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744发布日期:2020-10-20 11:5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



背景技术:

查,目前市场上使用具有驱动孔的螺丝的头部,无论为头部外型为何,皆是需受到如电动亦或手动的驱动工具的作动,才能使该螺丝整体旋转,而国际标准通用的螺头针孔有一字、十字、米字、四角、六角及梅花等(即如图1所示),其仅能限用相对应的驱动工具作动,如此方得以进行旋锁亦或松放卸除,使得该每一种螺丝使用上受限于单一种锁合工具的缺失,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需针对每一种不同的驱动孔,而要一应俱全的备有各式相对的特定型态的工具,如此才能供使用者于实际使用时得以立即找出可相对应的驱动工具使用,以避免作业期间有驱动工具无法对应而导致锁设作业无法顺畅进行的情事产生,使得锁设作业才可以顺利的进行,无形中亦会造成作业工时增加,而使得驱动锁设效率大大的降低外,更会造成使用者携带的负担,同时亦会有使用上的不便外,且其适用性无法普及大众市场,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其螺头的端面上为一可供多种驱动工具插入作动的复合驱动结构的设置,有效可与二种以上的驱动工具产生稳定结合效果,大大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于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包含有一螺头,一设于该螺头上的杆体,以及多个环设于该杆体上的螺牙;其中,该螺头相反该杆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一米字槽,以及一与该米字槽交迭且连通的驱动槽;其中,该驱动槽包括有多个的且呈间隔设置的圆弧部,二形成于该圆弧部二侧且向外延伸的弧接面,以及与该等圆弧部与弧接部衔接并向该螺头底部内延伸并渐缩呈锥状的锥底部,而上述该等圆弧部与该弧接部以该锥底部相接处往该螺头的端面圈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而该锥底部往该螺头底部内圈围形成有一第二空间,且该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连通,同时该锥底部与该圆弧部、弧接部的相衔接处形成有一基准点,以及一相反该基准点且因该锥底部的渐缩为锥状而与该中心轴形成交汇的底端点,同时该基准点往端面延伸有一与该中心轴呈平行的基线,以使该圆弧部、弧接部以该基线为基准由该螺头中心向外呈偏斜的倾斜度的设置,以使该第一空间呈渐增的下窄上宽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倾斜度为0.5度~5度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锥底部以该底端点为基准向二侧延该锥底部的锥状形成有一假想线,且该二假想线分别通过该底端点交汇形成有一不超过120度的交汇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驱动槽为具四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的四瓣梅花槽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驱动槽为具六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的六瓣梅花槽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锥底部可区分为一第一倾斜面,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倾斜面与该驱动槽间的第二倾斜面,而上述该第一倾斜面与该中心轴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二倾斜面与该中心轴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为70度设置,而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为40~60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另形成有一作动槽,且该作动槽与该米字槽、驱动槽相交迭且连通,其中,该作动槽由至少四个等长的作动段所组成,且任二该作动段相接处形成有一接角,同时该作动段与该端面间形成有一间距的设置,使该作动槽呈内凹形态位于该螺头的端面与第二空间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另形成有一作动槽,且该作动槽与该米字槽、驱动槽相交迭且连通,其中,该作动槽由六个等长的作动段所组成,同时任二该作动段相接处形成有一接角,同时该作动段与该端面间形成有一间距的设置,使该作动槽呈内凹形态位于该螺头的端面与第二空间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其一圆弧部形成于任二该凹部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其一接角与该其一圆弧部呈重迭,且形成于任二该凹部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其一接角与该其一圆弧部及该其一凹部呈相重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还另形成有一一字槽,且该一字槽与该驱动槽及米字槽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的长度较该米字槽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另形成有一一字槽,且该一字槽与该驱动槽、作动槽及米字槽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的长度较该米字槽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螺头上还另形成有一一字槽,且该一字槽与该驱动槽、作动槽及米字槽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的长度较该米字槽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驱动槽与该米字槽交迭形成于该端面上的设计,以使该螺头具有复合驱动结构型态呈现,如此可因应不同的驱动工具的插入固定,以供快速进行固定卸除的锁设使用,使该螺头上具有可与不同驱动工具结合,用以有效将传递该驱动工具所产生的驱动力,如此可使锁设作业更加省力与轻松,更有利于单手进行驱动作业的进行,大幅增进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国际通用较高传动力的驱动孔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七~九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1~图13~4是该第六~九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3: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

