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器闸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6213发布日期:2021-02-18 23:3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器闸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瓦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动器闸瓦。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鼓式制动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动器。主要包括制动鼓 1、顶杆3、制动臂5、闸瓦架6、闸瓦片7和压杆。其中,制动鼓1内含有两个铁芯及环绕铁芯一圈的电磁线圈,当电磁线圈得电时,两个铁芯磁化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场,磁场使两个铁芯相互吸合,两个铁芯吸合的过程中,其尾部的杆件2向外推动两侧的顶杆3,使制动臂5绕销轴8转动,此时闸瓦片7跟随制动臂5脱离制动轮9,实现松闸。当电磁线圈失电时,使两个铁芯相互吸引的磁场消失,制动臂5在压缩弹簧4的作用下复位,此时闸瓦片 7跟随制动臂5抵靠制动轮9,实现抱闸。
[0003]
电梯制动器闸瓦片7磨损后制动力下降,会使电梯无法正常制动,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现有电梯制动器闸瓦片7的磨损情况主要靠维保人员定期检查,存在维保不到位,闸瓦片7磨损严重而电梯仍在使用的情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
因此,如何解决闸瓦片7磨损严重影响电梯安全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器闸瓦,能够自动检测闸瓦片的磨损情况,当闸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触发检测装置,电梯安全回路断开,使电梯停梯,避免发生危险。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制动器闸瓦,包括闸瓦架、设于所述闸瓦架上的闸瓦片、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闸瓦片制动的电磁线圈,所述闸瓦架与所述闸瓦片上插装有至少两根导电的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内端设于所述闸瓦片内,所述触发杆的外端包裹有绝缘层并连接有内接导线,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磁线圈两端的第一外接导线与第二外接导线,至少一根所述触发杆的内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接导线,其余所述触发杆的内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接导线。
[0008]
优选的,所述闸瓦架与所述闸瓦片的两侧对称分布有8-16根所述触发杆,位于一侧所述触发杆上的所述内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接导线,位于另一侧所述触发杆上的所述内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接导线。
[0009]
优选的,所述闸瓦架的背面设有绝缘压板,所述绝缘压板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闸瓦架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同侧的所述内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同侧的所述内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外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外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0010]
优选的,所述闸瓦架在所述闸瓦片中部的上方设有横向通孔,所述绝缘压板固定于所述横向通孔处。
[0011]
优选的,每根所述触发杆的内端距离所述闸瓦片的制动面的距离均相同。
[0012]
优选的,所述触发杆的内端为半球形。
[001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动器闸瓦,正常使用时,各个触发杆的内端与闸瓦片的制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即闸瓦片未磨损过量时,触发杆底部与制动轮不接触,闸瓦片正常制动。
[0014]
当闸瓦片磨损至一定程度,使闸瓦片内的触发杆与制动轮接触,若与第一外接导线及第二外接导线相连的任意两根触发杆同时接触制动轮时,由于制动轮为金属导体,则两根触发杆之间导通,使第一外接导线和第二外接导线之间导通,且由于第一外接导线和第二外接导线之间分别连接于电磁线圈两端,因此,第一外接导线和第二外接导线导通后,相当于在电磁线圈处并联了一根导线,使电磁线圈处于被短路状态,电磁线圈失电,从而使制动器抱闸制动,电梯停梯,防止进一步磨损闸瓦片,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背景技术中制动器闸瓦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制动器闸瓦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0019]
图4为触发杆的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21]
其中,1-制动鼓、2-杆件、3-顶杆、4-压缩弹簧、5-制动臂、6-闸瓦架、 7-闸瓦片、8-销轴、9-制动轮、10-触发杆、11-内接导线、12-第一外接导线、13-第二外接导线、14-绝缘压板、15-第一接线端子、16-第二接线端子、 17-横向通孔、18-铆钉、19-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制动器闸瓦,能够自动检测闸瓦片的磨损情况,当闸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触发检测装置,电梯安全回路断开,使电梯停梯,避免发生危险。
[0024]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背景技术中制动器闸瓦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制动器闸瓦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触发杆的示意图;图5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2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制动器闸瓦,包括闸瓦架6、设于闸瓦架6上的闸瓦片7、
