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4236发布日期:2021-04-06 11: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的电控式发动机不断应用和推广,客户对于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功耗不断关注,为求油耗最大利益化和延长发动机冷却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为此电控硅油离合器技术推广和应用极大的满足了顾客的上述要求。电控硅油离合器主要是以降低发动机燃油功耗效率、增强发动机怠速状态下冷却系统的效率、提升速度变化的缓冲性能并减少对轴承的冲击为技术目标进行不断技术摸索和提升改进。

国内随着排放标准的推进,随着各大卡车公司对于节油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客户对于电控发动机部件功率消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可节省1%的油量,此项指标极大吸引客户对于电控硅油离合器的兴趣。现有技术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采用点焊方式连接,在运行中会有松脱的情况发生,影响风扇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的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还有提升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结构可靠、产品质量一致,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用于控制风扇离合器的硅油出油量,所述阀片总成包括阀片、上夹片、上定位片、下夹片和下定位片,所述阀片为一片体,所述阀片的一端为开闭部,所述阀片的另外一端为定位部,所述开闭部和定位部之间为折弯部,所述开闭部和折弯部有角度连接,所述定位部和折弯部有角度连接;所述上夹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夹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夹片设置两夹片铆接凸台,所述上夹片和折弯部对应所述夹片铆接凸台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上夹片、折弯部和下夹片铆接连接;所述上定位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定位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定位片设置两上定位铆接凸台和两下定位铆接凸台;所述上定位片和定位部对应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上定位片、定位部和下定位片铆接连接,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定位部和下定位片铆接连接。



本技术:
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高出于所述定位部的高度为1mm。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所述下定位片还开设一定位通孔,所述上定位片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的位置开设一缺口;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的位置开设一通孔。

本申请的设计理念是,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存在连接强度不足,当离合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产生高温阀片频繁动作,阀片总成结构松脱,控制硅油出油量效果不好,导致阀片功能失效,风扇离合器产生故障。为解决阀片总成连接强度差问题,改善了阀片总成结构,增加了铆压连接的面积,提高了离合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其特点是把阀片延伸到下定位片的端部,把下定位片的铆接凸台向上凸出阀片1mm,即增加了铆接点增大了铆接体积,提高了铆接强度。使得离合器工作时增加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几率。

为了将效率最大化,本申请对现在产品进行了改良设计,其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阀片延伸到下定位片的端部,增加了铆接点;

2、把下定位片的铆接凸台向上凸出阀片1mm,增大了铆接体积,提高了铆接强度。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

第一、本申请增大了铆接体积,提高了铆接强度;

第二、本申请提高了离合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

当然,实施本申请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阀片总成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剖开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阀片总成外观和剖开示意图,是一种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用于控制风扇离合器的硅油出油量,所述阀片总成包括阀片10、上夹片20、上定位片30、下夹片40和下定位片50,所述阀片10为一片体,所述阀片10的一端为开闭部11,所述阀片10的另外一端为定位部13,所述开闭部11和定位部13之间为折弯部12,所述开闭部11和折弯部12有角度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开闭部11和折弯部12的连接角度接近90度,所述定位部13和折弯部12有角度连接,所述定位部13和折弯部12的连接角度接近170度;所述开闭部11工作时连接对手件的出油口,例如封油板的出油口,所述开闭部11接收指令或是开启或是封闭出油口,进而影响硅油的流出。

另外,所述上夹片20为一片体,所述下夹片40为一片体,所述下夹片40设置两夹片铆接凸台41,所述上夹片20和折弯部12对应所述夹片铆接凸台41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上夹片20、折弯部12和下夹片40铆接连接。

此外,所述上定位片30为一片体,所述下定位片50为一片体,所述下定位片50设置两上定位铆接凸台51和两下定位铆接凸台52;所述上定位片30和定位部13对应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51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上定位片30、定位部13和下定位片50通过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51铆接连接,所述定位部13对应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52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定位部13和下定位片50通过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52铆接连接,在铆接前,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52高出于所述定位部13的高度为1mm,相较于水平铆压连接,凸出的高度可以增加铆接强度。

如图1所示,所述下定位片50还开设一定位通孔53,所述上定位片30对应所述定位通孔53的位置开设一缺口,所述上定位片30的作用为局部加强,因此所述上定位片30的大小约只有所述下定位片50大小的一半即可;所述定位部13对应所述定位通孔53的位置开设一通孔,本申请将所述定位部13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下定位片50的端部,也就是将所述定位部13变大了,通过通孔和定位对手件连接,例如风扇离合器的下壳,再加上两个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52的铆压连接,整个阀片总成的连接强度提升了,增加了风扇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

第一、本申请增大了铆接体积,提高了铆接强度;

第二、本申请提高了离合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来限制其本身,任何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内涵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变化和更动,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用于控制风扇离合器的硅油出油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总成包括阀片、上夹片、上定位片、下夹片和下定位片,所述阀片为一片体,所述阀片的一端为开闭部,所述阀片的另外一端为定位部,所述开闭部和定位部之间为折弯部,所述开闭部和折弯部有角度连接,所述定位部和折弯部有角度连接;

所述上夹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夹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夹片设置两夹片铆接凸台,所述上夹片和折弯部对应所述夹片铆接凸台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上夹片、折弯部和下夹片铆接连接;

所述上定位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定位片为一片体,所述下定位片设置两上定位铆接凸台和两下定位铆接凸台;所述上定位片和定位部对应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上定位片、定位部和下定位片铆接连接,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定位部和下定位片铆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高出于所述定位部的高度为1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片还开设一定位通孔,所述上定位片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的位置开设一缺口;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的位置开设一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离合器的阀片总成,用于控制风扇离合器的硅油出油量,所述阀片总成包括阀片、上夹片、上定位片、下夹片和下定位片,所述阀片的一端为开闭部,所述阀片的另外一端为定位部,所述开闭部和定位部之间为折弯部,所述下夹片设置两夹片铆接凸台,所述上夹片、折弯部和下夹片铆接连接;所述下定位片设置两上定位铆接凸台和两下定位铆接凸台;所述上定位片和定位部对应所述上定位铆接凸台的位置分别开设通孔,所述定位部对应所述下定位铆接凸台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定位部和下定位片铆接连接。本申请增大了铆接体积,提高了铆接强度,提高了离合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屠红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玉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