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341发布日期:2021-01-26 17:3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液压术语,是液压系统中连接管路或将管路装在液压元件上的零件,这是一种在流体通路中能装拆的连接件的总称,主要包括:焊接式、卡套式和扩口式。
[0003]
在各种管道使用中,橡胶接头、伸缩接头、传力接头、伸缩器、和快速接头在管道连接中都有起一个共同作用,即对管道的运行起着伸缩补偿位移作用。由于它们在管道连接中有此共性,所以它们在管道连接使用中可互补、互换、替代。设计单位及安装工程公司大多根据管道连接处所处的位置、在管道中有无固定支墩、有无限位支墩及定向限位支墩支架以及此连接处是否在滑动管道中和管道转角处及水泵阀门之间来合理选用哪种型号的管接头。其中伸缩接头是由松套伸缩接头和限位短管等构件组成,它适用于两边均与管道焊接,主要用于水、污水的处理。然而目前的管接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在现有技术中,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数为热熔或者螺纹连接,热熔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管道密封性的问题,但是在更换管道时较为麻烦,螺纹连接的管道的密封性较差,同时目前从水厂延伸至各个小区,且裸露在地面上用于为各家各户输送水的各个利用管接头连接的送水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察觉管道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还无法快速准确找出管道漏水的位置,从而造成水源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居民用水。
[0004]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设计研发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目前各小区裸露在地面上用于为各家各户输送水的各个利用管接头连接的送水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察觉管道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还无法快速准确找出管道漏水的位置,从而造成水源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居民用水,同时热熔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管道密封性的问题,但是在更换管道时较为麻烦,螺纹连接的管道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包括连接头和管体;所述连接头包括固定管,且固定管中部为凸起设计;所述固定管凸起左右两侧端面于固定管内壁中均开设有第一环形槽,且第一环形槽环绕固定管设计;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外侧于固定管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管两侧均设有管体;两个所述管体外表面通过滑环转动连接有螺纹环,且螺纹环均与固定管两侧表面的螺纹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槽底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环绕固定管设计;每个第一滑槽内均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环形块,且环形块均与第一滑槽紧密贴合;每个所述环形块相背一侧于第一环形槽空腔内固连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均与第一滑槽相互连通;两个
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一侧于固定管空腔内壁中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两侧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漏板,且漏板均与第二环形槽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漏板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锥形槽;右侧所述漏板中心点位置固连有拉绳,且拉绳另一侧穿过左侧漏板并与左侧漏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槽上方于固定板内壁中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收辊,且收辊上的扭簧在初始状态下处于收紧状态;所述收辊通过第一马达驱动,且第一马达通过控制器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所述拉绳穿过左侧漏板的一端缠绕在收辊上;左侧所述漏板下方于固定管内壁中通过第二马达转动连接有驱动块,且驱动块在与左侧漏板相互贴合;右侧所述漏板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测压杆,且测压杆为弹性伸缩型设计;每个所述测压杆另一端在初始状态下与左侧漏板相互贴合;每个所述测压杆均通过控制器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所述固定管内壁中安装有定位器;工作时,在现有技术中,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数为热熔或者螺纹连接,热熔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管道密封性的问题,但是在更换管道时较为麻烦,螺纹连接的管道的密封性较差,同时目前在较长距离送水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察觉管道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还无法快速准确找出管道漏水的位置,从而造成水源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居民用水,本发明制作的管接头舍弃了传统管道利用热熔连接的方式对管道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环形层可以提高管道与管接头之间的密封程度,同时在拆卸时较为方便,同时在每