31:螺头

32:杆体

33:螺牙

311:端面

312:米字槽

313:驱动槽

314:作动槽

315:一字槽

3121:凹部

3122:狭窄部

3131:圆弧部

3132:弧接部

3133:锥底部

3141:作动段

3142:接角

α:中心轴

β:基线

a1:壁面

a2:侧壁

b1:第一空间

b2:第二空间

b3:基准点

b4:底端点

b5:假想线

r:倾斜度

c1:第一倾斜面

c2:第二倾斜面

p:间距

θ1:交汇角度

θ2:第一夹角

θ3: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3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螺头31,一设于该螺头31上的杆体32,以及多个环设于该杆体32上的螺牙33;其中,该螺头31的中心处形成有一中心轴α,同时该螺头31相反该杆体32的端面311上开设有一米字槽312,以及一形成与该端面311上且与该米字槽312交迭且连通的驱动槽313等设置,而上述该米字槽312为一具四个等距设置的凹部3121,以及一设于任二该凹部3121间且尺寸小于该凹部3121的狭窄部3122所组成,而该每一凹部3121则由一壁面a1及二形成于该壁面a1二侧且与该壁面a1连接的侧壁a2所组成,同时该等壁面a1为系由该端面311往下并往该螺头31的内部逐渐呈倾斜的有锥度型态设置;另,该驱动槽313包括有多个的且呈间隔设置的圆弧部3131,二形成于该每一圆弧部3131二侧且向外延伸的弧接部3132,以及与该等圆弧部3131与弧接部3132衔接并向该螺头31的底部内延伸并渐缩呈锥状的锥底部3133,而上述该等圆弧部3131与该弧接部3132以该锥底部3133相接处往该螺头31的端面311圈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b1,而该锥底部3133往该螺头31的底部内圈围形成有一第二空间b2,且该第一空间b1与第二空间b2相连通,同时该锥底部3133与该圆弧部3131、弧接部3132的相衔接处形成有一基准点b3,及一相反该基准点b3且因该锥底部3133的渐缩为锥状而与该中心轴α形成交汇的底端点b4,同时该基准点b3往端面311延伸有一与该中心轴α呈平行的基线β,以使该圆弧部3131、弧接部3132以该基线β为基准由该螺头31中心向外呈偏斜为0.5度~5度的倾斜度r的设置(请参图3中的假想线所示),且较佳为0.5度,以使该第一空间b1呈渐增的下窄上宽的设置,再者该锥底部3133以该底端点b4为基准向二侧延该锥底部3133的锥状形成有一假想线b5,且该二假想线b5分别通过该底端点b4交汇形成有一不超过120度的交汇角度θ1;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槽313为具四个间隔设置的圆弧部3131的的四瓣梅花槽设置,且该驱动槽313的其一该圆弧部3131形成于任二该凹部3121间,以使得由该圆弧部3131向外延伸的二该弧接部3132分别与邻近的该侧壁a2呈连接态样设置,如此便使得形成以使该螺头31的端面311上同时具有可供米字型、十字型与具有四瓣的梅花型等驱动工具插入。

