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9570发布日期:2020-07-04 04:4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



背景技术:

安防工程就是实现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安全防护的过程,在安防工程中,安防工程包括楼宇智能化、视频监控、门禁考勤、防盗报警、停车场管理、智能家居、机房工程等,视频监控是安防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普通的监控设备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使用需求,人脸识别智能监控设备被很广泛利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现有的监控设备大多是安装在户外,通常情况下只是简单的在监控设备的上端设置监控设备保护罩,在使用过程中,在遭遇雨雪、冰雹等恶劣的天气时,监控设备保护罩仅仅对监控设备进行防护,但由于监控设备大多都安装在户外的高处,作业人员在安装或检修监控设备时,都需要登高作业,而现有的监控设备在安装检修时非常不便,给监控设备的使用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包括摄像头本体,摄像头本体设于一壳体内,壳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底板和上底板,下底板和上底板通过一位于后侧处的支撑板相连;下底板和上底板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柱;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平行设有2块移动板,移动板的端面上设有伸入对应第一滑槽内的滑块,滑块上设有供对应第一导向柱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导向柱上且位于两端处套设有用于推动移动板相互靠近的第一弹簧,移动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摄像头本体的夹紧机构。

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一滑槽、第一导向柱、滑块和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一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始终推动移动板相互靠近,从而使移动板能够对位于放置腔内的摄像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其中,夹紧机构的设置,便于将摄像头本体固定在放置腔内;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壳体在使用过程中拉动移动板相互分离使移动板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固定,进而使摄像头本体的拆装更加的方便。

作为优选,移动板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前后方向且平行地设有2个移动槽,移动槽内均沿上下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柱;夹紧机构包括位于对应移动槽内的升降块,升降块上设有供对应第二导向柱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用于推动升降块相互靠近的第二弹簧,升降块上均设有位于移动板之间的夹持块,夹持块上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摄像头本体且截面呈方形的第一卡槽。

本发明中,通过移动槽、第二导向柱、升降块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推动升降块相互靠近,进而带动位于同一移动板上的夹持块相互靠近,同时,由于移动板相互靠近,从而使摄像头本体得到较佳地卡接固定,使摄像头本体的拆装更加的方便。

作为优选,移动板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中部处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三导向柱;第二滑槽处设有用于推动夹紧机构相互分离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伸入第二滑槽内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有供第三导向柱穿过的第三通孔,移动块的上下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位于同一侧的支撑杆均铰接连接在一连接杆的两端上,连接杆穿过对应的夹持块设置。

本发明中,通过第二滑槽、第三导向柱、移动块和第三通孔的设置,由于支撑杆的两端铰接连接在移动块和连接杆上,同时连接杆穿过夹持块设置,使得移动块向后移动时支撑杆带动夹持块相互分离,从而使夹紧机构张开的角度较大,便于摄像头本体放入夹紧机构间;此时松开移动块,第二弹簧推动夹持块相互靠近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驱动移动块复位;本发明通过上述构造,使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夹持块间的张开角度便于摄像头本体的放入同时操作简单快速方便。

作为优选,夹持块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摄像头本体且截面呈弧形的第二卡槽;夹持块与升降块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沿前后方向设有转动柱;转动槽内设有一转动块,转动块上设有供转动柱穿过的转动孔;升降块内设有开口朝向转动块的移动腔,移动腔内相对设有限位滑槽;转动块上设有伸入移动腔内的移动柱,移动柱上设有伸入对应限位滑槽内的限位柱,升降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密封环,移动柱上套设有位于密封环与限位柱之间的第三弹簧。

