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型刹车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9311发布日期:2020-07-31 22:5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型刹车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型刹车盘。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刹车制动系统对汽车性能来说十分重要。汽车在刹车时主要靠刹车钳通过张合进而与刹车盘产生滑动摩擦形成制动力,起到使车辆减速、停车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刹车盘一般为普通整体式灰铸铁刹车盘。

在刹车时,刹车盘被刹车钳夹住从而停止转动,由于车辆向前的冲力较大,会使得刹车盘发生振动,刹车盘在振动时与刹车钳之间的摩擦力过大会使得刹车盘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使刹车盘发生变形,导致刹车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除整体式刹车盘外,还有分体式刹车盘,将刹车盘分为固定盘体与刹车盘体,再通过连接件将两者固定连接。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连接件结构较为复杂,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较多因此较易损坏,可靠性差,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加之造价与成本较高,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型刹车盘,该浮动型刹车盘通过刹车盘体相对于固定盘体做轴向以及径向的移动,从而消解了从刹车盘体传导至固定盘体的振动,降低了固定盘体的震动,提高了固定盘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浮动型刹车盘,其包括固定盘体、刹车盘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刹车盘体与所述固定盘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在刹车钳作用于所述刹车盘体时,所述连接组件能够使所述刹车盘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盘体做轴向以及径向的移动。刹车盘体被刹车钳夹住从而停止转动时,由于车辆向前的冲力较大,会使得刹车盘体发生振动。在刹车时,刹车盘体发生振动并将振动传导至连接组件处,刹车盘体相对于固定盘体做轴向以及径向的移动可对刹车盘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其中,刹车盘体轴向的振动被刹车盘体与固定盘体连接处发生的轴向移动(即刹车盘体工作时发生的左右方向的浮动)消解,刹车盘体径向的振动被刹车盘体与固定盘体连接处发生的径向移动(即刹车盘体工作时发生的上下、前后方向的浮动)消解,降低了从刹车盘体传导至固定盘体的振动,同时也减少了摩擦生热所产生的热量,提高了固定盘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刹车盘体具有一内环面,所述内环面均布有朝向所述内环面的中心凸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盘体的外缘均布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在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固定盘体叠设于所述刹车盘体上,且所述固定盘体的轴心线与所述刹车盘体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重叠,所述连接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刹车盘体与所述固定盘体连接在一起。刹车盘体与固定盘体通过第一连接部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连接部上开设的第二通孔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会有部分重叠,在刹车时,刹车盘体与固定盘体之间的力的传导依靠连接组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摩擦力两者共同实现,更为可靠。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垫片,所述螺母包括管状的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垫片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在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螺母本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并使所述开口的外缘与所述垫片相抵接,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旋入所述螺母本体内。通过螺栓、螺母与垫片对刹车盘体与固定盘体进行连接,仅需要三个零部件进行互相的配合,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可靠性较好,且造价与成本较低,可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为椭圆孔,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刹车盘体的直径方向相同,所述连接组件能够沿所述椭圆孔的长轴方向移动。连接组件穿过椭圆孔时,椭圆孔在长轴方向上可给予连接组件一定的移动距离,在刹车时,固定盘体与连接组件保持不动,刹车盘体产生沿刹车组件的径向的振动时,因椭圆孔的存在,刹车盘体能够沿自身径向浮动,从而消解从刹车盘体传导向固定盘体的振动,降低固定盘体的振动,提高固定盘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双数,且所述第一通孔均布于所述刹车盘上并两两对称。第一通孔为双数且两两对称时,对称的两个第一通孔均为椭圆孔且其长轴重合,确保刹车盘体沿径向浮动时,整个刹车盘体均能够沿相同方向移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垫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缘之间具有弧形面,在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垫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相抵接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具有一定间隙。连接组件连接两个盘体时,垫片处于螺栓与第一连接部的表面之间,在刹车盘体不发生振动时弧形面不与第一连接部的表面贴合,即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在刹车盘体发生振动时,垫片可发生弹性形变,弧形面变形并逐渐与第一连接部的表面贴合,以使刹车盘体在轴向上能够发生一定的移动,从而消解从刹车盘体传导向固定盘体的振动,降低固定盘体的振动,提高固定盘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且垫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端盖设置有限位面,所述固定盘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在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限位面相抵接以防止所述端盖转动。在将固定盘体与刹车盘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时,首先将螺母本体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之后放好垫片,再将螺栓拧入螺母本体内。第一环形凸台与端盖上的限位面抵接时,端盖以及连接端盖的螺母本体不会在拧动螺栓时带动螺母转动,无需额外对螺母进行转动方向上的固定,简化了安装流程,使工作人员能够省时省力。