如图2及图3所示,进行锁设作业时,鉴于该螺头31上同时具有该米字槽312与呈四瓣梅花的该驱动槽313的设置,可适用于多种驱动工具来嵌合于该螺头上使用,即如米字型、十字型亦或具有四瓣的梅花形态等工具(图中未示)皆可,即如以米字型或十字型的驱动工具插置于该螺头31上的该米字槽内的时,此时便可通过该等凹部3121于该螺头311的内部呈有锥度的倾斜设置,可供该驱动工具的具有锥度的插入端容易进入,且与该等凹部3121形成密合,因此通过该底端点b4交汇形成有一不超过120度的交汇角度θ1,可让符合米字型、十字型标准尺寸亦或不符合米字型、十字型标准尺寸的驱动工具与该底端点b4碰触,而不会造成无法插入相囓合等情事产生,当然若换置为具四瓣梅花形态的驱动工具插置于该驱动槽313内时,通过该圆弧部3131与弧接部3132以该基准点b3为基准由该螺头31内部向外呈偏斜为0.5度~5度的倾斜度的设置,可使驱动工具整体插入更深,且与该圆弧部3131与弧接部3132呈贴合亦或部分贴合,如此得以在施予加压的驱动力下得以使两者形成卡固效果,并有效却实进行驱动力的传递工作,因此无论是使用该米字型、十字型亦或具有四瓣的梅花形态等工具持续向该螺头31内施压作用,皆能使该驱动工具得以与该凹部3121的壁面a1、侧壁a2亦或该驱动槽313的圆弧部3131、弧接部3132形成卡固贴合接触状态,使该驱动工具不易松脱且减少摇晃,以确实将驱动力作用施加于该螺头31上,并通过该螺头31的导引而带动该螺丝3转动,由此可使锁合作业更加省力与方便,再者,若欲退出该驱动工具时,因该等凹部3121、圆弧部3131及弧接部3132具有斜度存在,因此可顺畅地使该驱动工具退出;是以,利用该米字槽312与驱动槽313相交迭所构筑成一具可供复合驱动结构的螺头31设计,不但可使该螺头31与插入的驱动工具达到稳定结合效果,有效传递驱动力,同时亦得以适用二种以上驱动工具插入,且有效改善无法单手施工不便的缺失,大大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的构造均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恕不赘述;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螺头31于该端面311上另形成有一作动槽314,且该作动槽314与该米字槽312、驱动槽313相交迭且连通,其中,该作动槽314由至少四个等长的作动段3141所组成,任二该作动段3141相接处形成有一接角3142,及该作动段3141与该端面311间形成有一间距p的设置,使该作动槽314呈内凹的形态位于该螺头31的端面与第二空间b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作动槽314为一具四角槽的设计,且该等作动段3141为无倾斜度的形态设于该米字槽312、驱动槽313间,同时该作动槽314的其一接角3142与该驱动槽313的其一圆弧部3131呈重迭,且形成于任二该凹部3121间,当然,亦可如图6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示,该作动槽314其一接角3142与该驱动槽313其一圆弧部3131及该米字槽312其一凹部3121呈相重迭的设置;是以,不论该米字槽312,驱动槽313及作动槽314三者交迭为何种形态的设置,可供给多种驱动工具结合使用,即如米字、十字、四瓣的梅花形态及四角型驱动工具等皆可适用,不但可使该螺头31与插入的驱动工具达到稳定结合效果,有效传递驱动力,同时亦得以适用多种以上驱动工具插入,大大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该驱动槽313为具六瓣的梅花槽,另,该作动槽314由至少六个等长的作动段3141所组成,同时任二该作动段3141相接处形成有一接角3142,同时该作动段3141与该端面311间形成有一间距p的设置,使该作动槽314呈内凹形态设于该米字槽312、驱动槽313间,在本实施例中,该作动槽314为一具六角槽的设计,同时该等作动段3141为无倾斜度的形态位于该螺头31的端面与第二空间b2之间,且该作动槽314该其一接角3142与该其一圆弧部3131呈重迭,呈部分形成于任二该凹部3121间及部分与该凹部3121呈重迭的设置;是以,通过该螺头31上同时具有该米字槽312、驱动槽313与作动槽314可供十字、米字、六瓣梅花及六角型工具等任一该驱动工具嵌入时,皆得以利用该等凹部3121于该螺头311的内部呈有锥度的倾斜,以及该圆弧部3131与弧接部3132以该基准点b3为基准由该螺头31中心向外呈偏斜的倾斜度r等的设置,可使该等驱动工具与该螺头31形成紧密的贴合,使该螺头31得以确实承接该驱动工具所施加的作动扭力,并通过该螺头31有效传递该驱动工具所产生的驱动力,以带动该螺丝3转动,进而使该螺丝3确实稳定结合于一锁合对象(图中未示)上,不但可使锁合过程更加方便外,亦适用于仅以单手进行施工的方式使用,使得锁合作业更加省力。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的构造均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恕不赘述;特别是,为配合因应可供前端锥度较小尺寸的驱动工具,亦或前端锥度不符标准的驱动工具共同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该锥底部3133可区分为一第一倾斜面c1,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倾斜面c1与该驱动槽313间的第二倾斜面c2,而上述该第一倾斜面c1与该中心轴α间形成有一介于60度~70度间的第一夹角θ2,该第二倾斜面c2与该中心轴α间形成有一介于40度~60度间的第二夹角θ3设置,当然此设计亦可运用在上述所述及的各实施例上使用,在此恕不赘述;因此,当使用时,利用该第二倾斜面c2与该中心轴α所形成的不同倾斜度该第二夹角θ3设置,可使前端尺寸较小的梅花形亦或不符标准等驱动工具插入时,可确实深入至该锥底部3133并且使该第二倾斜面c2处受到驱动力作用而产生变形,以进一步使该锥底部3133、驱动槽313与该驱动工具形成较佳结合力的卡固效果,有效传递驱动力,如此用以改善公知无法供给某些具有特殊规格的驱动工具前端无法伸置入该螺头31最底端进行有效插入驱动的缺失,如此可使锁设作业更加省力与轻松,更有利于单手进行驱动作业的进行,大幅增进使用的方便性。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3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的构造均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恕不赘述;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螺头31上另形成有一一字槽315,且该一字槽315与该驱动槽313、作动槽314及米字槽312的其二相对应的凹部3121的设置位置重迭且连通,而上述该一字槽315的长度较该米字槽312长,同时该驱动槽313与该作动槽314为一四瓣的梅花槽以及一具四角槽的形态设计,且该一字槽315更可分别运用在该第二~四较佳实施例上,即如图10~图12的第七~九较佳实施例所示;当然设于上述该等实施例中的该一字槽315的长度更可如图13-1~图13-4所示为一贯穿该螺头31的二侧的设计,因此,得于使用时,该螺头31可供给多种驱动工具结合使用,即如图9及图13-1可供米字型、十字型、一字型及四瓣的梅花形态驱动工具,或图10~11及图13-2~13-3可供米字型、十字型、一字型、四瓣的梅花形态及四角型驱动工具,亦或图12及图13-4可供米字型、十字型、一字型、六瓣的梅花形态及六角型驱动工具等皆可适用,不但可使该螺头31与插入的驱动工具达到稳定结合效果,有效传递驱动力,同时亦得以适用多种以上驱动工具插入,大大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式针孔的螺丝,主要通过该螺头上具有复合可供不同驱动工具结合的结构设计,俾当进行锁和作业时,可因应不同的驱动工具的插入固定,以供快速进行固定卸除的锁设使用,不但可增加受驱动的扭力外,更适用于单手施工,使得锁合作业更加省力,同时使该螺头上具有可与不同驱动工具结合,用以有效将传递该驱动工具所产生的驱动力,如此可使锁设作业更加省力与轻松,更有利于单手进行驱动作业的进行,大幅增进使用的方便性,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