以及用于控制闸瓦片7制动的电磁线圈,闸瓦架6与闸瓦片7 上插装有至少两根导电的触发杆10,触发杆10的内端设于闸瓦片7内,触发杆10的外端包裹有绝缘层19并连接有内接导线11,还包括分别连接于电磁线圈两端的第一外接导线12与第二外接导线13,至少一根触发杆10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一外接导线12,其余触发杆10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二外接导线13。
[0026]
其中,闸瓦片7通过铆钉18固定在闸瓦架6上,通过在闸瓦架6与闸瓦片7的对应位置开孔,将触发杆10从闸瓦架6与闸瓦片7的背部插入,且触发杆10的内端插装在闸瓦片7内,触发杆10的外端包裹有绝缘层19,以防止触发杆10与金属材质的闸瓦架6接触。
[0027]
制动鼓1的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外接导线12与第二外接导线 13,且每根触发杆10的外端均连接有内接导线11,至少有一根触发杆10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一外接导线12,而其余触发杆10上的内接导线11则连接于第二外接导线13。即通过第一外接导线12与第二外接导线13使触发杆10与电磁线圈并联。
[0028]
各个触发杆10的内端与闸瓦片7的制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当闸瓦片7 未磨损过量时,触发杆10底部与制动轮9不接触。当闸瓦片7磨损至一定程度后,制动轮9便会接触到触发杆10。
[0029]
若与第一外接导线12及第二外接导线13相连的任意两根触发杆10同时接触制动轮9时,由于制动轮9为金属导体,则两根触发杆10之间导通,使第一外接导线12和第二外接导线13之间导通,且由于第一外接导线12和第二外接导线13之间分别连接于电磁线圈两端,因此,第一外接导线12和第二外接导线13导通相当于短路状态,使电磁线圈失电,从而使制动器抱闸制动,电梯停梯,防止进一步磨损闸瓦片7,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30]
需要指出的是,相邻触发杆10应当插装在闸瓦片7不同的位置,以保证触发杆10之间不会接触导通。且触发杆10的内端与闸瓦片7的制动面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闸瓦片7的磨损量而具体设置。
[003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动器闸瓦,正常使用时,各个触发杆 10的内端与闸瓦片7的制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即闸瓦片7未磨损过量时,触发杆10底部与制动轮9不接触,闸瓦片7正常制动。
[0032]
当闸瓦片7磨损至一定程度,使闸瓦片7内的触发杆10与制动轮9接触,若与第一外接导线12及第二外接导线13相连的任意两根触发杆10同时接触制动轮9时,由于制动轮9为金属导体,则两根触发杆10之间导通,使第一外接导线12和第二外接导线13之间导通,且由于第一外接导线12和第二外接导线13之间分别连接于电磁线圈两端,因此,第一外接导线12和第二外接导线13导通后,相当于在电磁线圈处并联了一根导线,使电磁线圈处于被短路状态,电磁线圈失电,从而使制动器抱闸制动,电梯停梯,防止进一步磨损闸瓦片7,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003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触发杆10的具体设置方式,作为一种优选,闸瓦架6与闸瓦片7的两侧对称分布有8-16根触发杆10,位于一侧触发杆10上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一外接导线12,位于另一侧触发杆10 上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二外接导线13。
[0034]
即本实施例中,在闸瓦片7上均匀分布8-16根触发杆10,具体的,可在闸瓦片7上均匀分布16根触发杆10,以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到闸瓦片7任意区域的磨损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003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内接导线11的具体连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闸瓦架6的背面设有绝缘压板14,绝缘压板14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5与第二接线端子16,第一接线端子15与第二接线端子16位于闸瓦架6的两侧,位于第一接线端子15同侧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子 15,位于第二接线端子16同侧的内接导线11连接于第二接线端子16,且第一外接导线12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子15,第二外接导线13连接于第二接线端子16。
[0036]
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闸瓦架6上设置绝缘压板14,并在绝缘压板14 上设置第一接线端子15与第二接线端子16,绝缘压板14可防止第一接线端子15与第二接线端子16与闸瓦架6接触,且第一接线端子15与第二接线端子16位于闸瓦架6的两侧,从而便于两侧的触发杆10上的内接导线11的连接,内接导线11连接与第一接线端子15或第二接线端子16,优化接线方式,避免线束杂乱的问题。
[003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绝缘压板14的具体设置方式,作为一种优选,闸瓦架6在闸瓦片7中部的上方设有横向通孔17,绝缘压板14 固定于横向通孔17处。以将绝缘压板14固定在横向通孔17内,防止绝缘压板14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另外,还可将绝缘压板14粘粘在闸瓦架6上,从而进一步提高绝缘压板14固定的可靠性。
[003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优选,每根触发杆10的内端距离闸瓦片7的制动面的距离均相同。即本实施例中,闸瓦片7上的所有触发杆 10与闸瓦片7的制动面的距离均相同,以便在闸瓦片7产生一定的磨损后,闸瓦片7内的触发杆10能够及时接触到制动轮9,使电磁线圈失电,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003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为保证触发杆10与制动轮9接触的可靠性,作为一种优选,触发杆10的内端为半球形。
[0040]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制动器闸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