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本体的连接面之间涂有耐高温胶水。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刹车会使刹车盘体的温度急剧上升,连接面处的耐高温胶水可加强螺栓与螺母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刹车盘体的温度过高时耐高温胶水依然能够保证连接面处的强度,可增加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连接组件更加可靠。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垫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缘在所述垫片的轴向方向上的距离为20~50丝。当上述距离小于20丝时,刹车盘体在轴向上能够浮动的幅度较小,对刹车盘体振动的缓冲效果较差;当上述距离大于50丝时,刹车盘体在轴向上能够浮动的幅度过大,会影响刹车盘体本身的稳定性;当上述距离处于20~50丝时,既能够使连接处对刹车盘体振动达到缓冲的效果,又能够保证刹车盘体本身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盘体靠近所述刹车盘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相抵接,以对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的连接进行辅助定位。在对固定盘体与刹车盘体进行连接时首先需将固定盘体叠设于刹车盘体的中部,第二环形凸台可确保固定盘体与刹车盘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内环面设置有向背离所述内环面的中心的方向凹陷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刹车会使刹车盘体的温度急剧上升,在固定盘体与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散热通道连通刹车盘体的两侧面,可增加散热速度,使刹车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掉,增加刹车盘体、固定盘体与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刹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刹车盘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内环面与所述刹车盘体的外缘的空气流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刹车会使刹车盘体的温度急剧上升,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动可带走刹车盘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散热速度,使刹车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掉,增加刹车盘体、固定盘体与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刹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螺母本体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且所述螺纹与所述开口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螺母本体从开口处向内依次为光面、螺纹;将螺栓伸入螺母本体内时,螺栓要伸入螺母本体内一段距离才进行螺纹连接,螺母本体的侧壁可对螺栓进行一定的限位,简化了安装流程,使工作人员能够省时省力。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螺母本体的所述开口的外缘具有一斜面;在所述固定盘体与所述刹车盘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斜面与所述弧形面相抵接。螺母本体开口处的斜面可使得垫片与螺母本体的配合更顺畅紧密,增加连接组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仅仅用来辅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结合附图说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型刹车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型刹车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动型刹车盘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刹车盘体与固定盘体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刹车盘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体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垫片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浮动型刹车盘1;固定盘体10、第二连接部11、第二通孔12、第一环形凸台13、第二环形凸台14;刹车盘体20、第一连接部21、第一通孔22、散热通道23;连接组件30、螺栓31、螺母32、螺母本体321、端盖322、限位面323、螺纹324、斜面325;垫片33、第三通孔331、弧形面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发明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浮动型刹车盘1,其包括固定盘体10、刹车盘体20以及连接组件30,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能够通过连接组件30连接在一起;在刹车钳作用于刹车盘体20时,连接组件30能够使刹车盘体20相对于固定盘体10做轴向以及径向的移动。刹车盘体20被刹车钳夹住从而停止转动时,由于车辆向前的冲力较大,会使得刹车盘体20发生振动。在刹车时,刹车盘体20发生振动并将振动传导至连接组件30处,刹车盘体20相对于固定盘体10做轴向以及径向的移动可对刹车盘1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其中,刹车盘体20轴向的振动被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连接处发生的轴向移动(即刹车盘体20工作时发生的左右方向的浮动)消解,刹车盘体20径向的振动被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连接处发生的径向移动(即刹车盘体20工作时发生的上下、前后方向的浮动)消解,降低了从刹车盘体20传导至固定盘体10的振动,提高了固定盘体1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5所示,刹车盘体20具有一内环面,内环面均布有朝向内环面的中心凸出的第一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固定盘体10的外缘均布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12一一对应;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固定盘体10叠设于刹车盘体20上,且固定盘体10的轴心线与刹车盘体20的轴心线重合,第一通孔12与对应的第二通孔22重叠,连接组件30穿设于第一通孔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以将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连接在一起。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通过第一连接部2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22和第二连接部11上开设的第二通孔12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1会有部分重叠,在刹车时,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之间的力的传导依靠连接组件30、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11之间的摩擦力两者共同实现,更为可靠。