个管道的管接头内设置测压杆,可以实时关注管接头内水流的压力,从而可以对与每个管接头连接的管道进行监控,当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管接头内的水流压力就会减小,从而可以停止放水,防止水流出过多造成浪费,通过根据管接头内的定位器可以快速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定位,从而快速精确的对管道进行检修,防止水流出过多造成浪费;在使用本发明制作的管接头时,首先在每个管道的接头处均安装本发明的管接头,当在安装管道时,首先将管体插入固定管两侧的第一环形槽内,在管体插入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一滑槽内的环形块,当环形块被挤压后会将第一滑槽内的气体压入第一气囊内,当第一气囊内通气膨胀时会挤压管体,从而可以提高固定管与管体的密封程度,随后转动管体上转动连接的螺纹环,由于螺纹环与固定管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相互啮合,从而可以通过螺纹环将管体固定在固定管上,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管体与固定管之间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管体脱落,当连接好的管道开始通水时,流入第二环形槽内的水流会向左推动右侧的漏板,大部分水流会从漏板上开设的锥形槽流出,直至流到下一管道内,当管体内的水流压力恒定时,此时右侧漏板滑动的距离也相对恒定,在右侧漏板滑动的过程中,此时向左移动的拉绳会缠绕在收辊上,随后控制器根据收辊上缠绕的拉绳的距离来判断管体内水流压力的大小,再反馈给计算机,当管体出现漏水的情况时,右侧漏板受到的水流压力会减小,从而使右侧漏板左移的距离减小,此时收辊检测到缠绕拉绳的距离减小时,会反馈给计算机,同时控制器控制此连接头前面的一个连接头内的第一马达转动,在第一马达转动的过程中会缠绕拉绳,从而带动右侧漏板向左移动并与左侧漏板相互贴合,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马达转动,并带动左侧漏板转动三十度,当左侧马达转动三十度时,左侧漏板与右侧漏板上的锥形槽会发生交错,从而会对固定管进行封死,从而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封死,防止漏水过多造成浪费,当计算机检测到管体漏水时,会通过定位器进行定位并会通知水厂停止放水,从而可以防止其它管道内的水压过大使管道发生爆炸,由于右侧漏板固连有弹性伸缩测压杆,且测压杆另一端与左侧漏板相互贴合,右侧漏板滑动的过程中会挤压测压杆,从而使测压杆置于相对平衡的状
态,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准确的对水流进行测压,从而防止管道出现漏水,同时还可以防止水流压力过大时推动两个漏板相互贴合,从而无法利用拉绳对水流进行测压,当两个漏板相互贴合时,在左侧漏板转动三十度后,测压杆会通过左侧漏板上的锥形槽移动至左侧漏板左侧,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两个漏板之间不能贴合,从而无法对管道进行堵死,无法阻断水流。
[0007]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壁中通过短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环形杆,且环形杆数量为二;每个所述第一环形槽内的两个环形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环形层,且环形层为橡胶材料制成;每个所述环形层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弧形轴;工作时,由于第二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环形层,在管体插入第一环形槽内的过程中,会推动环形层在环形杆上发生转动,在环形层转动的过程中会贴合在管体外表面并挤压管体,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管体与固定管之间的密封程度和固定效果,由于环形层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弧形轴,在环形层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轴可以对管体进行挤压,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管体与固定管之间的密封程度与固定效果。
[0008]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外侧于固定管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穿过固定管上的螺纹;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壁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靠近管体的一侧均为弧形设计并低于固定管上的螺纹;每个所述第二滑块内表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弧形轴,且第二弧形轴与第一弧形轴交错布置;工作时,由于第二滑块靠近管体的一侧为弧形设计,在螺纹环与固定管上的螺纹啮合时,会挤压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挤压环形层,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环形层与管体的接触程度,从而提高管体与固定管的密封程度,由于第二弧形轴与第一弧形轴交错布置,当第二弧形轴与环形层贴合后,会与第一弧形轴相互卡接,在此过程中可以对环形层进行固定,从而防止环形层发生转动,使管体滑出。
[0009]
优选的,两个所述环形层空腔内均设有环形囊;所述第二环形槽外侧于固定管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三滑槽;每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均朝向右侧漏板倾斜设计;每个所述第三滑块的倾斜面均与第二环形槽平齐;每个所述第三滑块向背一侧表面均固连有第二气囊,且第二气囊均与环形囊连通;所述漏板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三滑块的宽度;工作时,在右侧漏板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滑块的倾斜面与第二环形槽相互平行,从而会挤压第三滑槽内的第三滑块,当第三滑块受到挤压时,会挤压与第三滑块固连的第二气囊,当第二气囊被挤压后第二气囊内的气体会流入环形囊内,随之环形囊会发生膨胀挤压环形层,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环形层与管体的密封程度和固定效果。