本发明中,通过转动槽、转动柱和转动块的设置,使得转动柱穿过转动块设置使转动块能够在转动槽内转动;其中,通过移动腔、限位滑槽、移动柱、限位柱、第一密封环和第三弹簧的设置,使得移动柱伸入移动腔内且限位柱伸入对应的限位滑槽内,使移动柱在移动腔内得到限制,使其能够在移动腔内伸缩移动;由于第一密封环能够对移动腔的开口处进行密封,进而使第三弹簧能够套于移动柱上且位于第一密封环623与限位柱622之间,从而使第三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始终推动移动柱缩回移动腔内带动转动块贴合在升降块上使夹持块贴合在升降块上使夹持块无法转动,较佳地使夹持块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当拉动夹持块使其远离升降块,此时绕转动柱转动夹持块,由于移动块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且移动杆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使得在转动夹持块的过程中,支撑杆能够配合夹持块的转动使其不会对夹持块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使设于夹持块上的第二卡槽能够对夹持块间的摄像头本体进行卡接固定,由于第二卡槽呈弧形,使得夹持块能够对呈圆柱状的摄像头本体进行卡接固定。

作为优选,夹持块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均设有供对应连接杆穿过的第四通孔,连接杆上套设有用于拉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第四弹簧。

本发明通过上述构造,使得第四弹簧拉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使夹持块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使夹紧机构能够适配不同大小的摄像头本体。

作为优选,第一夹块上设有贯穿第二夹块设置的导杆,较佳地实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能够移动,同时能够实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能够一起绕转动柱转动,便于操作夹持块转动。

作为优选,移动块包括伸入第二滑槽内的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内设有设有开口朝向移动板之间的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一可滑动的滑动块;滑动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二移动块,支撑杆均铰接连接在对应的第二移动块上,第二移动块上设有伸入滑动腔内且与滑动块相连的连接柱,滑动腔的开口设有第二密封环,连接柱上套设有位于滑动块与第二密封环之间的第五弹簧。

通过本发明中的构造,使得第二密封环能够对滑动腔的开口处进行封堵,进而使第五弹簧能够套于连接柱上且位于滑动腔内,使第五弹簧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推动连接柱滑入滑动腔内使第二移动块能够贴合第一移动块,从而使拨动第二移动块能够带动夹持块远离升降块,从而较佳地使夹持块转动卡接不同形状的摄像头本体,同时也较佳地实现移动块的伸缩。

作为优选,第二移动块和连接杆上均设有供对应支撑杆端部伸入的铰接槽,铰接槽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孔;支撑杆上设有伸入对应铰接孔内的铰接柱,较佳地实现支撑杆的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二移动块和连接杆上。

作为优选,壳体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壳体的安装座,便于壳体在安装面上的安装使得安防监控终端的安装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移动板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夹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升降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的夹持块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的移动块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的连接杆和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的移动块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00、摄像头本体;110、壳体;120、移动板;130、夹紧机构;140、调节机构;150、安装座;210、下底板;211、第一滑槽;212、第一导向柱;213、第一弹簧;220、上底板;230、支撑板;310、滑块;311、第一通孔;321、移动槽;322、第二导向柱;323、第二弹簧;331、第二滑槽;332、第三导向柱;410、升降块;411、第二通孔;420、夹持块;420a、第一夹块;420b、第二夹块;421、转动槽;422、转动柱;423、第一卡槽;424、第二卡槽;430、支撑杆;511、转动孔;611、移动腔;612、限位滑槽;621、移动柱;622、移动柱;623、第一密封环;624、第三弹簧;711、第四通孔;721、第四弹簧;722、导杆;800、移动块;810、第一移动块;811、第三通孔;820、第二移动块;821、铰接槽;822、铰接孔;910、连接杆;911、铰接柱;1011、滑动腔;1012、滑动块;1013、第二密封环;1021、连接柱;1022、第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其包括摄像头本体100,摄像头本体100设于一壳体110内,壳体11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通过一位于后侧处的支撑板230相连;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柱212;下底板210和上底板220之间平行设有2块移动板120,移动板120的端面上设有伸入对应第一滑槽211内的滑块310,滑块310上设有供对应第一导向柱212穿过的第一通孔311,第一导向柱212上且位于两端处套设有用于推动移动板120相互靠近的第一弹簧213,移动板120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摄像头本体100的夹紧机构13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10的设置,使得摄像头本体100能够位于壳体110内使摄像头本体100得到有效的保护;其中,上底板210、下底板220、支撑板230和移动板12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摄像头本体100的放置腔;其中,通过第一滑槽211、第一导向柱212、滑块310和第一弹簧213的设置,使得滑块310位于第一滑槽211内且第一导向柱212穿过滑块310使得滑块310得到限制,进而使其只能够沿第一滑槽211移动,第一弹簧213在自然状态下始终推动移动板120相互靠近,从而使移动板120能够对位于放置腔内的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夹持固定;其中,夹紧机构130的设置,便于将摄像头本体100固定在放置腔内;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的构造,使得壳体110在使用过程中拉动移动板120相互分离使移动板120对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固定,进而使摄像头本体100的拆装更加的方便。

