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7713发布日期:2021-01-26 16:3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即承重短管,常用于楼板的穿孔处,其主要通过卡箍结构连接两立管端部,实现对于两管的连接,并将立管的荷载传递给楼板。其中,关于铸铁排水管与楼板的连接方式,常规手段主要是采用《建筑生活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道与钢塑复合管道安装13s409》第36页左下角处所公开的卡箍式承重短管的楼板固定这一结构,即设置在铸铁排水管和楼板之间设置连接支架,来实现荷载的传递。
[0003]
但在实际工程当中我们发现: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中3.3.13所规定的:“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的要求,嵌入在楼板穿孔和铸铁排水管间的钢套管的顶端要出露于楼板楼面(即楼板顶面)20mm左右,而由于常规手段所采用的结构中支架直接与楼板楼面相平,并不适用。尤其是在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外接b型连接法兰时,法兰螺栓会被埋入在楼板里,并不满足规范要求。
[0004]
因此,亟待出现一种新的设于楼板穿孔处的承重结构,其并不妨碍钢套管以上述标准所要求的形式安装,且可保障铸铁排水管的荷载能有效传递给楼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其在保障铸铁排水管的荷载能有效传递给楼体结构的同时,能避免构件与楼板楼面间发生接触。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包括有:
[0008]
设于楼板的穿孔正下方的铸铁排水管;和,
[0009]
设于楼板下方并与支承起所述楼板的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梁;
[0010]
其中,所述铸铁排水管的外周上形成有连接部,所述铸铁排水管通过连接部而与连接梁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连接梁沿一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0012]
优选的,两根连接梁连接在同一根横梁上,或者
[0013]
两根连接梁分别连接在相垂直的两根横梁上。
[0014]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主要由形成于铸铁排水管外周上且与连接梁相对应的连接耳座所构成,所述连接梁与所述连接耳座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0015]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主要由竖直部和水平部所构成,所述竖直部的底端与水平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连接梁呈l型。
[0016]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中的竖直部用于与所述横梁相连,所述连接梁中的水平部则用于与铸铁排水管的连接部相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通过其连接端贯穿竖直部并插入在横梁中的连接螺栓而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0018]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而与横梁固定连接,在连接梁上,多个连接螺栓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布。
[0019]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中的竖直部和水平部均为槽钢结构。
[0020]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当中,所述连接部主要由凸出地形成于铸铁排水管的外周上的凸缘,及粘接于凸缘底部的弹性层所构成,所述连接梁承接在弹性层底部,所述连接部通过沿垂向依次贯穿凸缘、弹性层和连接梁的第二螺栓而与连接梁固定连接。
[002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
(1)本实用新型将常规方式当中支架替换为设置于楼板下方的连接梁,并通过连接梁将铸铁排水管和楼体结构中的横梁连接在一起,以传递荷载,相较于传统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由于整个连接梁处于楼板的下方,所以避免了构件与楼板楼面间发生接触,楼板穿孔处的钢套管可以适用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所规定的套管要出露于楼板楼面20mm的要求,同时,其还可以使有效地将管道荷载传递给横梁,即楼体结构。
[0023]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可以依据部署现场空间的富余程度,来对应设置。在非墙角处等部署现场空间富余程度较高的环境当中,实施人员可以将两根连接梁连接在同一横梁上,而在墙角处等部署现场空间较为拮据的环境当中,实施人员可以将两根连接梁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横梁上,整个结构具有适用性强的优势。
[0024]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中,连接梁呈现为带有水平部和竖直部的l型形状,同时,水平部和竖直部均为槽钢结构,在保障整个连接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连接梁的加工难度,使其具备于施工现场加工的可行性。