[0010]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三滑块左侧内壁中均开设有卡槽;每个所述第三滑块右侧端面均固连有卡轴,且卡轴均与卡槽相互配合;工作时,由于第三滑块上的卡轴与卡槽相互配合,当左侧的第三滑块被挤压时会推动右侧的第三滑块向第三滑槽内滑动,从而防止右侧被挤压的第三滑块滑出,从而影响右侧漏板的恢复过程,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挤压第二气囊,从而进一步提高管体与固定管之间的固定程度,由于漏板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三滑块的宽度,在右侧漏板恢复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右侧的第三滑块滑出,从而阻碍右侧漏板的恢复过程。
[0011]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三滑块向背一侧于第二气囊内壁中均固连有压力器;
工作时,在第三滑块挤压第二气囊时,会挤压均匀布置的压力器,在固定管内液体的压力平衡时,第三滑块挤压压力器的数量波动不大,从而可以进一步检测管体内液体的压力,当挤压压力器的数量减小时,则证明管体内的压力变小,从而可以得知管体出现漏水的情况,进而可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制作的管接头舍弃了传统管道利用热熔连接的方式对管道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环形层可以提高管道与管接头之间的密封程度,同时在拆卸时较为方便,同时在每个管道的管接头内设置测压杆,可以实时关注管接头内水流的压力,从而可以对与每个管接头连接的管道进行监控,当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管接头内的水流压力就会减小,从而可以停止放水,防止水流出过多造成浪费,通过根据管接头内的定位器可以快速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定位,从而快速精确的对管道进行检修,防止水流出过多造成浪费。
[0013]
2.本发明通过设置漏板,当管体出现漏水的情况时,右侧漏板受到的水流压力会减小,从而使右侧漏板左移的距离减小,此时收辊检测到缠绕拉绳的距离减小时,会反馈给计算机,同时控制器控制此连接头前面的一个连接头内的第一马达转动,在第一马达转动的过程中会缠绕拉绳,从而带动右侧漏板向左移动并与左侧漏板相互贴合,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马达转动,并带动左侧漏板转动三十度,当左侧马达转动三十度时,左侧漏板与右侧漏板上的锥形槽会发生交错,从而会对固定管进行封死,从而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封死,防止漏水过多造成浪费,当计算机检测到管体漏水时,会通过定位器进行定位并会通知水厂停止放水,从而可以防止其它管道内的水压过大使管道发生爆炸。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漏板之间的结构图;图中:连接头1、固定管11、第一环形槽12、第一滑槽13、环形块14、第一气囊15、管体16、螺纹环17、第二环形槽2、漏板21、锥形槽22、拉绳23、收辊24、驱动块25、测压杆26、定位器27、环形杆3、环形层31、第一弧形轴32、第二滑槽33、第二滑块34、第二弧形轴35、环形囊36、第三滑槽37、第三滑块38、第二气囊39、卡槽391、卡轴392、压力器39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进行如下说明。
[0017]
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监控的管接头,包括连接头1和管体16;所述连接头1包括固定管11,且固定管11中部为凸起设计;所述固定管11凸起左右两侧端面于固定管11内壁中均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2,且第一环形槽12环绕固定管11设计;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外侧于固定管11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管11两侧均设有
管体16;两个所述管体16外表面通过滑环转动连接有螺纹环17,且螺纹环17均与固定管11两侧表面的螺纹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槽底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且第一滑槽13环绕固定管11设计;每个第一滑槽13内均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环形块14,且环形块14均与第一滑槽13紧密贴合;每个所述环形块14相背一侧于第一环形槽12空腔内固连有第一气囊15,且第一气囊15均与第一滑槽13相互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相对一侧于固定管11空腔内壁中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所述第二环形槽2内两侧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漏板21,且漏板21均与第二环形槽2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漏板21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锥形槽22;右侧所述漏板21中心点位置固连有拉绳23,且拉绳23另一侧穿过左侧漏板21并与左侧漏板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槽2上方于固定板内壁中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收辊24,且收辊24上的扭簧在初始状态下处于收紧状态;所述收辊24通过第一马达驱动,且第一马达通过控制器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所述拉绳23穿过左侧漏板21的一端缠绕在收辊24上;左侧所述漏板21下方于固定管11内壁中通过第二马达转动连接有驱动块25,且驱动块25在与左侧漏板21相互贴合;右侧所述漏板21