本实施例中,移动板120相对的侧面上均沿前后方向且平行地设有2个移动槽321,移动槽321内均沿上下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柱322;夹紧机构130包括位于对应移动槽321内的升降块410,升降块410上设有供对应第二导向柱322穿过的第二通孔411,第二导向柱322上套设有用于推动升降块410相互靠近的第二弹簧323,升降块410上均设有位于移动板120之间的夹持块420,夹持块420上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摄像头本体100且截面呈方形的第一卡槽423。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夹持块420和第一卡槽423的设置,使得呈方体的摄像头本体100的四角能够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卡槽423内使夹持块420能够对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固定;其中,移动槽321、第二导向柱322、升降块410和第二弹簧323的设置,使得升降块410位于移动槽321内且第二导向柱322穿过升降块410设置使升降块410得到限制,使其只能沿第二导向柱322上下移动,第二弹簧323在自然状态下推动升降块410相互靠近,进而带动位于同一移动板120上的夹持块420相互靠近,同时,由于移动板120相互靠近,从而使摄像头本体100得到较佳地卡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移动板120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中部处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二滑槽331,第二滑槽331内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三导向柱332;第二滑槽331处设有用于推动夹紧机构130相互分离的调节机构140,调节机构140包括伸入第二滑槽331内且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的移动块800,移动块800上设有供第三导向柱332穿过的第三通孔811,移动块800的上下两侧均铰接有一支撑杆430,位于同一侧的支撑杆430均铰接连接在一连接杆910的两端上,连接杆910穿过对应的夹持块420设置。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滑槽331、第三导向柱332、移动块800和第三通孔811的设置,使得移动块800伸入第二滑槽331内且第三导向柱332穿过第三通孔811设置使移动块800得到限制,使其只能沿着第二滑槽331移动;其中,由于支撑杆420的两端铰接连接在移动块800和连接杆910上,同时连接杆910穿过夹持块420设置,使得移动块800向后移动时支撑杆430带动夹持块420相互分离,从而使夹紧机构130张开的角度较大,便于摄像头本体100放入夹紧机构130间;此时松开移动块800,第二弹簧323推动夹持块420相互靠近对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驱动移动块800复位;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构造,使调节机构140能够调节夹持块420间的张开角度便于摄像头本体100的放入同时操作简单快速方便。