[0025]
(4)通过本实用新型,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可以适用于b型法兰,提升了整个结构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具体符号说明】:
[0032]
1-楼板,2-穿孔,3-横梁,4-连接梁,4a-竖直部,4b-水平部,5-连接耳座,6-第一螺栓,7-连接螺栓,8-凸缘,9-弹性层,10-第二螺栓,11-钢套管,12-铸铁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4]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9]
实施例1
[0040]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1提出一种w型柔性铸铁排水管承重结构,包括有:
[0041]
设于楼板1的穿孔2正下方的铸铁排水管12;和,
[0042]
设于楼板1下方并与支承起所述楼板1的横梁3固定连接的连接梁4;
[0043]
其中,所述铸铁排水管12的外周上形成有连接部,所述铸铁排水管12通过连接部而与连接梁4固定连接。
[0044]
在本实施例1中,与常规方式相比,其主要通过处于楼板1下方的连接梁4替代了处于楼板1上方的支架,从而避免了构件与楼板1楼面件发生接触,保障了穿孔2处的钢套管11可以适用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具体规定。
[0045]
同时,常规方式当中,管道荷载的传递路径为铸铁排水管12

楼板1

横梁3,而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连接梁4直接与横梁3相连接,所以管道荷载可以支架传递至横梁3上,减少了力的传递环节,避免了管道荷载对于楼板1的影响。
[0046]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1中,为提高铸铁排水管12的平衡性,所述连接梁4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连接梁4沿一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0047]
同时,对于楼板1的穿孔2而言,其位置的设置往往是变化的,但大致可以分为空间较为富余的非墙角处,及空间较为拮据的墙角处。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1对应,应用在空间较为富余的非墙角处,两根连接梁4连接在同一根横梁3上。
[0048]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连接部主要由形成于铸铁排水管12外周上且与连接梁4相对应的连接耳座5所构成,所述连接梁4与所述连接耳座5之间通过第一螺栓6固定连接,以实现连接耳座5与连接梁4之间的便捷连接。
[0049]
上述的连接梁4可以采用普通钢梁、或者普通钢片,而作为优选实施例,关于上述连接梁4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连接梁4主要由竖直部4a和水平部4b所构成,所述竖直部4a的底端与水平部4b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连接梁4呈l型,其中,所述连接梁4中的竖直部4a用于与所述横梁3相连,所述连接梁4中的水平部4b则用于与铸铁排水管12的连接部相连接。
[0050]
将连接梁4设置成l型,即在水平方向上扩展了整个连接梁4的尺寸,使得整个连接梁4能更为容易地与处于连接梁4横向外侧上的横梁3相连接,降低了连接梁4的设计要求,简化了连接梁4的结构。
[0051]
更为具体的,关于连接梁4和横梁3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连接梁4通过多个其连接端贯穿竖直部4a并插入在横梁3中的连接螺栓7而与所述横梁3固定连接,多个连接螺栓7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布,以保障竖直部4a与横梁3之间的受力稳定性。
[0052]
进一步的,关于上述的连接梁4,由于没有对应厂家大量生产,所以在实际过程当中,主要是采用现场制作的形式。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连接梁4中的竖直部4a和水平部4b均为槽钢结构。具体是将槽钢切割为两段,然后在将两段槽钢焊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梁4。这种以槽钢作为水平部4b和竖直部4a的方式,在保障整个连接梁4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连接梁4的加工难度,使其具备于施工现场加工的可行性。
[0053]
实施例2
[0054]
请参见图3,实施例2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实施例2应用于空间较为拮据的墙角处,其两根连接梁4为单根槽钢,且分别连接在相垂直的两根横梁3上。
[0055]
实施例3
[0056]
请参见图4,实施例3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所述连接部主要由凸出地形成于铸铁排水管12的外周上的凸缘8,及粘接于凸缘8底部的弹性层9所构成,所述连接梁4承接在弹性层9底部,所述连接部通过沿垂向依次贯穿凸缘8、弹性层9和连接梁4的第二螺栓10而与连接梁4固定连接。
[0057]
其中,实施人员可以通过以削薄弹性层9或者直接更替弹性层9的方式,而调整连接梁4的相对于凸缘8在垂向上的距离,从而改变连接梁4与横梁3之间连接位置,使得连接梁4可以避让横梁3外表上的构件,提升了整个结构的使用灵活性。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