧将右阀片推回,使闸阀在开启和关闭时,左阀片和左连通管,以及右阀片和右连通管不会产生摩擦,使闸阀按使用寿命更长;

(2)使用输送介质相同的介质来控制左阀片和右阀片的张开,更加方便;

(3)只通过螺杆旋转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左阀片和右阀片缩回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左阀片和右阀片关闭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闸阀完全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闸阀,包括阀体21,所述阀体21设有上端开口的阀腔211,所述阀体21在阀腔21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阀盖22;所述阀体21的左侧设有与阀腔211连通的左连通管12a、右侧设有与阀腔211连通的右连通管12b,所述左连通管12a和右连通管12b同轴设置;所述阀腔211内设有安装块3,所述阀腔211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121,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121内的限位滑块3g。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用于控制左连通管12a和右连通管12b通断的阀芯组件;所述阀盖22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所述螺杆1的下端位于阀腔211内且与阀芯组件连接用于控制阀芯组件沿左连通管12a轴向运动。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左活塞4a1、右活塞4b1、左螺堵10、右螺堵11,所述安装块3内沿左连通管12a的轴向设有贯穿的安装孔301,所述左螺堵10固定安装在安装孔301的左端,右螺堵11固定安装在安装孔301的右端;所述左活塞4a1和右活塞4b1均滑动连接在安装孔301内;所述左活塞4a1的左侧沿安装孔301的轴向延伸设有穿过左螺堵10的左活塞杆4a,所述左活塞杆4a的左端位于安装孔301外且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左连通管12a通断的左阀片6a,所述安装孔301内在左活塞4a1和左螺堵10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左活塞4a1向右运动的左弹簧5a;所述右活塞4b1的右侧沿安装孔301的轴向延伸设有穿过右螺堵11的右活塞杆4b,所述右活塞杆4b的右端位于安装孔301外且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右连通管12b通断的右阀片6b,所述安装孔301内在右活塞4b1和右螺堵11之间设有用于迫使右活塞4b1向左运动的右弹簧5b。

所述安装块3内设有与螺杆1同轴的上端开口的活塞孔302,所述活塞孔302的上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上螺堵9,所述活塞孔30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体2,所述活塞体2上沿活塞孔302的轴向延伸设有穿过上螺堵9的上活塞杆2b,所述上活塞杆2b的上端与螺杆1的下端沿轴向固定连接并且沿圆周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孔302内在活塞体2的下端和活塞孔302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腔室3c,所述活塞体2内设有用于连通阀腔211和第一腔室3c的第一油孔2a,所述第一油孔2a内设有用于控制液体向第一腔室3c内流动的单向阀组件;所述安装孔301内在左活塞4a1和右活塞4b1之间形成第二腔室3a,所述安装块3内在安装孔301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3c和第二腔室3a的第二油孔3b。

所述上活塞杆2b的上端设有上端开口的安装槽2b1,所述螺杆1在下端的圆周侧面设有转动连接在安装槽2b1内的凸肩101,所述安装槽2b1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与凸肩101滑动连接的挡环2c。所述左螺堵10内设有与安装孔301连通的左通孔10a,所述右螺堵11内设有与安装孔301连通的右通孔11a,所述上螺堵9内设有与活塞孔302连通的上通孔9a。

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弹珠7、第一弹簧8、中空的第一螺堵31,所述活塞体2的下端设有与第一油孔2a连通的槽孔203,所述弹珠7位于槽孔203内用于控制第一油孔2a的通断,所述第一螺堵31固定安装在槽孔203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第一弹簧8位于第一螺堵31和弹珠7之间用于迫使弹珠7压紧在第一油孔2a上。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闸阀的简单构造,在其阀芯装配时,需要通过第一油孔2a、单向阀组件、向第一腔室3c内注入闸阀所输送的介质,进入第一腔室3c内的介质通过第二油孔3b进入第二腔室3a内,直到第一腔室3c、第二油孔3b、第三腔室内注满介质,注入好后阀芯组件状态如图1所示。

当闸阀由开启变为关闭状态时,旋转螺杆1,使螺杆1带动安装块3沿滑槽121向下运动,这时,安装块3在限位滑块3g和滑槽121的配合作用下不会跟随螺杆1转动,当安装块3运动到滑槽121最低端时如图1所示,螺杆1继续旋转,这时通过上活塞杆2b推动活塞体2继续下降,这时第一腔室3c内的介质通过第二油孔3b被挤压进第二腔室3a中,并通过左活塞4a1、左活塞杆4a推动左阀片6a克服左弹簧5a的向左连通管12a运动直至与左连通管12a贴紧,与此同时通过右活塞4b1、右活塞杆4b推动右阀片6b克服右弹簧5b的向右连通管12b运动直至与右连通管12b贴紧;此时如图2所示,螺杆1不能在向下旋转,这时停止旋转螺杆1,并将其锁紧,完成闸阀的关闭。

当闸阀由关闭变为开启状态时,松开螺杆1并旋转使其上升,在左弹簧5a的作用下左活塞4a1通过左活塞杆4a带动左阀片6a向右运动,与此同时在右弹簧5b的作用下右活塞4b1通过右活塞杆4b带动右阀片6b向左运动,将第二腔室3a内的介质通过第二油孔3b挤压至第一腔室3c中,通过活塞体2推动上活塞杆2b向上运动,当左阀片6a和右阀片6b运动到底后,活塞体2向上运动与上螺堵9相接触时如图1所示,继续旋转螺杆1,使其通过凸肩101和挡环2c将安装块3提起,向上运动至图3所示位置,完成闸阀的开启;在闸阀开启、关闭过程中,左阀片和左连通管12a,以及右阀片6b和右连通管12b不会产生摩擦,这样可以延长阀瓣的使用寿命,使闸阀不易损坏;当第一腔室3c、第二腔室3a内因长时间的使用产生细微泄露时,在活塞体2向上运动时介质可通过第一油孔2a和单向阀组件补进第一腔室3c、第二腔室3a内,使其内部介质量不会减少,左阀片6a和右阀片6b不会失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