本实施例中,夹持块420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摄像头本体100且截面呈弧形的第二卡槽424;夹持块420与升降块410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转动槽421,转动槽421内沿前后方向设有转动柱422;转动槽421内设有一转动块440,转动块440上设有供转动柱422穿过的转动孔511;升降块410内设有开口朝向转动块440的移动腔611,移动腔611内相对设有限位滑槽612;转动块440上设有伸入移动腔611内的移动柱621,移动柱621上设有伸入对应限位滑槽612内的限位柱622,移动腔611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密封环623,移动柱622上套设有位于第一密封环623与限位柱622之间的第三弹簧624。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槽421、转动柱422和转动块440的设置,使得转动柱422穿过转动块440设置使转动块440能够在转动槽421内转动;其中,通过移动腔611、限位滑槽612、移动柱621、限位柱622、第一密封环623和第三弹簧624的设置,使得移动柱621伸入移动腔611内且限位柱622伸入对应的限位滑槽612内,使移动柱621在移动腔611内得到限制,使其能够在移动腔611内伸缩移动;由于第一密封环623能够对移动腔611的开口处进行密封,进而使第三弹簧624能够套于移动柱621上且位于第一密封环623与限位柱622之间,从而使第三弹簧624在自然状态下始终推动移动柱621缩回移动腔611内带动转动块440贴合在升降块410上使夹持块420贴合在升降块440上使夹持块420无法转动,较佳地使夹持块420对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夹持固定;当拉动夹持块420使其远离升降块410,此时绕转动柱422转动夹持块420,由于移动块800能够沿左右方向伸缩且移动块800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使得在转动夹持块420的过程中,支撑杆430能够配合夹持块420的转动使其不会对夹持块420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使设于夹持块420上的第二卡槽424能够对夹持块420间的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卡接固定,由于第二卡槽424呈弧形,使得夹持块420能够对呈圆柱状的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卡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夹持块420包括第一夹块420a和第二夹块420b,第一夹块420a和第二夹块420b上均设有供对应连接杆910穿过的第四通孔711,连接杆910上套设有用于拉动第一夹块420a和第二夹块420b相互靠近的第四弹簧721。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块420a、第二夹块420b和第四弹簧721的设置,使得第四弹簧721拉动第一夹块420a和第二夹块420b相互靠近使夹持块42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对摄像头本体100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使夹紧机构130能够适配不同大小的摄像头本体100。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块420a上设有贯穿第二夹块420b设置的导杆722。

通过本实施例中导杆722的设置,使得第一夹块420a和第二夹块420b之间能够移动的同时使第一夹块420a和第二夹块420b能够一起绕转动柱422转动,使转换第一卡槽423和第二卡槽424更加的方便。

本实施例中,移动块800包括伸入第二滑槽331内的第一移动块810,第一移动块810内设有设有开口朝向移动板120之间的滑动腔1011,滑动腔1011内设有一可滑动的滑动块1012;滑动腔1011的开口处设有第二移动块820,支撑杆430均铰接连接在对应的第二移动块820上,第二移动块820上设有伸入滑动腔1011内且与滑动块1012相连的连接柱1021,滑动腔1011的开口设有第二密封环1013,连接柱1021上套设有位于滑动块1012与第二密封环1013之间的第五弹簧1022。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使得第二密封环1013能够对滑动腔1011的开口处进行封堵,进而使第五弹簧1022能够套于连接柱1021上且位于滑动腔1011内,使第五弹簧1022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推动连接柱1021滑入滑动腔1011内使第二移动块820能够贴合第一移动块810,从而使拨动第二移动块820能够带动夹持块420远离升降块410,从而较佳地使夹持块420转动卡接不同形状的摄像头本体100,同时也较佳地实现移动块800的伸缩。

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块1020和连接杆910上均设有供对应支撑杆430端部伸入的铰接槽821,铰接槽821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孔822;支撑杆430上设有伸入对应铰接孔822内的铰接柱911,较佳地实现支撑杆430的两端铰接连接在第二移动块820和连接杆910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壳体110的安装座150,便于壳体110在安装面上的安装使得安防监控终端的安装更加的便捷。

本实施例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监控终端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摄像头本体100的形状,拉动第二移动块820远离第一移动块810带动夹持块420远离升降块410,此时,转动夹持块420绕转动柱422转动转换适合摄像头本体100的卡槽,松开第二移动块820,第三弹簧624拉动夹持块420贴合升降块410使夹持块420无法转动;接着使移动板120相互分离并推动第一移动块810使夹持块420相互分离,便于摄像头本体100的放入;摄像头本体100放入夹持块420上的卡槽后松开移动板120和第一移动块810,此时第一弹簧213、第二弹簧323推动移动板120和夹持块420相互靠近使摄像头本体100得到快速的安装固定。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