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测压杆26,且测压杆26为弹性伸缩型设计;每个所述测压杆26另一端在初始状态下与左侧漏板21相互贴合;每个所述测压杆26均通过控制器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所述固定管11内壁中安装有定位器27;工作时,在现有技术中,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数为热熔或者螺纹连接,热熔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管道密封性的问题,但是在更换管道时较为麻烦,螺纹连接的管道的密封性较差,同时目前在较长距离送水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察觉管道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还无法快速准确找出管道漏水的位置,从而造成水源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居民用水,本发明制作的管接头舍弃了传统管道利用热熔连接的方式对管道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环形层31可以提高管道与管接头之间的密封程度,同时在拆卸时较为方便,同时在每个管道的管接头内设置测压杆26,可以实时关注管接头内水流的压力,从而可以对与每个管接头连接的管道进行监控,当管道出现漏水情况时,管接头内的水流压力就会减小,从而可以停止放水,防止水流出过多造成浪费,通过根据管接头内的定位器27可以快速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定位,从而快速精确的对管道进行检修,防止水流出过多造成浪费;在使用本发明制作的管接头时,首先在每个管道的接头处均安装本发明的管接头,当在安装管道时,首先将管体16插入固定管11两侧的第一环形槽12内,在管体16插入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一滑槽13内的环形块14,当环形块14被挤压后会将第一滑槽13内的气体压入第一气囊15内,当第一气囊15内通气膨胀时会挤压管体16,从而可以提高固定管11与管体16的密封程度,随后转动管体16上转动连接的螺纹环17,由于螺纹环17与固定管11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相互啮合,从而可以通过螺纹环17将管体16固定在固定管11上,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管体16与固定管11之间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管体16脱落,当连接好的管道开始通水时,流入第二环形槽2内的水流会向左推动右侧的漏板21,大部分水流会从漏板21上开设的锥形槽22流出,直至流到下一管道内,当管体16内的水流压力恒定时,此时右侧漏板21滑动的距离也相对恒定,在右侧漏板21滑动的过程中,此时向左移动的拉绳23会缠绕在收辊24上,随后控制器根据收辊24上缠绕的拉绳23的距离来判断管体16内水流压力的大小,再反馈给计算机,当管体16出现漏水的情况时,右侧漏板21受到的水流压力会减小,从而使右侧漏板21左移的距离减小,此时收辊24检测到缠绕拉绳23的距离减小时,会反馈给计算机,同时控制器控制此连接头1前面的一个连接头1内的第一马达转动,在第一马达转动的过程中会缠绕拉
绳23,从而带动右侧漏板21向左移动并与左侧漏板21相互贴合,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马达转动,并带动左侧漏板21转动三十度,当左侧马达转动三十度时,左侧漏板21与右侧漏板21上的锥形槽22会发生交错,从而会对固定管11进行封死,从而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封死,防止漏水过多造成浪费,当计算机检测到管体16漏水时,会通过定位器27进行定位并会通知水厂停止放水,从而可以防止其它管道内的水压过大使管道发生爆炸,由于右侧漏板21固连有弹性伸缩测压杆26,且测压杆26另一端与左侧漏板21相互贴合,右侧漏板21滑动的过程中会挤压测压杆26,从而使测压杆26置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准确的对水流进行测压,从而防止管道出现漏水,同时还可以防止水流压力过大时推动两个漏板21相互贴合,从而无法利用拉绳23对水流进行测压,当两个漏板21相互贴合时,在左侧漏板21转动三十度后,测压杆26会通过左侧漏板21上的锥形槽22移动至左侧漏板21左侧,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两个漏板21之间不能贴合,从而无法对管道进行堵死,无法阻断水流。
[0018]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内壁中通过短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环形杆3,且环形杆3数量为二;每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内的两个环形杆3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环形层31,且环形层31为橡胶材料制成;每个所述环形层31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弧形轴32;工作时,由于第二环形槽2内转动连接有环形层31,在管体16插入第一环形槽12内的过程中,会推动环形层31在环形杆3上发生转动,在环形层31转动的过程中会贴合在管体16外表面并挤压管体16,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管体16与固定管11之间的密封程度和固定效果,由于环形层31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弧形轴32,在环形层3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轴32可以对管体16进行挤压,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管体16与固定管11之间的密封程度与固定效果。
[0019]
