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5145发布日期:2021-03-02 17:3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属于运输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
²
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其具有优异的亲油性、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在材料学、生物医学、微纳加工和药物传递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石墨烯管道常应用于运输腐蚀性介质无金属离子污染。
[0003]
现有技术的石墨烯运输管道,管道间通常采用法兰连接的固定方式,需要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对其拆装,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降低了管道更换的效率,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石墨烯运输管道,管道间通常采用法兰连接的固定方式,需要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对其拆装,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降低了管道更换的效率,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强度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固定箍、固定座和拆卸机构,所述第一管体右侧与第二管体左侧相连接,所述固定箍顶面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底面中部相贴合,且固定箍底面与固定座顶面相焊接,所述拆卸机构设置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间,所述拆卸机构由插接槽、限位槽、螺纹槽、螺纹杆、回弹槽、回弹弹簧、回弹块、插接环、放置槽、限位弹簧、限位块、转珠槽、限位转珠和回弹环组成,所述插接槽横向开设于第一管体右侧,且插接槽上下两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槽纵向开设于第一管体右侧上下两端,且螺纹槽内壁与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回弹槽开设于插接槽左侧上下两端,且回弹槽内左侧嵌有回弹弹簧,所述回弹块嵌于回弹槽内右侧,所述插接环固定于第二管体左侧外壁,且插接环外壁中部上下两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底部嵌有限位弹簧,且放置槽内顶部嵌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开设有转珠槽,且转珠槽内壁与限位转珠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回弹环固定于插接环左侧中部。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弹簧左侧与回弹槽内左侧相连接,回弹弹簧右侧与回弹块左侧相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末端固定有旋钮,且旋钮表面呈磨砂状态。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簧底部与放置槽内底部相连接,且限位弹簧顶部与限位块底部相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转珠表面呈光滑状态,且插接槽外侧右端横向开设有滑槽。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块右侧贴合有防滑橡胶垫,且防滑橡胶垫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弹簧最大回弹力为30n,且回弹弹簧表面电镀有镀锌层。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槽截面直径为8mm,且回弹环厚度为7cm。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转珠为碳钢材质制成。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簧为弹簧钢材质制成。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通过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间设置了拆卸机构,转动螺纹杆使其施于限位转珠作用力,限位转珠压缩限位弹簧至放置槽内,回弹弹簧回弹将回弹环顶出回弹槽,从而插接环从插接槽内脱落,实现对运输管道的快速拆卸,将插接环插入插接槽内使限位转珠滑动至限位槽处,限位弹簧回弹将限位转珠顶出放置槽至限位槽内,进而插接环压缩回弹弹簧至回弹槽内,实现对运输管道的快速安装,提高了了管道更换的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体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管体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机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3]
图中: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固定箍-3、固定座-4、拆卸机构-5、插接槽-51、限位槽-52、螺纹槽-53、螺纹杆-54、回弹槽-55、回弹弹簧-56、回弹块-57、插接环-58、放置槽-59、限位弹簧-510、限位块-511、转珠槽-512、限位转珠-513、回弹环-5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烯运输管道: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固定箍3、固定座4和拆卸机构5,第一管体1右侧与第二管体2左侧相连接,固定箍3顶面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底面中部相贴合,且固定箍3底面与固定座4顶面相焊接,保证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稳定性,拆卸机构5设置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间,拆卸机构5由插接槽51、限位槽52、螺纹槽53、螺纹杆54、回弹槽55、回弹弹簧56、回弹块57、插接环58、放置槽59、限位弹簧510、限位块511、转珠槽512、限位转珠513和回弹环514组成,插接槽51横向开设于第一管体1右侧,且插接槽51上下两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52,螺纹槽53纵向开设于第一管体1右侧上下两端,且螺纹槽53内壁与螺纹杆54外壁螺纹连接,回弹槽55开设于插接槽51左侧上下两端,且回弹槽55内左侧嵌有回弹弹簧56,回弹块57嵌于回弹槽55内右侧,插接环58固定于第二管体2左侧外壁,且插接环58外壁中部上下两端开设有放置槽59,放置槽59内底部嵌有限位弹簧510,且放置槽59内顶部嵌有限位块511,限位块511顶部开设有转珠槽512,且转珠槽512内壁与限位转珠513外壁转动连接,便于限位转珠
513滑动至限位槽52内,回弹环514固定于插接环58左侧中部。
[0026]
其中,所述回弹弹簧56左侧与回弹槽55内左侧相连接,回弹弹簧56右侧与回弹块57左侧相连接,保证回弹弹簧56的稳定性。
[0027]
其中,所述螺纹杆54末端固定有旋钮,且旋钮表面呈磨砂状态,便于控制螺纹杆54。
[0028]
其中,所述限位弹簧510底部与放置槽59内底部相连接,且限位弹簧510顶部与限位块511底部相连接,保证限位弹簧510的稳定性。
[0029]
其中,所述限位转珠513表面呈光滑状态,且插接槽51外侧右端横向开设有滑槽,进一步便于限位转珠513滑动至限位槽52内。
[0030]
其中,所述回弹块57右侧贴合有防滑橡胶垫,且防滑橡胶垫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保证回弹环514的稳定性。
[0031]
其中,所述回弹弹簧56最大回弹力为30n,且回弹弹簧56表面电镀有镀锌层,避免回弹弹簧56因生锈而无法使用。
[0032]
其中,所述回弹槽55截面直径为8mm,且回弹环514厚度为7cm,保证回弹槽55与回弹环514的契合性。
[0033]
其中,所述限位转珠513为碳钢材质制成。
[0034]
其中,所述限位弹簧510为弹簧钢材质制成。
[0035]
本专利所述的限位弹簧510为弹簧钢材质制成,弹簧钢指的是制造各类弹簧及其他弹性元件的专用合金钢,按性能要求、使用条件可分为普通合金弹簧钢和特殊合金弹簧,弹簧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良好的表面质量(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0036]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放置于固定座4顶部的固定箍3处,保证运输管道的稳定性,以便于开展后续运输活动,当第一管体1或第二管体2出现断裂损坏的情况时,转动螺纹槽53内的螺纹杆54使其施于限位槽52内的限位转珠513作用力,受力后的限位转珠513压缩限位块511底部的限位弹簧510至放置槽59内,回弹块57左侧的回弹弹簧56回弹将回弹环514顶出回弹槽55,从而回弹环514右侧的插接环58从插接槽51内脱落,完成对运输管道的快速拆卸,更换崭新的第一管体1或第二管体2后,将插接环58插入插接槽51内,当转珠槽512内的限位转珠513滑动至限位槽52处时,限位块511底部的限位弹簧510回弹将限位转珠513顶出放置槽59至限位槽52内,进而插接环58压缩回弹块57左侧的回弹弹簧56至回弹槽55内,实现对运输管道的快速稳定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石墨烯运输管道,管道间通常采用法兰连接的固定方式,需要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对其拆装,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降低了管道更换的效率,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强度的问题。
[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