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4、图8至图11所示,连接组件30包括螺栓31、螺母32以及垫片33,螺母32包括管状的螺母本体321,螺母本体321一端开口,另一端设置有端盖322,垫片33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331;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螺母本体32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22并使开口的外缘与垫片33相抵接,开口与第三通孔331相对,螺栓31穿过第三通孔331并旋入螺母本体321内。通过螺栓31、螺母32与垫片33对刹车盘体20与固定盘体10进行连接,仅需要三个零部件进行互相的配合,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可靠性较好,且造价与成本较低,可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通孔22为椭圆孔,且椭圆孔的长轴方向与刹车盘体20的直径方向相同,连接组件30能够沿椭圆孔的长轴方向移动。连接组件30穿过椭圆孔时,椭圆孔在长轴方向上可给予连接组件30一定的移动距离,在刹车时,固定盘体10与连接组件30保持不动,刹车盘体20产生沿刹车盘体的径向的振动时,因椭圆孔的存在,刹车盘体20能够沿自身径向浮动,从而消解从刹车盘体20传导向固定盘体10的振动,降低固定盘体10的振动,提高固定盘体1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通孔22的数量为双数,且第一通孔22均布于刹车盘1上并两两对称。第一通孔22为双数且两两对称时,对称的两个第一通孔22均为椭圆孔且其长轴重合,确保刹车盘体20沿径向浮动时,整个刹车盘体20均能够沿相同方向移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1所示,垫片33的外缘与第三通孔331的内缘之间具有弧形面332,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垫片33的外缘与第一连接部21的表面相抵接且第三通孔331与第一连接部21的表面具有一定间隙。连接组件30连接两个盘体时,垫片33处于螺栓31与第一连接部21的表面之间,在刹车盘体20不发生振动时弧形面332不与第一连接部21的表面贴合,即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在刹车盘体20发生振动时,垫片33可发生弹性形变,弧形面332变形并逐渐与第一连接部21的表面贴合,以使刹车盘体20在轴向上能够发生一定的移动,从而消解从刹车盘体20传导向固定盘体10的振动,降低固定盘体10的振动,提高固定盘体1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刹车时的噪音;且垫片33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具体地,垫片33为冲压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端盖322设置有限位面323,固定盘体10在第二连接部1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13;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环形凸台13与限位面323相抵接以防止端盖322转动。在将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通过连接组件30连接在一起时,首先将螺母本体321穿过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22,之后放好垫片33,再将螺栓31拧入螺母本体321内。第一环形凸台13与端盖322上的限位面323抵接时,端盖322以及连接端盖322的螺母本体321不会在拧动螺栓31时带动螺母32转动,无需额外对螺母32进行转动方向上的固定,简化了安装流程,使工作人员能够省时省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螺栓31与螺母本体321的连接面之间涂有耐高温胶水。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刹车会使刹车盘体20的温度急剧上升,连接面处的耐高温胶水可加强螺栓31与螺母32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刹车盘体20的温度过高时耐高温胶水依然能够保证连接面处的强度,可增加连接组件30的使用寿命,连接组件30更加可靠。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垫片33的外缘与第三通孔331的内缘在垫片33的轴向方向上的距离为20~50丝。当上述距离小于20丝时,刹车盘体20在轴向上能够浮动的幅度较小,对刹车盘体20振动的缓冲效果较差;当上述距离大于50丝时,刹车盘体20在轴向上能够浮动的幅度过大,会影响刹车盘体20本身的稳定性;当上述距离处于20~50丝时,既能够使连接处对刹车盘体20振动达到缓冲的效果,又能够保证刹车盘体20本身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盘体10靠近刹车盘体2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14;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环形凸台14与第一连接部21的侧面相抵接,以对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的连接进行辅助定位。在对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进行连接时首先需将固定盘体10叠设于刹车盘体20的中部,第二环形凸台14可确保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图5所示,内环面设置有向背离内环面的中心的方向凹陷的散热通道23,散热通道2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之间。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刹车会使刹车盘体20的温度急剧上升,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散热通道23连通刹车盘体20的两侧面,可增加散热速度,使刹车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掉,增加刹车盘体20、固定盘体10与连接组件30的使用寿命,保证刹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所示,刹车盘体20内设置有连通内环面与刹车盘体20的外缘的空气流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刹车会使刹车盘体20的温度急剧上升,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动可带走刹车盘体20产生的热量,增加散热速度,使刹车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掉,增加刹车盘体20、固定盘体10与连接组件30的使用寿命,保证刹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螺母本体321的内部具有与螺栓31配合的螺纹324,且螺纹324与开口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螺母本体321从开口处向内依次为光面、螺纹324;将螺栓31伸入螺母本体321内时,螺栓31要伸入螺母本体321内一段距离才进行螺纹连接,螺母本体321的侧壁可对螺栓31进行一定的限位,简化了安装流程,使工作人员能够省时省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螺母本体321的开口的外缘具有一斜面325;在固定盘体10与刹车盘体20处于连接状态时,斜面325与弧形面332相抵接。螺母本体321开口处的斜面325可使得垫片33与螺母本体321的配合更顺畅紧密,增加连接组件30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