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12外侧于固定管11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滑槽33,且第二滑槽33穿过固定管11上的螺纹;每个所述第二滑槽33内壁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4,且第二滑块34靠近管体16的一侧均为弧形设计并低于固定管11上的螺纹;每个所述第二滑块34内表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弧形轴35,且第二弧形轴35与第一弧形轴32交错布置;工作时,由于第二滑块34靠近管体16的一侧为弧形设计,在螺纹环17与固定管11上的螺纹啮合时,会挤压第二滑块34下第二滑槽33内滑动,并挤压环形层31,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环形层31与管体16的接触程度,从而提高管体16与固定管11的密封程度,由于第二弧形轴35与第一弧形轴32交错布置,当第二弧形轴35与环形层31贴合后,会与第一弧形轴32相互卡接,在此过程中可以对环形层31进行固定,从而防止环形层31发生转动,使管体16滑出。
[0020]
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两个所述环形层31空腔内均设有环形囊36;所述第二环形槽2外侧于固定管11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三滑槽37;每个所述第三滑槽37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38,且第三滑块38均朝向右侧漏板21倾斜设计;每个所述第三滑块38的倾斜面均与第二环形槽2平齐;每个所述第三滑块38向背一侧表面均固连有第二气囊39,且第二气囊39均与环形囊36连通;所述漏板21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三滑块38的宽度;工作时,在右侧漏板21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滑块38的倾斜面与第二环形槽2相互平行,从而会挤压第三滑槽37内的第三滑块38,当第三滑块38受到挤压时,会挤压与第三
滑块38固连的第二气囊39,当第二气囊39被挤压后第二气囊39内的气体会流入环形囊36内,随之环形囊36会发生膨胀挤压环形层31,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环形层31与管体16的密封程度和固定效果。
[0021]
实施例5,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每个所述第三滑块38左侧内壁中均开设有卡槽391;每个所述第三滑块38右侧端面均固连有卡轴392,且卡轴392均与卡槽391相互配合;工作时,由于第三滑块38上的卡轴392与卡槽391相互配合,当左侧的第三滑块38被挤压时会推动右侧的第三滑块38向第三滑槽37内滑动,从而防止右侧被挤压的第三滑块38滑出,从而影响右侧漏板21的恢复过程,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挤压第二气囊39,从而进一步提高管体16与固定管11之间的固定程度,由于漏板21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三滑块38的宽度,在右侧漏板21恢复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右侧的第三滑块38滑出,从而阻碍右侧漏板21的恢复过程。
[0022]
实施例6,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每个所述第三滑块38向背一侧于第二气囊39内壁中均固连有压力器393;工作时,在第三滑块38挤压第二气囊39时,会挤压均匀布置的压力器393,在固定管11内液体的压力平衡时,第三滑块38挤压压力器393的数量波动不大,从而可以进一步检测管体16内液体的压力,当挤压压力器393的数量减小时,则证明管体16内的压力变小,从而可以得知管体16出现漏水的情况,进而可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0023]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工作时,在使用本发明制作的管接头时,首先在每个管道的接头处均安装本发明的管接头,当在安装管道时,首先将管体16插入固定管11两侧的第一环形槽12内,在管体16插入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一滑槽13内的环形块14,当环形块14被挤压后会将第一滑槽13内的气体压入第一气囊15内,当第一气囊15内通气膨胀时会挤压管体16,从而可以提高固定管11与管体16的密封程度,随后转动管体16上转动连接的螺纹环17,由于螺纹环17与固定管11外表面开设的螺纹相互啮合,从而可以通过螺纹环17将管体16固定在固定管11上,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管体16与固定管11之间的固定程度,从而防止管体16脱落,当连接好的管道开始通水时,流入第二环形槽2内的水流会向左推动右侧的漏板21,大部分水流会从漏板21上开设的锥形槽22流出,直至流到下一管道内,当管体16内的水流压力恒定时,此时右侧漏板21滑动的距离也相对恒定,在右侧漏板21滑动的过程中,此时向左移动的拉绳23会缠绕在收辊24上,随后控制器根据收辊24上缠绕的拉绳23的距离来判断管体16内水流压力的大小,再反馈给计算机,当管体16出现漏水的情况时,右侧漏板21受到的水流压力会减小,从而使右侧漏板21左移的距离减小,此时收辊24检测到缠绕拉绳23的距离减小时,会反馈给计算机,同时控制器控制此连接头1前面的一个连接头1内的第一马达转动,在第一马达转动的过程中会缠绕拉绳23,从而带动右侧漏板21向左移动并与左侧漏板21相互贴合,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马达转动,并带动左侧漏板21转动三十度,当左侧马达转动三十度时,左侧漏板21与右侧漏板21上的锥形槽22会发生交错,从而会对固定管11进行封死,从而对漏水的管道进行封死,防止漏水过多造成浪费,当计算机检测到管体16漏水时,会通过定位器27进行定位并会通知水厂停止放水,从而可以防止其它管道内的水压过大使管道发生爆炸,由于右侧漏板21固连有弹性伸缩测压杆26,且测压杆26另一端与左侧漏板21相互贴合,右侧漏板21滑动的过程中会挤压测压杆26,从而使测压杆26置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此过程
中可以更准确的对水流进行测压,从而防止管道出现漏水,同时还可以防止水流压力过大时推动两个漏板21相互贴合,从而无法利用拉绳23对水流进行测压,当两个漏板21相互贴合时,在左侧漏板21转动三十度后,测压杆26会通过左侧漏板21上的锥形槽22移动至左侧漏板21左侧,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两个漏板21之间不能贴合,从而无法对管道进行堵死,无法阻断水流。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